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藏品中十件南亚及东南亚作品
M+ 拥有丰富的南亚及东南亚作品收藏,藏品涵盖艺术家、建筑师及设计师的创作,数目更在持续增加。 对于这点,你大概未必知道,但读完下文后,相信会有所了解!
打从一开始,南亚及东南亚的艺术品就包括在M+藏品内。 但到目前为止,本馆的公众活动作并未重点介绍这些作品。 这种情况快要改变。 随着「寻路探新:探讨南亚及东南亚」即将举行,M+会首次把焦点放于此地区!
「寻路探新」活动为期三日,将举行一系列嘉宾对谈、演讲及小组讨论,与大家一同把眼光投向南方。 「寻路探新」旨在向香港观众介绍该区个人与机构的重要工作,亦会探讨香港和南方国家的文化实践有何异同。
为使大家认识M+藏品中南亚及东南亚艺术品的类型,我们挑选了十件作品,并制作了以下简短清单。 大家细阅后,就会进一步了解这些作品为何被视为当代视觉文化中举足轻重的实例。
拉希德‧阿拉因
《船:通往抽象》,1962年
拉希德‧阿拉因是公认的英国极简主义先锋。 上图为M+藏品《船:通往抽象》系列作品之一,该系列呈现阿拉因于1960年代走向抽象表现主义的进程。 阿拉因历来的作品包括半抽象绘画、素描、几何雕塑,偶尔还有行为艺术。 此作品系列会在荷兰燕豪芬Van Abbemuseum美术馆即将举行的Rasheed Araeen回顾展中展出。
阿拉因经常透过写作及策展担当行动主义者的角色,介绍旅居英国的非西方艺术家作品。 Araeen是极具影响力的理论艺术学报《Third Text》之创刊编辑,该学报至今已成为后殖民主义和文化领域艺术认同着述的重要发表渠道。
里克力·提拉凡尼
《无题2001年(七侠荡寇志,意式西部片)》,2001年
里克力·提拉凡尼最广为人知的是他在「关系美学」中担当的角色。 「关系美学」是一种参与式的艺术创作,艺术家在创作中犹如催化剂,发挥促进社会交流的作用。 Tiravanija的作品经常以社交活动空间表达,如一同用餐、烹饪、阅读或演奏音乐的空间。而以准备食物和进食作为社交艺术形式,尤其成为了他的标志。
《无题2001年(七侠荡寇志,意式西部片)》(2001年)就是這種作品其中一例。作品由石油氣爐、鋼鍋、碟、叉、托盤、砧板和一份泰式湯食譜組成,廚具一應俱全,足以為八百人準備食物!
希尔帕·古普塔
《说话墙》,2009至2010年
希尔帕·古普塔创作深具诗意和政治意味的装置和雕塑,作品运用科技媒介评论全球一体化、宗教、性别政治、环境议题、身分认同与政治不公。
在M+ 藏品中的《说话墙》(2009至2010年),观者戴上耳筒,聆听传来的声音,在它引导下沿一排砖块行走。 动作感应器会侦测观者站立的位置,声音会邀请观者移近,墙上细小的液晶体显示屏向述说观者从一个故事,故事由一条划在沙土上的边界开始,在狂风暴雨洗刷下,边界不断逐吋移动。 观者的身体遂直接参与了一场有关边界和身分之随机无常的对话。
索皮·比
《复合物》,2011年
索皮·比的作品散发易于辨认的风格──利用竹篾和藤篾创造雕塑。 比亦就地取材,使用如放米的麻包袋、蜂蜡和矿物颜料等物料。
比的创作触及柬埔寨惨痛的近代史,又描绘几遭赤柬政权毁灭,但仍坚韧延存的传统文化。 为此,比运用传统的物料和形态创作,并曾说:「一切都表达在线条当中...... 作品带来接纳,作品带来反抗。 」
张奕满
《日历2020–2096》,2004至2010年
张奕满从事多种艺术实践,包括对象、图像、装置、场景和文本;而他在M+ 藏品中的作品,规模上都是很引人注目和恢宏。 张氏以概念性的手法,研究个人和社群如何想像未来。 这是他为人熟知的特色。
以《日历 2020–2096》为例,作品包含1,001帧由2004年至2010年收集的照片。 照片挂在艺廊墙上,呈栅格式排列。 照片全部摄于新加坡,相中均是出入方便的公众地方。 不过张氏仅在这些地方空无人一时才拍照,因此共利用七年时间在城市中游荡闲逛,方摄得这些照片。 眼下市区重建步伐急速,《日历 2020-2096》一直在提醒大家:我们身处的环境不会持久不变。
萨蒂延德拉‧帕卡莱
《RCCC/Roll Carbon Ceramic Chair》,2001年设计、2008年制造
萨蒂延德拉‧帕卡莱是工业设计师兼建筑师,以灵活多变的作品闻名。 家具、工业、运输、建筑及室内设计在社会、文化和技术方面的研究探索,推动了其创作。
M+ 藏品中的《卷状碳纤维陶椅》是一个出乎人意料的组合,结合「高科技」的碳纤维和「低科技」的陶瓷物料。 椅子用陶瓷制成,之后以蓝色碳纤维覆盖其表面。 作品旨在挑战大众对物料的既有想法,艺术家亲身说法:「意图...... 纯粹是为了冲击传统。 」
陈彦翰
《点点娘惹──贡盘》,2011年
陈彦翰是新进的新加坡设计师,作品集中用设计来探索价值、仪式和物质性。 在M+ 藏品中的《点点娘惹》系列,陈氏将南洋瓷器重新诠释。 南洋瓷为传统起居用品,源于东南亚的华人侨生(十五至十七世纪到马来群岛之的华人移民后代)社区。
陈彦翰为这些传统物件赋予当代感、工业风演绎,将原有的彩色表面转化成网点般的平面图案;在瓷器上贴上圆点,然后作喷砂加工,此举保留受贴点保护的表面,并将外露部份的釉彩除去,展现图案以下的白瓷。
马来亚合伙制建筑事务所/建筑三人小组(新加坡/马来西亚)
建筑事务所建筑三人小组(AT3)于1967年创立,承继同样由著名建筑师林苍吉担任共同创办人的马来亚合伙制建筑事务所(MAC)。 AT3积极参与建造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众多重要市政和公共建筑,历史学者称英属马来亚后殖民时代为建筑的「英雄时代」,AT3就是这个时代的代表。
MAC/AT3的建筑作品极为创新,呼应区内社会政治环境和气候条件;当中新加坡大会堂(上图左下角建筑物之侧)的设计代表当局对现代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追求,这可见于其开扬和便于公众出入的取态;设计亦考虑到建筑所处环境,设有因应天气变化的遮阳设备和有助通风的宽敞空间。
M+ 藏品中有大量来自AT3的不同收藏,包括逾百照片、绘图、平面图、小册子和幻灯片。
巴克里希纳·维塔尔达斯·多希
《纺织工会大楼LC-AH-08-A 型木柜(印度阿美达巴德)》,1953至1954年
巴克里希纳·维塔尔达斯·多希是印度举足轻重的建筑师,创办国内首个建筑学院──环境规划及技术中心(Centre for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Technology),并与瑞士裔法国建筑师柯比意(Le Corbusier)甚有渊源。 Doshi于1951年至1954年与柯比意于巴黎共事,后来返回印度阿美达巴德负责监督柯比意的各项建筑项目。
由多希设计、现为M+藏品的木柜,是为印度阿美达巴德的纺织工会大楼制造,大厦是柯比意在城中四座建筑项目之一。 木柜的设计反映大厦外墙的长方形栅格,与较多曲线的室内设计形成对比。
拉杰‧雷瓦尔
《印度新德里国会图书馆(1989至2003年)模型》,1989年
拉杰‧雷瓦尔是顶尖的建筑师,作品包括许多印度独立后的重要项目,设计兼具国际现代感及传统印度风格──尤其莫卧儿建筑特色。
雷瓦尔跟MAC/AT3和B. V. Doshi一样,持续寻求将创新的意念和建筑技术,融入本土气候和社会现况。 以M+藏品中由雷瓦尔为新德里国会大厦图书馆设计的模型为例,建筑设一座天台花园,冬天可让人聚会,夏天就成为隔热屏障。 设计亦参考昔日印度建筑并赋予新意,以传达文化认同和富有活力的讯息。
此文章原于「M+ 故事」发布。此简体版本由机器转换自繁体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