观点:策展人的昨日、今日、明日
昨日的馆长
在不同的年代,「策展人」这个身分均需要重新定义。
博物馆的理念及出现,源于十七世纪中后期,文明城邦为公民社会兴建博物馆,肩负保育(protection)、复修(preservation)及推广(promotion)人类文化遗产的责任。现时有些历史悠久的博物馆仍然称呼主要骨干人员为「keeper」,顾名思义,即保管看护之意。而那个时候,博物馆的展览是单向的,由馆长研究及提供资讯,观众则只是被动地接受及观赏展览。
今日的策展人
踏入二十世纪,「curator」渐渐取代了「keeper」的称谓。而筹划艺术项目的「curator」亦发展为两种类型:主理美术馆的是博物馆馆长(museum curator);而不依附任何机构,游走各方的则为独立策展人(independent curator)。策展人鼻祖哈洛‧史泽曼(Harald Szeemann)于1969年策展「When Attitudes Become Form」, 从此出现了「curate」、「curation」及「curatorship」这些还未出现于字典上的新词,更标示了艺术生态圈的核心走向。只是展品呈现已不足够,不论哪类「curator」,「策展」才是展览的上下文(context)。然而,艺术从来都是一个不受羁绊的灵魂,因此「策展」亦不再限于展览,而可以是任何活动。
当普罗大众都知道「策展人」是一项专业工作,而「策展」又推展至「共同策划」(co-curate)及「共创」(co-create)的走向时,策展人的专业性及知识变得无足轻重, 令「策展人、艺术家、观众」一直以来的三角关系变得复杂。
以「油街实现」的「I'MPERFECT,I'MPERFECT XCHANGE」及「盛食当灶」(XCHANGE: Social Gastronomy)计划为例,我们与创意伙伴共同策划,把展示空间变成凉茶铺或厨房。计划中没有具体展品,只有意念的交换和味觉的感受。
而宋冬的「白做园」(Doing Nothing Garden)持续由参观者在园内「进行自由创作」,没有任何共创者能预计完成品的模样。这种跨界合作、与社群及社区充权(empower)互动的处理,让所有艺术与非艺术的参与者奉行拥抱一种源自生活的态度与价值观。
然而,若人人都可以「共策共创」,策展人还是策展人吗?
明日的......
穿越限制向来是艺术的常态,而艺坛的种种从未停止变化,策展人的角色亦然。
将来的策展人是否需要具备全球性,多元性及广泛性的丰富策展阅历?大家可以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