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他人的生活风景:陈丽云和吴尔夫的艺术与友情
陈丽云的《编织对话》由一个邀请开始。 2013年,陈丽云邀请人们带来一本别具意义的书籍,并附上原因。她自己把书看完,感受参加者对书籍的爱之后,会将书页裁成纸条,以此为媒材创作如布料一般的巨型装置作品,并在位于鲗鱼涌的艺术空间ArtisTree内展出。这件作品有些部分是由捐赠书籍之人参与编织,将他们眼中的重要物件转化成共同创作的物料。
《编织对话》最近于M+焦点空间展出,亦是作品完成后首次于香港展出。这提出了一个对实践参与式艺术创作的艺术家来说至关重要的问题:一件以过程为根本的作品,如何才能让人持续看到那些使它成形的无形元素?陈丽云作品中的无形元素,就是与人(大多是陌生人)一同编织和对话的这个行为。这种有不同生命共聚一堂的社群艺术创作体验,如何才能在完成后继续呈现出来,成为作品的关键特质?
展览中的作品一般都处于已成定局且恒定不变的状态,并放置在特定的展厅,按计划于展期展出。其安装及展示方式都会被拍摄下来仔细记录,成为日后再次展出时的参考。然而,陈丽云的作品则是由数百个协作者共度的无数时光组成,他们坐下聊天,一同编织,时间或长或短,成品几乎可说是其创作的副产品。透过一起对话和编织由某人的爱书、地图或字典制成的“毛线”,艺术家用最简单的方法把人与人联系起来。其作品因而带出种种令我们休戚与共的东西:关于爱、悲伤、喜乐、失望、幸福、恐惧和欲望的共同情感,而不是那些把我们区分开来的事物:语言、文化、宗教、性别、地域、历史和政治。
陈丽云作品中的媒材通常跟参与创作的人甚有关连,也和她所到访之地密切相关。从旧书中,她得悉读者的内心世界;在地图上,她看到别人的家园,他们踏足的地方,以及他们对冒险的渴望。她最近期的作品系列《情书》更为个人,她把多年来收到的情书化成小型雕塑,借此纪念过去承载其中的情感,以亲密的作品怀缅并守护与寄件人之间神圣的联系。
陈丽云乐于游走世界、亲切待人的态度,与她的好友如出一辙,说的就是生于德国的艺术家吴尔夫。吴尔夫在香港生活了几十年,二人更在柴湾做了十年邻居。对于彼此初遇的情形,陈丽云已忘记了,不过在成为朋友后,吴尔夫收藏了她一件《身体躯壳》编织作品。
吴尔夫最为人熟悉的,就是他那些令人仿佛身临其境的香港都市抽象摄影作品。就像康迪达.赫弗、安德烈亚斯.古尔斯基等德国杜塞尔多夫学派艺术家的作品,其《建筑密度》系列的大片幅作品提醒我们:美一直潜藏在四周,意想不到,却又俯拾即是。
吴尔夫在从事艺术创作之前是一名摄影记者,而他在转投艺坛时,他刻意地想借照片抒发己见,而不是传递他人的思想。在《正牌反斗奇兵》(2004–2018)系列中,他走访了五个位于广东省玩具厂去了解工人的生活,继而发展成这个审视全球塑胶玩具贸易的大型项目。他又曾在2006年石硖尾某公共屋村拆卸前深入探究其居民状况,创作了意指那些一式一样的百呎居所《100 x 100》系列。吴尔夫以敏锐的感受、尊重和谦卑的态度,捕捉了隐藏在居所之中的日常生活。
艺术家要发掘自己的创作语言,实在是链金术一般的过程。陈丽云原于新加坡和伦敦修读时装设计,其后返港打理家族生意,处理会计事务,碎销机密文件是她的日常工作。她晚上到香港艺术学院修读绘画课程时,与后来成为著名艺术家的谭伟平、余伟联为同学。当时导师邓凝姿鼓励学生各适其适,以喜爱的方式分析自己。陈丽云以书本和杂志为自己量身高,它们就此成为她的创作物料,后来在裁碎后转化为其编织作品的主要媒材。
对吴尔夫来说,摄影一直是他的创作媒介,而作为热衷于收藏的人,他也视摄影为一种收藏形式。他到中国各地旅行时,沿途碰上不少日常创意及民间智慧,并为此深深着迷。其《椅子》系列就收录了人们使用最平凡常见的物件──椅子的模样。他称呼这些机智地即兴组合在一起的椅子为“杂种椅”,更认为是难以抗拒的收藏品。吴尔夫的“杂种椅”在今天特别具有意义,让我们意识到世界资源愈见稀缺。面对破损之物,我们不必把它随意丢到一旁,以次一等的新品替换,而是可透过翻修改造,使它们成为独特的不完美设计。
在陈丽云和吴尔夫的世界中,他人与日常生活同样举足轻重。二人各自以独特的方式找到自身的创作语言,并以此联系及传达他人的生活。
吴尔夫在2019年猝然离世,享年64岁。陈丽云则已迁离柴湾,并自2020年起移居葡萄牙。而在她芸芸珍贵的物品中,有一张吴尔夫的“杂种椅”,那是她在2017年获赠的生日礼物。
“陈丽云:编织对话”现于M+焦点空间展出,展期至8月18日。欢迎于8月10、12、17及18日下午2时至4时即场参与工作坊,与艺术家一同编织对话,参与创作其全新艺术项目《A Home for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