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人角色:「参与,但不支配」
「时至今日,策展人的身分有何变化?」伦敦蛇形画廊首席技术总监Ben Vickers在本文分享他的见解。
互联网和资讯科技不断进步,催生了一个与主流艺术产业界平行的艺术世界,这个艺术世界并不遵循前者的规则。自DIY 创作文化正大行其道,DeviantArt 网站已经收到逾二亿四千六百万份艺术作品;在北欧,实况角色扮演游戏(LARP)蓬勃发展;而参加火人祭(Burning Man)的人亦筑起各式各样的庞大动态雕塑,例如这个会喷火的机械蝎子。种种例子,都显示艺术界以往的权威核心正逐步分散,传统艺术机构和策展人不再是当代文化的唯一供给者。
想了解这个现象,不妨先看看艺术家如何投入及运用数码文化:
- 在全新数码服务、网络平台和科技的配合下,个人及集体可轻易掌握自己的作品生产、散发和宣传,令作品得以面向更多观众。
- 许多艺术家已不再视画廊为展现作品的首要场所。在众多展示空间及模式并存的巨大网络中,画廊只是其中一个展示点。
- 艺术家以个人品牌为灵活生产的工具,以这种方式建立的观众群之庞大,是历史悠久的个别机构所不能及的。
- 现时,从网络视角着眼创作的作品,往往因应情况和环境而改变,不再只以风格、内容、讯息和学派为准则。
- 许多艺术家都意识到互联网在日常生活中的平庸无趣。
同时,传统机构和策展人似乎不是那么接受网络视角。这些机构察觉到是有不足之处,许多机构只会抓住「数码」这个口号,以为只要成立一个「数码空间」或「数码部门」,就能走出脱节状态,重新受到认可。他们通常会从中挑选一些具代表性的艺术家或艺术作品,仿佛「数码」就是某类与绘画相当的当代媒介。但这并不正确,而且忽略它实际的运作原则。
为何许多历史悠久的机构和策展人不愿意接受这些文化改变呢?以下是我的观察所得:
- 机构抗拒冒险。他们的改变速度慢、适应力低,而且不善于创新。
- 他们依循阶级制度。由上而下的结构,扼杀了他们与横向网络和社区接触和合作的能力,妨碍他们采取主动,并且无法与这些网络和社区产生共鸣。
- 他们致力追求文化上的完美和原创性。他们并不认为失败和重覆的过程有助于自我提升。
- 他们喜欢集中的创作者身分。展览、天才构思和个别化的艺术创作,多半都主张由单一创作者的原创性,而非把创作视为更广大的合作项目的一部分。
若机构和传统艺术界希望与这些平行艺术世界互动,并在巨变中维持生产力,便须进行深入而彻底的实验和改革,颠覆我们对艺术、展览制作和策展的固有设想。最重要的是应抱着「参与,但不支配」的态度向前,让更多人可以受惠于这个正面的改变。
Ben Vickers身兼策展人、作家、网络分析师和科技专家的身份,亦是一名卢德主义者。他现于伦敦蛇形画廊担任首席技术总监,亦是新型开源社交平台unMonastery的创办人。
此文章原于「M+ 故事」发布。此简体版本由机器转换自繁体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