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ry

M+ no longer supports this web browser.

M+ 不再支持此網頁瀏覽器。

M+ 不再支持此网页浏览器。

本网页已自動翻译成简体中文。

彩色照片中有一个男人,手里拿着一台相机,相机以绳子连接到路旁树上一个木制牛奶箱上。

M+助理策展人龙云剖析日本艺术家小泽刚的作品《Nasubi画廊》如何在时代变迁下重塑画廊的定义。

1993年,日本艺术家小泽刚在东京银座一间租赁画廊前的树上,挂起一个配送牛奶的专用木箱,箱中的茄子插了像是支架的木签。这是他为街头游击艺术活动“银座漫步艺术”所创作的艺术品,用意是批评当时日本艺术市场要付款才能展示作品的制度。新晋艺术家必须向租赁画廊付款,方可在那里举办一般为期七天的展览。历史悠久的 Nabis画廊正是这行的权威。正因如此,小泽刚故意挪用此画廊的名字,并将“Nabis”在日语中的一般读音“Nabisu”的假名次序对调,变成意指茄子的“Nasubi”(なすび),将作品讽刺地命名为《Nasubi画廊》。

黑白照片中可见路边有一棵树,树上挂了一个木制牛奶木箱。旁边有两个行人经过。

小泽刚的《Nasubi画廊》(1993)于东京银座的街头游击艺术活动“银座漫步艺术”,摄影:安齐重男,图片由小泽刚提供

小泽刚生于1965年。他的作品大多充满幽默感和有趣的观察,互动性强,常以沟通为创作基础,并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社会政治问题。 《Nasubi画廊》作为小泽刚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包含两重概念:首先,当一个再平常不过的蔬菜在迷你画廊中展出时,它随即被重新包装成艺术市场的商品;第二,整个《Nasubi画廊》亦可被视为一件艺术作品。从这角度看,小泽刚便拥有艺术家和画廊主的双重身分。 《Nasubi画廊》与当时日本的租赁画廊和艺坛权力结构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个另类艺术空间让无法负担传统画廊租赁费的新晋艺术家也有机会展出。它的运营模式采取五五分帐,即由参展艺术家与小泽刚对分卖出作品的收益。后来作品逐渐发展成富含集体创作精神的艺术项目。

铅笔草图中可见一个牛奶箱挂在电灯柱上的情景。左上方有一个开了侧盖的牛奶箱,可见里面一个像是盒子的方正形状。左下方有一个茄子的绘图。

《Nasubi画廊》 草图,Ⓒ 小泽刚,图片由MISA SHIN GALLERY提供

也许是世上最小的画廊,《Nasubi画廊》兼具流通和灵活的特性。在首次展览后的两年间,它承办过多场个人展览,参与艺术家包括当时崭露头角的村上隆、中村政人、福田美兰和宇治野宗辉。宇治野宗辉的《New Club Venus》(1993)就将牛奶箱变成了一间迷你夜总会,里面放满酒、玻璃杯和冷光灯片。在展览开幕那天,这间“夜总会”在银座街头吸引了不少年轻人与露宿者注意,成为了人来人往的景点。

彩色照片中可见一个晚上的情景,路边挂了一个木制牛奶箱。其侧面的盖子打开了,露出里面的酒瓶。在背景中经过车辆,因为以慢快门拍摄而留下一道光迹。

宇治野宗辉的《Nasubi画廊──New Club Venus》在街上展览,Ⓒ 小泽刚, 图片由MISA SHIN GALLERY提供

一个挂在白色展厅墙上的蓝色木制牛奶箱,箱子的旁边的盖子揭开了,看到裹面小瓶的烈酒和酒杯。

宇治野宗辉的《Nasubi画廊──New Club Venus》内部,1993/2004

一个挂在白色展厅墙上的蓝色木制牛奶箱,箱子上贴有白底红字的标签,上面的日文写着“Nasubi画廊”。

宇治野宗辉的《Nasubi画廊──New Club Venus》外部,1993/2004

彩色照片中可见一个晚上的情景,路边挂了一个木制牛奶箱。其侧面的盖子打开了,露出里面的酒瓶。在背景中经过车辆,因为以慢快门拍摄而留下一道光迹。

宇治野宗辉的《Nasubi画廊──New Club Venus》在街上展览,Ⓒ 小泽刚, 图片由MISA SHIN GALLERY提供

一个挂在白色展厅墙上的蓝色木制牛奶箱,箱子的旁边的盖子揭开了,看到裹面小瓶的烈酒和酒杯。

宇治野宗辉的《Nasubi画廊──New Club Venus》内部,1993/2004

一个挂在白色展厅墙上的蓝色木制牛奶箱,箱子上贴有白底红字的标签,上面的日文写着“Nasubi画廊”。

宇治野宗辉的《Nasubi画廊──New Club Venus》外部,1993/2004

彩色照片中可见一个晚上的情景,路边挂了一个木制牛奶箱。其侧面的盖子打开了,露出里面的酒瓶。在背景中经过车辆,因为以慢快门拍摄而留下一道光迹。

宇治野宗辉的《Nasubi画廊──New Club Venus》在街上展览,Ⓒ 小泽刚, 图片由MISA SHIN GALLERY提供

一个挂在白色展厅墙上的蓝色木制牛奶箱,箱子的旁边的盖子揭开了,看到裹面小瓶的烈酒和酒杯。

宇治野宗辉的《Nasubi画廊──New Club Venus》内部,1993/2004

一个挂在白色展厅墙上的蓝色木制牛奶箱,箱子上贴有白底红字的标签,上面的日文写着“Nasubi画廊”。

宇治野宗辉的《Nasubi画廊──New Club Venus》外部,1993/2004

彩色照片中可见一个晚上的情景,路边挂了一个木制牛奶箱。其侧面的盖子打开了,露出里面的酒瓶。在背景中经过车辆,因为以慢快门拍摄而留下一道光迹。

宇治野宗辉的《Nasubi画廊──New Club Venus》在街上展览,Ⓒ 小泽刚, 图片由MISA SHIN GALLERY提供

一个挂在白色展厅墙上的蓝色木制牛奶箱,箱子的旁边的盖子揭开了,看到裹面小瓶的烈酒和酒杯。

宇治野宗辉的《Nasubi画廊──New Club Venus》内部,1993/2004

一个挂在白色展厅墙上的蓝色木制牛奶箱,箱子上贴有白底红字的标签,上面的日文写着“Nasubi画廊”。

宇治野宗辉的《Nasubi画廊──New Club Venus》外部,1993/2004

1993年10月,作品离开银座原址,开始移师到东京各地书店及戏院等地,以及福冈和名古屋等其他日本城市。 1995年12月,为审视项目发展方向,小泽刚暂时关闭《Nasubi画廊》。两年后作品以《新Nasubi画廊》之名重新出发,并在同年以此作参加在维也纳举办的首届“移动中的城市”展览。这个展览呼应了1990年代亚洲各大城市经历急速都市化的时代背景。当时外来资本大量涌入,各处大兴土木,不少摩天大厦和商业地标在短时间内拔地而起。因此,另类艺术空间被迫迁到工业区等较为偏僻的地方,甚至因为财政困难而难以继续经营。在这种情况下,小泽刚的“移动中的画廊”正好为艺术家提供表达意念和展示作品的平台,而这一特点也让它非常贴合“移动中的城市”展览主题。 《新Nasubi画廊》秉承原作精神,在继续邀约不同艺术家进行集体创作的同时,也顺势将展览拓展到世界各地。

白墙上的一个木箱。前方的盖子打开了,钉子和螺栓从不同角度伸出来,老旧的木材令箱子有种粗糙的外观。

佩德罗‧雷耶斯的《新Nasubi画廊》,1997年

借着参与“移动中的城市”展览的机会,小泽刚邀请了墨西哥艺术家佩德罗‧雷耶斯(Pedro Reyes)在他的画廊做展览。雷耶斯向来以探讨社会政治议题的大型雕塑、行为艺术和参与式作品为人熟悉。这次雷耶斯用粗糙的木条结构为牛奶箱的外框做支架,并将箱内精致的白壁涂成混凝土般的灰色。这样,小泽刚原本将牛奶箱改造成的微型“白盒子”,就被雷耶斯巧妙地转化成完全相反的工业空间;其粗糙简朴的面貌,仿佛是以幽默方式评述当时展厅的定义。

一个挂在白色墙上的木制牛奶箱。箱子前方的盖子打开了,里面是一个人的雕塑,头上戴着面罩头套。头部上还叠着两个人头,看似木芥子人偶。盖子上有一个刺绣徽章,同样是一个戴着面罩的人物;另一个徽章写着“T IMB UVAN LEMAK DALAM DEKAPAN JAGOAN WAKIL RAKYAT”。

埃科‧努格罗霍的《新Nasubi画廊》,2006年,摄影:Natasha Harth,图片由Queensland Art Gallery提供

一个挂在白色墙上的木制牛奶箱。前方的盖子打开了,可见里面的黑白照片,照片中是穿着黑白圆点睡衣的林一林。照片上印着英文字,意思是“如果你想这位中国艺术家参加你策展的展览,立即致电!”其余列印文字用圆珠笔涂去了,最后是手写的日期“2010.9.1.”和艺术家名字的英文缩写。

林一林的《新Nasubi画廊──Call Now》,2003/2010

一个挂在白色墙上的木制牛奶箱。前方的盖子打开了,看到里面一幅彩色照片。照片中是一个展厅似的空间,里面有一个人,右下角还有一双拿着智能手机的手,由于照片放在黑色栏杆后方,看起来就像整个场面在黑色栏杆后发生似的。

杨振中的《新Nasubi画廊》,2006年

一个挂在白色墙上的木制牛奶箱。前方的盖子打开了,看到盖子里面和箱内手绘的红色英文字,意思是“第一天搬到新的工作室就找到一只儿童手套2012”,箱内还有一只儿童手套,置于文字之下。

林荫庭的《新Nasubi画廊》,2012/2018

一个挂在白色墙上的木制牛奶箱。前方的盖子打开了,看到一幅插图,描绘一个男人和对话框,里面的英文写着“这个艺术家不算太差。”

宋冬的《新Nasubi画廊》,2003年,摄影:Siigi Sizune,图片由千叶县立美术馆提供

一个挂在白色墙上的木制牛奶箱。前方的盖子打开了,看到里面有些模糊,又像品牌标志的文字,写着日期“5月21日星期四”。

吉提斯‧卡拉特的《新Nasubi画廊》,2006年

一个挂在白色墙上的木制牛奶箱。前方的盖子打开了,里面凸出的英文字写着“为了销售”。盖子上的镶空英文字意思是“很好”,但因为盖子打开了,在画面上看起来字母的拼法倒转了。

陈劭雄的《新Nasubi画廊》,2010年

一个挂在白色墙上的木制牛奶箱。箱子前方的盖子打开了,里面是一个人的雕塑,头上戴着面罩头套。头部上还叠着两个人头,看似木芥子人偶。盖子上有一个刺绣徽章,同样是一个戴着面罩的人物;另一个徽章写着“T IMB UVAN LEMAK DALAM DEKAPAN JAGOAN WAKIL RAKYAT”。

埃科‧努格罗霍的《新Nasubi画廊》,2006年,摄影:Natasha Harth,图片由Queensland Art Gallery提供

一个挂在白色墙上的木制牛奶箱。前方的盖子打开了,可见里面的黑白照片,照片中是穿着黑白圆点睡衣的林一林。照片上印着英文字,意思是“如果你想这位中国艺术家参加你策展的展览,立即致电!”其余列印文字用圆珠笔涂去了,最后是手写的日期“2010.9.1.”和艺术家名字的英文缩写。

林一林的《新Nasubi画廊──Call Now》,2003/2010

一个挂在白色墙上的木制牛奶箱。前方的盖子打开了,看到里面一幅彩色照片。照片中是一个展厅似的空间,里面有一个人,右下角还有一双拿着智能手机的手,由于照片放在黑色栏杆后方,看起来就像整个场面在黑色栏杆后发生似的。

杨振中的《新Nasubi画廊》,2006年

一个挂在白色墙上的木制牛奶箱。前方的盖子打开了,看到盖子里面和箱内手绘的红色英文字,意思是“第一天搬到新的工作室就找到一只儿童手套2012”,箱内还有一只儿童手套,置于文字之下。

林荫庭的《新Nasubi画廊》,2012/2018

一个挂在白色墙上的木制牛奶箱。前方的盖子打开了,看到一幅插图,描绘一个男人和对话框,里面的英文写着“这个艺术家不算太差。”

宋冬的《新Nasubi画廊》,2003年,摄影:Siigi Sizune,图片由千叶县立美术馆提供

一个挂在白色墙上的木制牛奶箱。前方的盖子打开了,看到里面有些模糊,又像品牌标志的文字,写着日期“5月21日星期四”。

吉提斯‧卡拉特的《新Nasubi画廊》,2006年

一个挂在白色墙上的木制牛奶箱。前方的盖子打开了,里面凸出的英文字写着“为了销售”。盖子上的镶空英文字意思是“很好”,但因为盖子打开了,在画面上看起来字母的拼法倒转了。

陈劭雄的《新Nasubi画廊》,2010年

在2000年代,有愈来愈多艺术家参与到《新Nasubi画廊》合作当中。像是2006年亚太当代艺术三年展举行时,获邀参展的小泽刚便邀请了吉提斯‧卡拉特(Jitish Kallat)等其他参展艺术家进驻画廊。林一林、杨振中、林荫庭、宋冬、埃科‧努格罗霍(Eko Nugroho)等艺术家也是他流动展厅的合作伙伴。小泽刚这个开创先河的理念重新定义了画廊及展览空间,并让艺术家在小小的牛奶箱中拓阔概念上的界限,让一种崭新的当代艺术联结和集体合作方式成为可能。

龙云
龙云
龙云

龙云是M+的视觉艺术助理策展人。

订阅最新消息!

  • 收取M+与西九文化区的最新情况
  • 探索M+杂志的最新影片及故事
  • 选择你希望收取的内容
  • 随时取消订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