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 no longer supports this web browser.
M+ 不再支持此網頁瀏覽器。
M+ 不再支持此网页浏览器。
本网站使用「Cookies」为你提供最好的网站体验。
本网页已自動翻译成简体中文。
从艺术、设计和建筑的角度,提出重新审视生态及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崭新方式。
在气候危机下,艺术家和创作者如何塑造我们的生活?我们从馆藏出发,探讨所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而了解人造环境、事物与历史发展之间的复杂关系。
透过由社区主导的设计,Yayasan Arkom Indonesia令居民得以参与重建自己的家园,使社区能可持续发展,并从整体改善他们的生活。
艺术可以改变社会吗?尹秀珍借行为艺术作品《洗河》直接将环境问题呈现于观众眼前。
于吉的雕塑及装置给人一种怪异的机械式脱离感,探索人与物之间的复杂关系。
杨沛铿的混合媒体作品探讨人与人的关系、人造自然和感性的场景。
“希克奖”今年来到第二届,身为提名人之一的Magdalena Magiera撰文介绍艺术如何为集体分享与体验创造空间。
唐娜·哈洛威探讨赋形、说故事和世界创造如何能培养我们在多物种世界中栖居所需的「回应能力」。
劳丽丽执导的短片《刻意顺流》 思索命运和我们与大自然的关系中的自我意识。
探索拉杰.雷瓦尔建筑作品中融合传统与现代的创新手法。
1970年代,由许敬雅设计的「垃圾虫」成为了清洁香港运动的大使。尽管这只调皮的绿色吉祥物是个反面教材,却深受市民欢迎,更反映当时政府如何致力营造公民身分认同及提高环保意识。
建筑师为何要把一个城市解体?学者 Ariel Genadt与M+谈创造、破坏,以及在1970年前后, Archigram与矶崎新彼此之间的化学作用。
策展人横山育子细说亚洲及世界各地一些较鲜为人知的椅子故事。
策展人王蕾分享香港几个以「城中城」概念兴建的屋苑,并分析它们如何切合这个城市的需要。
法国动画师文森.布罗凯尔细述他的手绘美学精髓,并拆解他如何以直观方式从M+大楼的细节发掘惊喜。
梁美萍讲述她如何从社区中收集日常物料,并以之为素材创作艺术品。
艺术家谢淑妮及城市研究学者黄宇轩从一件以街头羽毛球赛为灵感艺术品,开展了有关香港公共空间的对话。
永井一正于1987年开始创作的「LIFE」系列作品,当中的环保议题至今仍能引发共鸣。 M+设计及建筑主策展人Ikko Yokoyama趁新冠病毒疫情期间重温这个系列。
北京绘造社解说他们如何以Archigram的创作实践及其他亚洲建筑项目为灵感,创作了三张海报。
M+设计及建筑团队的两位策展人介绍各自范畴中最新和最旧的藏品,并从新的眼光述说二者的联系。
从艺术家组合Revital Cohen & Tuur van Balen的两件作品——由舞蹈制作或电子废料转化而成的物件,探索设计的扩展领域。
艺术家Sopheap Pich细说他以竹和藤创作的来龙去脉,以及其《复合物》这件已被M+纳入收藏的作品背后的故事。
走到幕后,窥看布置一件由有机物组成的艺术品有何难度
艺术史学者黄韵然在文章中指出,相对于珠江三角洲其他地方,香港艺术虽“小“,却绝不代表其微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