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必然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吗?蒋志的《彩虹──不在服务区4》以霓虹灯拼凑出这个自然奇观,探讨在消费文化之下,现实与幻象之间的复杂关系。
彩虹是气象中的一种光学现象,其缤纷的色彩不单令人赏心悦目,亦蕴含雨过天晴的期许,让人憧憬幸福的来临。但当这自然奇观变为人造产物,不论昼夜都悬挂在空中,还会带来同样的幸福和感动吗?
蒋志的摄影作品《彩虹──不在服务区4》在乍看之下捕捉了一道璀璨的彩虹,横跨巍峨壮丽的喜马拉雅山脉的迷人景致。然而,细看后就会发现这道美丽的彩虹是由各式商店的霓虹招牌组成的,像是品牌、赌场、当铺、餐厅和酒店。蒋志利用电脑软件的编辑功能,将霓虹灯组成的彩虹加在喜马拉雅山的风景照中,构成错置般的视觉效果。在众多招牌的簇拥下,喜马拉雅山脉被商品化成为旅游广告,其崇高和神秘吸引人们前往旅游消费的欲望。同时,“彩虹”从大自然奇观变成由消费符号拼凑而成的集合体,不但带来强烈的视觉落差,亦祛除了画面所营造的美好幻想,引领观众重新思考消费主义对自然的影响。
蒋志1971年生于湖南,在1995到2005年间于深圳、北京从事记者及编辑工作。这些工作经历驱使他将文学的修辞和诗性糅合在摄影和录影媒介,表现自身所处的现实和亲身体验。他创作于1997年的《飞吧,飞吧》录像作品便透过“飞动”的手臂和背景中杂乱狭仄的蜗居构成极大视觉反差,伴随着法国音乐家马斯奈轻柔哀愁的《沉思曲》,传递出对逃离拮据生活的渴望。相较于其早期作品聚焦个体在世俗中的情感,《彩虹》系列则探讨大众媒介塑造的各种想象之物,成为了人们普遍的日常意识和本能欲望。
早在1967年,法国哲学家居伊.德波(Guy Debord)提出现今社会是一个景观社会,由影像主导、决定并取代现实。[1] 他认为自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发生质变,商品的价值不再来自于其功能,而是透过影像所传达的形象来体现。充斥于电视等大众媒体的广告,透过五光十色的诱人影像,激起人对欲望的想像,并逼真地建构出人们对世界的幻觉认知。正如《彩虹──不在服务区4》中的迷人山岳和永不消失的彩虹,带来的视觉欢愉掩盖了喜马拉雅山在现实中面临的污染和冰川融化问题,以及过多旅客造成的环境破坏。生活在景观社会中的人成为了幻想的囚徒,远离现实社会和真实的需要。
通过将彩虹所代表的自然幸福置换成物质带来的视觉愉悦感,作品尝试让观众发现自己现正身处被幻象包围的世界。当人们陷入霓虹灯所绽放出的繁华幻想的同时,自身也被欲望所束缚。正如蒋志所指:“欲望也许从来没有减弱过或强大过,只是在现在,它们愈来愈快地在联接,筑建成电光幻影般的巨桥。我们可以从这头到达那头,但可能会发现那头和这头是如此一样。”
- 1.
Gay Debord. The Society of the Spectacle (Canada: Bureau of Public Secrets, 201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