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随心动:文森.布罗凯尔谈绘动M+
跨边越界
绘画令我着迷的地方,在于其简约的手法,亦即洗练的线条。我在一些作品中诘问和讽刺科技、网络和介面的运作。我认为以最原始、最简单的工具去探讨这些议题会很有趣,例如像绘画这样简单的媒介。我喜欢这种随兴的创作方式,并希望探索它在视觉上的感官效果。我用以创作的不同媒介通通跟绘画有关,包括动画、壁画、录像装置,甚至现场展演。
小时候,我常常制作漫画小书;上到高中,我学会了写实的画风。大学时代,我继续画画,并开始对当代摄影和现代艺术产生兴趣。临近毕业,我愈来愈钟情于插画、平面设计和字体设计,并领悟到意念比技术更重要。这是我创作的转捩点:我回归绘画初时仅用黑白线条、更为随兴的风格。
修读艺术期间,我在坐得离老师较远时,会凭直觉画些小小的图画。这些图画集合了一些意念、趣怪金句和荒诞情境,画在我的素描册内或笔记的周围。例如上艺术史课,我会在笔记簿边沿画画。有趣的是,这些随心的写写画画,逐渐由边沿走进我创作的中心,在不同媒介萌芽生根。
我接触动画是在史特拉斯堡的工作坊,当时的导师是一位平面和动态设计师。工作坊的重点不在于教授技巧,而是建构别具风格、短小精悍且视觉感官强烈的创作。技法真的是靠自己摸索出来。我开始以画画和Photoshop软件,再配合动态、节奏、循环和声音种种元素创作有声短片。仅仅这样,绘画已像有了生命。我顿时发现,动画这种媒介正是我该继续探索的。
毕业后,我花了些时间学习制作动画的技巧。现时,我会视乎不同项目决定用何种技术,但我仍然保留原始精神,创作简单的动画或动态图。我喜欢先在纸上画画,保留手绘痕迹,然后再用电脑将它变成动画。我喜欢手作的质感。
说到绘画,萤幕的重要不下于纸张。插画离开纸张,进入新的空间和语境,是很美妙的一回事。我认为艺术家的工作是探索不同媒介,甚或以此为灵感来源;我很快发现,萤幕和网络是趣味盎然的空间,值得一再探索。例如在我的作品《Progressbar》(2013)中,你会看到当中影片的进度条被一部拖拉机拉着前进。这是一部关于影片的影片,探讨萤幕和网站是什么样的事物,质问我们到底在浏览什么。
过往数年一路创作,我发现自己喜欢运用幽默和夸张的手法,呈现人类不断开发创造的习性,而这种习性是源于他们放纵、矛盾和自大。我想这是迷信科技的后果,而我的插画和动画中也有种拉锯的意味,呈现了两难的局面。这是梦幻诗意,抑或挖苦批评?
这些作品表达的,是对我们身处的世界的看法,探讨人跟环境的关系是如此矛盾复杂:我们不断破坏环境,而又建造人工的东西;也有不少将荒谬视为正常的情况。而我画作,正是以寻常不过的方式,去展示荒谬夸张的情境。我喜欢这种反差,并希望能借此让观众自行思索。
重构博物馆
2016年,庞毕度艺术中心委托我创作《Muséiformes》网上短片系列。我决定聚焦于庞毕度中心的建筑,而非其馆藏。这个系列共有十集,因此我挑选了十间著名博物馆为主角,当中有巴黎和梅斯的庞毕度中心。我的意念是显示如何能以简单方式把各间博物馆建起来,并把这种有启发性的手法淋漓尽致地发挥。这是我首个有关建筑的项目,现在它愈来愈频繁出现在我的创作之中。谈论建筑,其实也是反思当代文化,以及我们跟空间和周围环境的关系。
当然,对我来说,博物馆就是其建筑。然而,我视它为一个变动不居的平台,艺术品和艺术家在当中川流不息,会议、展演和讲座不断上演,某程度上是世界的缩影。
这次M+的项目,我有整整十集去描绘一座博物馆。首先理解博物馆如何建造,再逐步解构,对我的创作帮助甚大。我认真钻研它的建筑、研究整个西九文化区、在网上找寻它在八九十年代的旧照、找来它的地图研究地形。对我而言,对博物馆的环境和背景有所了解非常重要:我要知道它的位置、它身处的是填海地,以及西九文化区是怎样的一个地方。
香港给我的第一个印象是,地方虽小,但建筑物却十分巨型,令我为之惊叹。这种对比随处可见:大厦竹棚、当代建筑和自行搭建的结构。城市规划也充满张力,森林里陡然冒出摩天大楼,令人啧啧称奇。这座博物馆是庞然大物,同时将当代风格设计糅合传统,实在是独树一格。皆因大型博物馆很少使用陶瓦,这令我尤感兴趣。外墙硕大的LED萤幕,也令人印象深刻。
影片的叙事是从细节出发,逐集扩展至整座建筑。一开始,我们看见工人施工,却不知他们在建造什么。到第四和第五集,大楼结构会徐徐展现。我着意描绘大型桁架、纵向大楼等结构,以及陶瓦等细节。对我来说,这些大大小小的元素都能代表M+。
另外,我亦将焦点集中在一个角色身上。这个角色与其说是建筑工人,不如说是一个向导,拉着我们的手游览工地,同时参与施工。我常常说他就是我,因为想像自己身处其中相当有趣。他就像是我在下意识状态绘画的自画像。
这次创作的困难是要在现实元素和奇幻想像中取得平衡。有时免不了取舍:是否一定要向观众展示某些建筑特点,还是应再天马行空一点?有时候,侧重点会放在视觉效果多于对建筑技术的刻画。我希望影片能给予观众轻盈流丽、一气呵成的感觉:绳子一拉,所有事物就立即就位。用坠落的大铁球为M+纵向大楼充气,是我最得意的一幕。
我觉得音效确实为插画赋予生命,极具真实感的声音亦跟简单的黑白线条形成对比。我用家里的小物件录制了很多声响,有些则取自声音资料库,观众或可隐约分辨。有些时候,大型机器的声音其实用一些微小物件发出的。这些声音开启了一个魔法世界,启发我的无穷想像。
我喜欢将自己称为一个好奇的人,而非专家。这样我就可以天真之心观看事物。塑造这些建筑的构想,纯粹来自素描和观察。深入察看,留意它的形状,然后想像「它可以是什么材质?」我喜欢以简单、直观的方式创作,情况就像是你跟人初次见面,自动会跟对方握手。这是自然而然发生,就像魔法。
本文整理自文森.布罗凯尔与M+设计及建筑主策展人Ikko Yokoyama和资深数码内容制作人苏浚的对谈。除另有标注,所有图片均由布罗凯尔提供。
艺术家文森‧布罗凯尔来自斯特拉斯堡,常与画廊和博物馆合作创作绘画、动画、装置等。其作品曾于多个地方展出,包括威尼斯双年展HyperPavilion、巴黎庞毕度艺术中心、梅斯庞毕度艺术中心、上海西岸艺术中心、巴黎XPO画廊、巴黎政治大学当代艺术奖、马赛的Paréidolie当代绘画展、南特艺术博物馆、 纽约流动影像博物馆以及迈亚密的HyperSalon聚会。他先后于洛里昂欧洲高等艺术学院、莱茵高等艺术学院修读艺术与平面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