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人的幻想囚笼与资讯爆炸时代:林科谈数码世界的体验
透过合成语音和取材自《星空奇遇记》的台词,艺术家林科在《比如我》(2016)中诘问数码科技会否使人与现实和社会脱节。
在林科的录像作品《比如我》中,一开始可见这位艺术家头部以下的身体在家中书房跳舞,似是以手提电脑镜头拍摄的画面,更被半透明的蓝色覆盖。背景中一首接一首地播着 DJ Shadow、Spag Heddy等歌手的dubstep电子舞曲。随着音乐继续,林科停止跳舞,坐到镜头前。这时蓝色的萤幕上出现了一个彩色的小方格,当中是林科的脸;小方格在萤幕四处移动,令人想起DVD播放器在影片停放时出现的萤幕保护画面,是1990年代家庭影院最重要的视觉元素之一。小方格内的林科戴着耳机,重覆说着「我知道」,好像正与某人对话一般。这冗长的喃喃自语融入了背景音乐中,直至林科突然开始唱起饶舌,歌词是1966年《星空奇遇记》第一季其中一集「兽笼」( The Menagerie)的台词:
「但他们发现这是一个陷阱,
就像毒品一样。
因为当梦境变得比现实更加重要时,
你就会放弃旅行,建造,创造。
你甚至忘记如何修理那些祖先留下来的机器。
你只是坐着,不断地活在其他人的思想里。
探测动物园样本的思想,比如我。 」
这段台词描述的是塔洛西亚人,这个外星种族拥有超能力,能够制造幻象,在幻想世界中生活。这个种族沉迷于幻象之中,无止境地追随快乐,导致基础设施被废弃、历史纪录缺乏,最终整个社会不断倒退。
林科借用塔洛西亚人的故事,探讨现代人在数码世界的日常经历。在资讯爆炸的时代,只须在画面上点击、滑动一下,相片、影片和新闻等就会蜂拥而至,实时将他人的生活放在你眼前。社交媒体和串流媒体平台源源不绝供应速食资讯,争夺大众有限的专注力。试想想,你今天在浏览器打开了多少个分页?又播放和略掉了多少歌曲?你有否被汹涌而至的大量资讯搞得身心俱疲?生怕一旦稍稍离开网络就会错过最流行的话题?林科将互联网用家比作科幻片中因其快乐泉源而走向衰亡的外星人,并提出一个问题:数码媒体会令人怠惰,却又能帮助我们在思想学问上深入堂奥,这两者可否取得平衡?
1990年代初,数码科技的急速发展令到资讯爆炸,带来了丰富程度前所未有的点播观影体验,大幅改变视觉文化的面貌。流动影像制作人亦迅速注意到这场数码革命将为世界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 2000年,实验电影制片人佩吉‧亚维殊制作了一部名为《七十三个可疑字眼》的录像,作品中闪现的关键词,是取自美国恐怖分子泰德‧卡辛斯基(Ted Kaczynski)的〈论工业社会及其未来〉,他在1995年于《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发表这篇长达三万五千字的文章。卡辛斯基被媒体称为「大学航空炸弹客」(Unabomber),他为了阻止科技主宰人的生活,针对那些他认为推动现代科技发展的人,向大学和航空公司邮寄炸弹。亚维许使用拼字检查工具处理文本内容,挑出「过度社会化」(oversocialised)和「科技爱好者」(technophiles)等重覆出现的字眼。每当这些词语快速转换,如炸弹倒计时般的滴答声就会响起,凸显卡辛斯基因极度抗拒科技而做出的威胁行为。
从亚维许的作品,可见数码媒体除了为我们带来娱乐,亦成为了协助我们面对社会现实和从痛苦经历中解脱的强大工具。人类与数码科技的关系可以有千万种,取决于我们怎样使用它,还有我们想从中得到什么。林科在《比如我》中也在探讨这个题目,思考人类在数码世界中享有空前的自由,如何从互联网这个广阔无垠的资料库中,获取和体验各种感兴趣的内容。
林科在片中重覆念着独白,并逐渐提高声量,仿佛将有什么不祥的事情要发生。突然,一把犹如「Google翻译」的机械女声加入,两把声音互相重叠,以不同的速度和声量读出同样的对白。此时,林科的语气由单纯的背诵变成恳求,邀请观众思考一个沉迷虚拟世界的社会,会有什么样的未来。最后,林科停止背诵,影片中只剩下机械女声仍在絮絮不休,到最后连其声音也渐渐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