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电影人朴赞郁以「复仇三部曲」享誉国际影坛,而他在入行初期曾任影评人。为配合M+戏院节目「细思极恐:朴赞郁回顾展」,朴赞郁为香港经典电影《英雄本色III》及《阿飞正传》所撰的影评,令人读之不禁着迷,我们很高兴能把它们翻译成中英文呈献给读者,让大家一窥朴赞郁对香港电影的独到观点。
于《英雄本色》系列首两集担任监制的徐克,在第三集执起导演筒,创作出一部超乎想像的历史电影。没有前两集的导演吴宇森,以及狄龙和张国荣等巨星的参与,这个几近完成的「英雄本色神话」在徐克执导下有了截然不同的目的。对于《英雄本色III夕阳之歌》或会票房惨淡或大受批评,徐克可能早有心理准备,但他显然没料到,连影评和知识分子也会无视这部呕心沥血之作背后的含义。他将自己的个性和才华都倾注其中,并以相当独特的形式来呈现。
在《英雄本色III》中,徐克透过中国历史和隐喻来讽刺当时的现实情况,试图得出简单的结论;因此观众若想了解这位导演并看懂这部自成一体的电影,就必须先了解这些背景资料。 《上海之夜》和《刀马旦》也有着同样的意图,它们展示了历史剧的两种意义──重新建构历史来促进内省与反思,以及利用过去隐喻现在。 《英雄本色III》更添上第三重意义,就是透过历史作为参考,描绘尚未到来、但结局显而易见的未来。从这个角度看,这可谓是「未来电影」。
徐克认为,1974年越南统一及随之而来的反共华侨大规模撤离,与1997年香港回归前后中产阶级的移民潮是如出一辙的历史事件。这就是他把这部电影设定在「此时此地」的原因。在这部《英雄本色》的前传中,阿Mark(周润发饰)别说是英雄,连黑帮小弟也不是,只是个无钱又无名的小卒。他的父亲在大陆失踪,叔父是越南华侨,就像「用拔兰地瓶子装的五加皮」。堂兄弟俩冒险回到香港,很快就遭帮派组织(老大为日本人)赶走,因此他们发誓,假装要去加拿大和台湾,趁机回到越南。简而言之,他们几乎等同于流离失所、无人接收的难民。当然,电影以他们安全返回香港作结,但阿Mark的结局在前一集早已写好,就像香港的命运在回归中国前就已知晓一样。他成为了犯罪组织的成员,制造伪钞,最终惨死⋯⋯甚至双胞胎弟弟也搬到美国!值得一提的是,徐克也是出生于越南,为躲避战乱随父母来到香港,青少年时期在美国度过;所以,《英雄本色》系列也算是徐克个人的移民游记。徐克以坚定自信的态度结束第三集──青年初八(郑伟伦)拒绝上直升机,决定留在越盟统治下的西贡,理由就在他最后的呼喊声中:他想找到失散的父母⋯⋯
就这样,第一集的「英雄神话」在第二集变成了「漫画中的复制人桥段」,再迅速在第三集沦落为「难民史实」。阿Mark在枪战之中,无法从容地展示其招牌微笑,并在陌生的异乡中不停徘徊。就连日本人口中那种「黑色香港」电影的元素都不复存在,只留下隐约的痕迹。首两集中的枪战时而优雅、时而壮观的慢动作镜头,曾让许多年轻人兴奋不已,但在第三集,慢动作镜头却有了不同用途。这种技巧本来是透过删除固定间隔的画面,并延长剩余画面而成,结合了中国电影的沉稳节奏与黑帮电影特有的动感。然而,有别于前两集,第三集主要采用简单一致的方式来延长画面。当主角遭丢至荒凉的废墟时,他无助的动作随着音乐被放慢,背景则是一点都不激昂的音乐。枪战不仅丝毫不戏剧化,人物缓慢的动作非但不优美,更充分散发束手无策和孤立无援之感,原因在于这些行为毫无意义。在电影的前半段,阿Mark本来想协助叔父逃往香港,却适得其反,让他遭到杀害;而杀害叔父的仇人亦被士兵击毙,害他无法为叔父报仇;就连他奋力想拯救女主角,她都返魂乏术。所有硝烟弥漫、腥风血雨的浩大行动都是多此一举,甚至以失败告终,终归体现了徐克宿命论的虚无主义。
说这部电影是徐克的箴言录也不为过;所有角色反覆说着充满名言警句的台词,电影巧妙运用愈发复杂的音乐,并持续使用广角和低角度镜头。这些元素在最后一场戏尤其明显,直升机起飞的场面加上剪辑节奏,用140秒达到了高潮(值得一提的由电影由降落越南开始,并于离开越南结束)。或许,后世会把《英雄本色III》视为系列中最优秀的杰作。
尽管《英雄本色III》与前两集完全不同,但续集就是续集,导演为影迷揭露了Mark哥这个角色的性格是如何形成的。例如,他的招牌的黑色风衣和和圆形太阳眼镜原来是恋人周英杰(梅艳芳)送的。事实上,Mark哥不用瞄准就能命中的射击技巧、面无表情地持双枪狂射的样子,甚至愿意为爱人承担一切的傻劲,都是向周英杰学的。
此影评原于《电影观赏拘谨的魅力》中刊登,此书集结了朴赞郁撰写的影评,于1994年出版。中文版本由邓有容翻译,梁仲汶与林立伟编辑。
所有图片: 徐克,《英雄本色III夕阳之歌》(1989)剧照,图片由星空华文传媒电影有限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