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ry

M+ no longer supports this web browser.

M+ 不再支持此網頁瀏覽器。

M+ 不再支持此网页浏览器。

2018年5月16日 / 黎颖

「M+ 敢探号」──一场参与式艺术的教学实验

在「M+ 敢探号」温暖的木制车厢内,一群中学生与插画家李香兰围着圆桌而坐。各人面带笑容,手里拿着茶杯在中央碰杯。

参与「M+ 敢探号2017」活动的学生。图片来自M+,香港。

「M+ 敢探号」这个流动创作教室即将完成 2018 年的巡回之旅。以下由M+教学及诠释助理策展人黎颖撰文,细述参与式体验何以对「M+ 敢探号」如此重要。本文由她在2017 年 10 月于伦敦全球博物馆专业人士年度会议发表的演讲文稿整理而成。

背景

在博物馆等待其大楼竣工之际,教学团队可以做些什么?

M+教学及诠释组把M+大楼落成前的时期视为探索和实验的契机。我们透过开馆前举办的展览及节目,尝试努力去了解博物馆的潜在观众,以及他们对M+的认识有多深。这过程令我们明白到,观众在博物馆未有实体建筑的情况下,或许难以清楚想像博物馆未来的面貌。因此,我们更有需要以定期和特定的形式与他们建立连系。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于2015年推出「M+ 敢探号」。 「M+ 敢探号」是一项校园及社区计划,这辆特制拖车用作流动创作教室和展览空间,穿梭本地中学校园和社区。每年2月至6 月,「M+ 敢探号」带着本地创作人的委约作品,穿梭本地中学校园和社区之间。委约作品以流动展览和活动工作坊的形式展现。我们期望「M+ 敢探号」是一个气氛轻松的非正式教育空间,供参加者随意休憩和创作;它亦是一个灵活的空间,可以举办工作坊、展览和各种不同活动。 「M+ 敢探号」着重以观众参与为主的艺术形式,整个体验都以参与式实践为核心。

在车身写着「M+ 敢探号」的银灰色金属拖车外,一群群人围着折叠小餐桌而坐。地面上有一条蛇的塑像,穿梭桌子之间。

「M+ 敢探号2017」社区巡回实况。图片来自M+,香港。

「M+ 敢探号」会在每所学校停留一至两日,由我们一群艺术家助理负责布置。一组约 25 位的学生会受邀参与约两个半小时的艺术家主导活动,由参与计划的艺术家带领学生创作;创作成果会成为「M+ 敢探号」作品的一部分,在日间开放予师生观赏。在周末,「M+ 敢探号」会到访不同社区,让公众参观这个限时展览。此时曾在学校参与艺术家主导活动的学生亦会到场,与艺术家再次见面,以总结初次见面的成果,亦视之为艺术家主导活动的后半部分。

每年我们都会委约运用不同媒介、秉持不同概念的艺术家去创作一件参与式作品。在首届「M+ 敢探号 」中,艺术家邓国骞与学生共同创作出一项表演作品──学生根据所获得的线索和提示推进剧情,继而探讨真实与虚构的本质。摄影师萧伟恒透过以香港主权移交为主题的摄影工作坊,探讨有关历史与身分的记忆和消失。翌年,绘本作家及插画家李香兰创作出独一无二的棋盘游戏,鼓励参加者互绘肖像,同时访问对方,并分享自身故事,将绘画变成聆听和连系他人的行动。今年,艺术家吴家俊邀请参加者重新想像日常事物,思考功能、创意和不同的生活方式。

一群中学生围坐在桌子四边,桌上有个画有蛇和梯子的游戏,各人面带笑容,手上拿着写生画板。

「M+ 敢探号2017」艺术家主导活动。图片来自M+,香港。

为何以参与式艺术为重心?

参与式艺术为我们提供现有正规学习以外的体验途径。这亦是改变一般人对艺术实践的某些固有观念的绝佳机会。

首先,这有助改变学生对艺术家的既定印象。参与式艺术创造了一个空间,让学生亲身接触艺术家,即时交流倾谈。这种相处是破解任何有关艺术家的迷思最直接的方法,亦给予学生机会去发问家长或教师未必能解答的实际问题,例如:艺术家做些什么?全职艺术家能否生存和如何养活自己?怎样才能入行?能够为人们提供这种沟通交流的时间与空间,是这项计划其中最有意义的部分之一。

参与式艺术亦改变人们对创作媒介的既定印象。譬如说,为令学生了解活动并不只是教授实际的技巧或理论,我们强调以参与过程作为创作媒介。 「M+ 敢探号」的团队每次只能与一所学校的学生相处两、三日,时间颇为短暂。我们并非与主流课程竞争,而是补足和拓展主流课程。我们尽力刺激思维、引起讨论和好奇心、呈现另类可行之途,鼓励学生重新思考学业乃至人生的不同可能性。

最后,参与式艺术改变人们对艺术展览的既定印象。我们在发展作品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参加者的角色:他们拥有多大程度的自主和民主? 「M+ 敢探号」强调协作和共同创作,而这点是很重要的。结果见于作品的累积性,随着巡回之旅,限时的展览累积着参加者的意念而不断蜕变。展览或作品并非在面世时已完成,而是到展览最后一日才完成,这个意念可以颠覆学生通常对展览抱有的看法。

学习可有发生?

在「M+ 敢探号」温暖的木制车厢内,一群中学生面向镜头摆姿势,手拿绘有人脸的纸张。

「M+ 敢探号2017」巡回活动中登上「M+ 敢探号」的学生。图片来自M+,香港。

「M+ 敢探号」是一场实验,我们借此探索在博物馆正式启用前,在博物馆教育方面可做的工作。我们在评估活动流程期间不时问:学习这回事可有发生?这个问题虽然问得大胆,却恰好概括了团队不断反省和评估的过程。

这个问题从无标准答案,毕竟学习是一个颇为个人和内在的过程。我们在不断思量共同创作和合作作品的同时,也跟参加者一同学习。每当我们思考参加者的角色,会谨记学习是不能强迫的。每个人的需要各有不同,所以试图迎合所有人是不可能的,或许会造成不必要的妥协。重要的是为学习创造最佳条件,让参加者决定自己从中收获什么。当参加者明白自己在过程中有其身分和作用,就会相信自己有能力创作,并开始主动参与塑造作品。因此,学习是因人而异的。

我们亦跟学校和教师一同学习。我们为计划制作教材套并举行教师简介会,亦透过不同的评估环节,确保在计划全程和活动后与教师紧密沟通。这些交流有助我们更清楚地理解他们的期望和整体经验,继而协助改善计划。更重要的是,我们期望这种珍贵的关系能延续到博物馆开幕之后。

与此同时,我们亦跟前线组员一同学习。我们的艺术家助理每日在前线负责布置展览,将作品维持在良好状态,协助艺术家主导活动的举行和记录其过程,并带领计划的导赏活动。他们通常是第一批体验作品的观众 ,更是唯一从头到尾见证作品演化过程的一群。计划亦为艺术家助理提供培训和会见艺术家的环节,好让他们能与艺术家和参与学生一同塑造作品。这个计划亦给予他们时间和空间去汲取在艺术界工作的知识。

俯瞰图中有一辆银灰色拖车,车厢两侧向上打开,形成宽阔的车顶。车顶两侧印有「M+ 敢探号」的字样。车身旁边摆放了一个巨大的蛇塑像,蛇身卷曲环绕着多张椅桌。

2017年的「M+ 敢探号」俯瞰图。图片来自M+,香港。

最后,我们跟艺术家一同学习。 「M+ 敢探号」的性质独特,介乎工作坊、展览和艺术作品之间,难以泾渭分明地定义。在整个过程中,我们探究艺术家的实践和理念。这个计划所要求的投入程度之深、时间之长,对艺术家来说也是颇劳力费神的事,尤其如果参与式作品并非他们惯常的创作媒介时,则更是如此。计划促使他们审视自己的实践,亦促使我们做同样的事——反思自己身为策展人的实践。在反思过程中,我们会遇到许多不同、有时候甚至互相冲突的当务之急及期望,必须加以处理调和。然后,我们须要排练及反覆思考作品,甚至舍弃原本的意念重新开始;箇中讲求组员和艺术家之间的坦诚和信任,因而给予我们难能可贵的机会,增进彼此了解和建立互信的关系。

最后,我们学会提醒自己,这段过程是为了理解与我们一起学习和成长的人,而不是为了寻求一个衡量成功的标准。说到底,学习过程是持续而不可见的,有时候,学习需要信念和信任的程度,不下于精心的编排和组织。我们学会接受过程中的不确定,毕竟那些足以改变人生的经验,都是铺排不来的。我们往往是在创造一个环境和空间,等待出乎意料的偶遇发生。那就是当学习的魔法发生的时候,一如等待种子萌芽般,以同等的心思和信心,继续想像学习的众多形式。

「M+ 敢探号 2017」最近获颁由香港艺术发展局主办的「2017香港艺术发展奖」的「艺术教育奖(非学校组别)」。

此文章原于「M+ 故事」发布。此简体版本由机器转换自繁体版本。

黎颖
黎颖
黎颖

黎颖是M+的教学及诠释副策展人。

订阅最新消息!

  • 收取M+与西九文化区的最新情况
  • 探索M+杂志的最新影片及故事
  • 选择你希望收取的内容
  • 随时取消订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