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ry

M+ no longer supports this web browser.

M+ 不再支持此網頁瀏覽器。

M+ 不再支持此网页浏览器。

2017年8月31日 / 刘凤霞

观点:策展人的昨日、今日、明日

照片中人们利用胶匙为焗盘中的绿色软曲奇刺出小孔,模仿点字。

「XCHANGE 盛食当灶- 无『视』之味」的手工点字曲奇

时至今日,策展人的身分有何变化?香港艺术推广办事处总监暨油街实现创馆馆长刘凤霞博士在本文探讨这个问题。

昨日的馆长

在不同的年代,「策展人」这个身分均需要重新定义。

博物馆的理念及出现,源于十七世纪中后期,文明城邦为公民社会兴建博物馆,肩负保育(protection)、复修(preservation)及推广(promotion)人类文化遗产的责任。现时有些历史悠久的博物馆仍然称呼主要骨干人员为「keeper」,顾名思义,即保管看护之意。而那个时候,博物馆的展览是单向的,由馆长研究及提供资讯,观众则只是被动地接受及观赏展览。

一棵种在有柄杯子里的小植物与数张圆型卡纸的特写照片,访客可在卡纸上写上自己不完美的地方。

油街实现艺术空间策划的「I'MPERFECT XCHANGE」,于2013至2015年间以拥抱不完美为主题,举办了一系列创意协作项目。项目举行期间,参与者可以采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易,举例说,用一个罐头可以换得图中的植物。

今日的策展人

踏入二十世纪,「curator」渐渐取代了「keeper」的称谓。而筹划艺术项目的「curator」亦发展为两种类型:主理美术馆的是博物馆馆长(museum curator);而不依附任何机构,游走各方的则为独立策展人(independent curator)。策展人鼻祖哈洛‧史泽曼(Harald Szeemann)于1969年策展「When Attitudes Become Form」, 从此出现了「curate」、「curation」及「curatorship」这些还未出现于字典上的新词,更标示了艺术生态圈的核心走向。只是展品呈现已不足够,不论哪类「curator」,「策展」才是展览的上下文(context)。然而,艺术从来都是一个不受羁绊的灵魂,因此「策展」亦不再限于展览,而可以是任何活动。

当普罗大众都知道「策展人」是一项专业工作,而「策展」又推展至「共同策划」(co-curate)及「共创」(co-create)的走向时,策展人的专业性及知识变得无足轻重, 令「策展人、艺术家、观众」一直以来的三角关系变得复杂。

照片展示一间设备齐全的厨房,以及备有一张长桌和数张椅子的用餐空间,相片中空无一人。

「XCHANGE 盛食当灶」以油街实现内的一间开放式厨房为基地,自2015年起,透过把食物「升级再造」和举办一系列活动,邀请街坊体验绿色生活。

「油街实现」的「I'MPERFECT,I'MPERFECT XCHANGE」及「盛食当灶」(XCHANGE: Social Gastronomy)计划为例,我们与创意伙伴共同策划,把展示空间变成凉茶铺或厨房。计划中没有具体展品,只有意念的交换和味觉的感受。

而宋冬的「白做园」(Doing Nothing Garden)持续由参观者在园内「进行自由创作」,没有任何共创者能预计完成品的模样。这种跨界合作、与社群及社区充权(empower)互动的处理,让所有艺术与非艺术的参与者奉行拥抱一种源自生活的态度与价值观。

然而,若人人都可以「共策共创」,策展人还是策展人吗?

照片中一群人聚在一片葱翠草木之前,一边读着面前谱架上的乐谱,一边弹奏夏威夷小结他及结他。

「白做园」中的夏威夷小结他表演。 2015–2016年,香港

明日的......

穿越限制向来是艺术的常态,而艺坛的种种从未停止变化,策展人的角色亦然。
将来的策展人是否需要具备全球性,多元性及广泛性的丰富策展阅历?大家可以拭目以待。

所有照片由刘凤霞博士提供。此文章原于「M+ 故事」发布。此简体版本由机器转换自繁体版本。

刘凤霞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研究中国外销艺术、香港的公共及社群艺术。历任香港多间博物馆馆长职系,并为艺术推广办事处总监及油街实现的创馆馆长。

订阅最新消息!

  • 收取M+与西九文化区的最新情况
  • 探索M+杂志的最新影片及故事
  • 选择你希望收取的内容
  • 随时取消订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