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ry

M+ no longer supports this web browser.

M+ 不再支持此網頁瀏覽器。

M+ 不再支持此网页浏览器。

2021年6月18日 / 施维麟

凝望天空:小野洋子以Zoom连系世界

照片中可见蓝天白云。

摄影:Dmitry Makeev,经由维基共享资源提供 (CC-SA-4.0)

6月21日香港时间晚上8时42分,一台摄录机将定点拍摄M+大楼上空,并透过视像会议平台Zoom进行二十四小时现场直播。同时,世界各地其他艺术及文化机构亦会同步直播天空影像,合作完成小野洋子的艺术作品《T.V. to See the Sky》

虽然香港的地标或地貌不会在M+拍摄的影片中出现,但变幻的天空影像会反映我们的城市特征。晚上直播开始时,邻近大厦外墙的灯光将照亮夜空,甚至亮得遮盖当晚的「草莓月亮」。直播会持续至第二天早上5时15分的日出时分,再到傍晚7时10分的日落时分(那天是全年白昼最长的日子之一!),并于1小时32分钟后夜幕低垂、城市灯火再次映照天际线之际结束。

照片中可见被影子笼罩的建筑群。建筑群后方的天空是暗蓝色的,地平线上透现橙色的日出。前景中的街灯仍然亮着。照片右方可见建筑用的起重机吊臂。

2015年,西九文化区旁的日出,© M+,香港

《T.V. to See the Sky》由洛杉矶的Getty Research Institute和Feminist Center for Creative Work合办,灵感来自小野洋子1960年代极具开创性的闭路电视艺术作品。小野洋子将《Sky T.V. 1966 (furniture piece)》描述为「一台设于艺廊、只用来看天空的闭路电视」。此外,她在1967年为伦敦Lisson Gallery展览创作《Sky TV》,并形容作品为「一台只看天空的电视,不同频道播放不同的天空风景,高渺的天空、低伏的天空,不一而足」。

有别于以往从不同频道收看不同影像,Zoom让各个天空──准确来说是同一片天空从不同地点所看到的景象──同时出现在画面内。M+开始直播时是香港的夜晚,不过其影像可能会出现在主办方直播的加州黎明旁边。作品由不同的Zoom视窗拼合而成,其实际模样将取决于变幻莫测的气象和大气状态:东欧可能乌云密布、中国南部可能阴霾笼罩,墨西哥城可能阳光普照。

从Zoom看天空

早于2013年,Zoom软件已面世;但要到2019年新冠疫情爆发,这项视像会议服务才真正大为普及。Zoom这个软件名称更成为动词,代表在彼此隔绝期间的会面交流。这个平台让亲朋好友得以联系,但同时也是繁重乏味工作的通讯工具。对于那些长期在家工作的人来说,只要点击一下按钮,便能随时在好友和讨厌的老板之间切换。

Zoom为人们提供即时线上会面的机会,同时无时无刻地提醒我们,自己与萤幕彼方的人隔着难以逾越的距离。如果说对Zoom产生疲惫是新冠疫情时期的常态,那么小野洋子的作品则为消除网络疲劳提供了富于想像力的妙方,为乏味的科技世界增添一点禅意。

《T.V. to See the Sky》为千篇一律的格状界面注入偶然和不确定元素──艺术家本人也不能控制影像的最终成果。这件作品将持续记录天空一整天,透过同时呈现昼夜和日出日落,凸显一种时空倒错的感觉。Zoom的特点是能跨越地域界限,连系世界各地的人,但此作品则让观众透过凝望天空,仔细思考各地天空有何不同特质。

邀请观众参与的创作

《T.V. to See the Sky》的直播虽然是这个时代的产物,但也承载了小野洋子一贯的艺术精神。1960年代,科技迅速发展、大众媒体普及;一如白南准及久保田成子等录像艺术先驱,小野洋子对电视作为创作媒介深感兴趣。

照片中可见一个放在底座上的闭路电视,背景中空无一物。电视萤幕上是蓝天白云的影像。

小野洋子的《SKY T.V.》是最早利用摄录机的即时观看功能的作品之一。图中为:《Sky T.V. for Washington》,1966 / 2014年,闭路录像装置,赫尚博物馆和雕塑园,赫尚购藏基金,2016年,摄影:William Andrews

此外,《T.V. to See the Sky》亦进而拓展更广阔的主题,这些主题见于小野洋子在1960年代初与国际激浪派一同创作的概念艺术实验。在那些诗意盎然的实验作品中,不少都需要观众跟从指令才能完成。例如她在1964年出版的文集《葡萄柚》,收录了一些艺术行为的文字指令,鼓励读者在天空钻一个洞,或把天空当成乐器演奏。

从画画看天空

在画布上钻两个洞。
挂在能看见天空的地方。

(转换位置。
尝试挂在前窗和后窗,
看看天空有没有不同。)

1961年夏

──小野洋子《葡萄柚》中的诗篇

《葡萄柚》里的文字指令,和《T.V. to See the Sky》给予参与机构的指令大同小异,只是这次主办方要求大家真的要付诸行动。M+的技术人员负责设置摄录机,并设计了能确保网上直播在办公时间后不会中断的系统。而连观众也获邀请参与作品,只要把天空照片发布到社交媒体,加上#TVtoSeeTheSky标签,就能成为参与此艺术项目的一分子。

M+建筑工程的始与终

M+收藏的小野洋子作品,大多都有要求观众参与的成分,或至少有互动元素。原版《让钉子锤进的画作》 (1961/1966)邀请观众拿起一把用铁链连着作品的铁锤,把钉子钉进作品表面,以完成这幅「画作」。(出乎意料的是,小野洋子后来用青铜铸造这件作品,把此作永久冻结,M+馆藏中的小野洋子作品,许多都是以青铜创作。)

《T.V. to See the Sky》并非M+首次参与小野洋子的全球性作品。六年前的2015年6月21日,刚成立不久的M+参与了《Morning Peace》,一个全球性的日出庆祝活动,时值夏至以及小野洋子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回顾展。这项活动受小野洋子于1964至1965年的展演《Morning Piece》启发,展演中艺术家把过去、未来和想像中的早晨制成纪念品,以不同价钱售予观众。

照片中可见一叠细小的圆形镜子,镜面反映出天空的景象。每块镜子之间都有纸张隔着。

这些镜子附有纸张,让参加者写上「等待黎明」的感受。这些镜子是蔡仞姿2015年的展演作品《Morning Peace》的一环,呼应小野洋子在1960年代的展演《Morning Piece》中售卖玻璃碎片。© M+,香港

一如不少小野洋子早期的参与式作品,《Morning Peace》也有指令的部分:

在日出而至之时

歌颂晨曦

于过去、未来与现在

倾听世界

彼此接触

每当太阳升起时

──小野洋子2015年春

照片中的女人在吹长笛。她身后可见蓝天白云,还有日出时的橙色晖光。背景是一片城市景观。

梁志和的《拂晓》,一件由乐手、众人和他们的狗在日出时分一同完成的现场表演作品,© M+,香港

活动中,一小群参加者在西九文化区M+临时大楼天台聚集,见证日出的来临。那时西九文化区还是建设中的工地,坐落在填海区的临海地段。香港艺术家蔡仞姿梁志和亦为活动演出,活动照片以特别的标签分享到社交媒体,以庆祝小野洋子这项全球性的艺术计划。

小野洋子的艺术计划灵活多变,慷慨邀请各方参与,可说是标志了M+大楼建造工程的开始与结束;M+大楼现已竣工,将于2021年底开幕。虽然M+大楼不会出现在影片里,但其高耸的建筑正是凝望天空的好地方。小野洋子致力以艺术连系世界,即将开幕迎宾的M+同样秉持她的这种精神。对M+而言,《T.V. to See the Sky》不只标志着一日的流逝,更是我们回顾过去七年从草创一路走到今天的好时机。

此文章原于「M+ 故事」发布。此简体版本由机器转换自繁体版本。

施维麟
施维麟

施维麟是M+的数码内容及编务主管。

订阅最新消息!

  • 收取M+与西九文化区的最新情况
  • 探索M+杂志的最新影片及故事
  • 选择你希望收取的内容
  • 随时取消订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