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ry

M+ no longer supports this web browser.

M+ 不再支持此網頁瀏覽器。

M+ 不再支持此网页浏览器。

本网页已自動翻译成简体中文。

2022年6月2日 / 马唯中

吕寿琨的破格水墨

水墨设色画作呈现大片墨水和颜料涂染,画面上下两部分分野显著,下半部是大片黑色泼墨,底部墨色较淡。上方覆盖着以大笔涂染的红、黑墨彩和一小片黛绿。

吕寿琨,《禅画》,1971年,水墨设色纸本,M+,香港,© M+,香港,图片由艺倡画廊提供

简介香港水墨大师吕寿琨的创作

1975年10月5日,香港《新周刊》以整整两页的纪念专辑,悼念天不假年的水墨大师吕寿琨(1919-1975)。与名人蜚短流长并刊的讣闻,介绍他为「蜚声国际之大画家和艺术评论家」和「中国画史及画理名家」,并强调吕寿琨在教育上的成就,称许其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位建立中国绘画教育系统的教育家」。[1]这纪念专辑勾勒了一位深为艺文精英敬重的水墨大师,亦载有反映其敬业精神的二三轶事。[2]但最能概括吕寿琨其人其艺,当为作家李英豪指他为「绝对、个人、自由、独立的画家」之语,言简意赅指出了这位极其克己自律的艺术家于香港主流社会占一席位,对于形塑这城市日渐成形的文化身分,亦居功至伟。

两页杂志内页左右并排,为画家吕寿琨逝世纪念特辑。当中可见不同艺术家、作家等所撰写的悼文,还有吕寿琨与妻子的合照,以及有关吕寿琨生平的年表。

《新周刊》杂志第241号,1975年10月5日,M+,香港,纪念吕寿琨之捐赠,2019年,© 岑昆南 [CA62/6/2/43]

「绝对」、「个人」、「自由」和「独立」实为吕寿琨形容一己价值观和抱负之语。他于1961年为《香港时报》撰写一系列文章就谈到这些特质。文中他力陈艺术不应受政治、社会和历史教条束缚,而抽象艺术是个人持续表达自我的有力工具。这些观点部分来自他对艺术家社会角色的看法,也源于他对香港在亚洲地区独特地位的理解。此时正逢香港的国际贸易和制造业崛起,香港政府陶养出有效率的社会,五湖四海的人士辐辏,并享有其时中国大陆和台湾民众无法企及的社会自由。[3]在这环境下,吕寿琨于水墨一门破格创新,采借欧美现代抽象概念,强调中国的审美和哲学。他对中国画的革新掀起了1960年代的新水墨运动,为众多香港画家开辟了空间,对全球现代主义的发展贡献涓滴。

水墨设色纸本作品描绘香港的狮子山。山的形状独特,山脉最高处恍似一只狮子的头部。山脚则有两处像是村落的聚居地,并有树木散布整座山。

吕寿琨,《狮子山 己亥初冬》,1959年,水墨设色纸本,M+,香港,© Helen C. Ting

现代山水

1919年生于广州的吕寿琨,成长于外国势力入侵和国共内战的时代,少年时习书画,于1948年移居香港。对因共产主义席卷大陆而南渡的知识分子和艺术家来说,此地为远离政治风暴的避风港。在官方艺术机构付之阙如的情况下[4],画会和画社如雨后春笋涌现,例如于1956年由岭南派画家创办的丙申社,而吕寿琨正是该社最年轻的成员之一。岭南派是二十世纪初广东绘画流派,主张将主体经验融入写实。丙申社的成员借举办展览,在这个英国殖民地推广中国水墨画。

黑白照片中可见七个身穿西装的男人并排站立,照片底部和右方有一些以蓝色原子笔书写的中文字。照片外框的白色纸上可见以黑色原子笔书写的中文字。

吕寿琨(右一)等丙申社成员于「丙申社第五届联展」现场合照,摄于1969年4月1日,M+,香港,纪念吕寿琨之捐赠,2019年 [CA62/3/3]

吕寿琨在初露生机的艺坛彰显自身的广东文化背景,同时借着描摹香江景色,理解其移居的城市。为香港的海山胜景和都市风光写生,成为了吕寿琨的习惯,也奠下其画作基础。他在香港油麻地小轮公司任职稽查员,得以日夕亲炙山水,提供下笔素材。 《狮子山 己亥初冬》(1959)自景致最迷人的角度描画这座九龙地标,《督辕六十一年十一月》(1961)则从山上俯瞰殖民政府的权力中心。半抽象的《香江夜》(1961)中,亮黄自大片水墨晕染透出,唤起观赏都市夜色之感,于传统绘画殊为少见。

黑白照中可见吕寿琨坐在高处写生,他正在描绘一条满是石头的海岸线。两艘小船停泊在画面远处。

吕寿琨于户外独自写生,M+,香港,纪念吕寿琨之捐赠,2019年 [CA62/3/10]

这些水墨风景表现的本土意识,远比外销英国市场的行货画浓烈;它们亦打破了以大陆名山为题材的传统窠臼。吕寿琨的独特水墨美学和全景的运用,于本港艺术家所绘的香港风景画中别树一帜,有别于陈福善妙想天开的拼贴和水墨,和韩志勋印象派风格的油画等。

纸本水墨画以深浅不一的黑色、深蓝色和黄色描绘香港夜景。画中的海上有几艘船,岸边可见一幢幢楼宇,透出黄色灯光。右下角写有作品标题「香江夜」和艺术家吕寿琨的名字。

吕寿琨,《香江夜》,1961年,水墨设色纸本,M+,香港,© Helen C. Ting

如许多海外华人艺术家一样,吕寿琨以山水为主要题材,体现了它在国画传统中的崇高地位和可塑性。[5]为士人推崇的文人山水画,其公认的鼻祖王维(692-761)启发吕寿琨甚深。如他在研究唐代绘画时所写的笔记所述,王维「以诗冲破政教」,通过以诗入画,带来「中国绘画思想的最大解放」。他也向慕唐代王洽(734-805)狂放的泼墨画和清画僧石涛(1642-1707)的「一画」,认为他们不羁的写意,是来自其经淬链修养的品味,对传统技法炉火纯青的掌握,以及直抒胸臆的能力。吕寿琨在其抽象探索中所着意经营的,是凭借水墨的质感和随心挥洒表现灵性的升华。再者,他曾仔细研究美国画家杰克逊.包拉克的艺术生涯,发现其行动绘画与王洽的泼墨山水之间有着相通之处。 [6]由此可见,吕寿琨在中国古典艺术中看到现代主义特质,并从前人作品中找到与二十世纪现代概念兼容的例子。

走向国际的禅

吕寿琨于1960年代末创作的禅画,标志着其艺术生涯的突破。禅画之「禅」,虽其名称源自南北朝发展于中国、之后传至日本的佛教禅宗,但吕寿琨此独特画风,则同时糅合儒道两家。在气势磅礴的《禅》(1970)中,除了下方留白,大部分画面由层层晕染的黑墨占据,上有奔放的笔触。黑白和虚实的对比,引领观者的视线穿梭黑墨和隐现于其下的点点红、黄、蓝,最后落在左上角一道耀眼的光束。

直幅纸本水墨作品,黑、灰、红色的笔触从白、灰、浅蓝色的背景中迸出,画面顶端看似有一道光透射而出。

吕寿琨,《禅》,1970年,水墨设色纸本立轴,M+,香港,© Helen C. Ting

对吕寿琨来说,「无形」离不开抽象,是对物质世界的抽离,同时也是他所提倡的自由和个人哲学的核心。他认为理学家周敦颐(1017-1073)的《爱莲说》对高洁气节的颂赞,其中「出淤泥而不染」一句,将开悟一刻写得贴切,为其禅画提供了丰富的视觉灵感。

纸上可见八个方格,每格都有以原子笔绘画的草图。

吕寿琨的风景速写,M+,香港,纪念吕寿琨之捐赠,2019年,© Helen C. Ting [CA62/1/15]

这系列的作品,下半部一般都是墨沈淋漓,或以干笔平扫,上面浮起一抹丹红,如绽放的莲花。于1970年日本大阪万国博览会香港馆展出的《太古无法》(1968),则展现后期的变化。

水墨设色纸本作品。右方可见五行垂直的中文书法,作品中间稍高部分有一个红色的水滴形状,下半部分构图由一些粗黑笔触占据。

吕寿琨,《太古无法》,1968年,水墨设色纸本,M+,香港,© Helen C. Ting

吕寿琨发展禅画,可谓与其他战后艺术家想寻找艺术的意义,从而追溯昔日的哲学传统,以回应举世的社会、政治和科技转变不谋而合。具体美术协会创办人吉原治良以油画革新古典日本禅画,以一笔绘就的圆相来象征开悟的画。同样,书法家森田子龙亦以墨与纸的材料特性来凸显圆的包容性。虽然这些日本艺术家与吕寿琨可能并不知彼此的作品,却不约而同地为抗衡西方文化宰制而探本溯源自己的文化。

投入现代抽象艺术以强调其国际视野以外,他们显示了坚实的本土美学体系和哲学根基具有无限潜力,其意义和表达手法可以日新又新,生生不息。事实上,禅学亦启发了不少美国反文化运动和概念艺术家,如艾伦.金斯堡[7](1926-1997)和约翰.基治皆致力在西方世界的知识和艺术生产体系之外另辟蹊径。这些横跨不同地域与艺术表达方式的探究殊途同归,互相联系,开展了围绕禅宗的思想讨论,对西方和东亚艺术影响深远,也凸显吕寿琨的探寻在异时异地可归纳出的共鸣,引发深意。

无国界水墨

自1950年代起,吕寿琨于主流中文报纸撰写文章,阐述其艺术和理论创见;这些报纸亦发行海外,令其声誉日隆。他讲授绘画和艺术史,不分对象,新进艺术家与家庭主妇皆有,他也策划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校外进修部(现为香港中文大学专业进修学院)的国画校外课程。学生王无邪周绿云夏碧泉等视其为忠于一己艺术信念又勇于创新的楷模,也是引领他们进入古典中国艺术堂奥的良师。在谈及吕寿琨的访问中,梁巨廷忆述这位画家鼓励门生自成一家,而不是模仿他:「不要学我的画,学我画者死。」梁也如此教导他的学生。[8]吕寿琨的高徒很多都成为新水墨运动的中坚人物,于1960至1970年代的香港,将抽象注入水墨画,带来新气象。梁巨廷和他的同侪稍后涉足平面设计,将吕寿琨的影响带到其他视觉文化领域。新水墨运动显示了水墨的丰富多元,令本地艺坛焕发生气,并促成国际上的肯定和文艺交流。

1960年,四十一之龄的吕寿琨获推举为现代文学美术协会的名誉主席,「艺坛大老」的地位于焉奠定。该会由画家王无邪、诗人叶维廉(生于1937年)和作家李英豪(生于1941年)和岑昆南(生于1935年,并为《新周刊》编辑)于前两年创立,其举办的香港国际绘画沙龙展出本地以及台湾、新加坡和南韩艺术家的抽象和半抽象画作。吕寿琨与其同侪透过国际交流,将香港置于现代抽象艺术的版图上。他在为展览图录撰写的序中,亦强调了这种融合中西的抱负:「这……公布了东方和西方每一角落文化艺术,经过了结集,交流与汇合。」

小册子的标题为「首届香港国际绘画沙龙」,附注由「现代文学美术协会主办」,并列明「地点:香港圣约翰礼拜堂副堂」及「日期:一九六零年四月十九至廿三日」。

「首届香港国际绘画沙龙」展览目录封面,图片由亚洲艺术文献库提供,鸣谢王无邪先生

透过在海外展出作品和与国际友人交往,吕寿琨建立起一个国际抽象艺术的网络。 1958年,他认识了到新亚书院讲学的旅法华裔画家赵无极。这位巴黎画派代表人物坚持在创作中展现自我个性,吕寿琨对此深有同感;对于赵氏技法精湛、情感深邃的抽象作品,他也赞叹不已,认为其表现出对中国水墨美学的深切领悟。赵无极的油画后来在首届香港国际绘画沙龙中代表了海外华人的抽象艺术探索。

黑白照片中是一张大合照。后排站着五人,前排坐着六人,前方再有另一人坐在地上。

陈美琴与赵无极(前排左一、左二)与吕寿琨(后排,左二)于岭南会所,摄于1958年8月8日,M+,香港,纪念吕寿琨之捐赠,2019年 [CA62/3/3]

除了将国际绘画带到香港,吕寿琨亦积极寻求海外展览的机会,于1960年代在英美画廊频繁展出。 1968年,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在二十世纪水彩展中,将吕寿琨与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画家阿道夫.戈特利布的作品并列。虽然此策展安排似乎仅着眼于形式上的相似和所用物料,而非创作意图,但吕寿琨对自己的作品获纳入重要博物馆相当自豪,而这亦肯定了他革新水墨,将之推广至环球文化脉络的努力。吕寿琨也曾加入中华民国代表团,参与1965年圣保罗双年展,跟五月画会东方画会这两个台湾重要的现代艺术团体同场展出。他们代表了植根于中国传统的现代抽象风格,在这个其时举足轻重的当代艺术盛事中绽放异彩。

黑白照片中有一个设有白色墙壁的展厅,墙上挂着主要以水墨创作的作品。

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展览现场,摄于1968年3月。右二是吕寿琨的画作《空间5号》,右一是阿道夫.戈特利布的作品。 M+,香港,纪念吕寿琨之捐赠,2019年 [CA62/3/12]

在其短暂却影响深远的艺术生涯,吕寿琨入古出新,发掘水墨这种传统媒介的无穷潜力,使其与时俱进,格调始终严谨。他的画艺几乎全凭自学,除1971年前往台湾,从未踏足外地,这使他的恢宏视野和跨国成就更显传奇。他致力于彰显自我个性和现代革新,为香港水墨艺术奠下基础,使其开枝散叶,形塑今天仍在进行的全球文化对话。

此文章内容已更新,以更正吕寿琨曾为香港中文大学校外进修部(现为香港中文大学专业进修学院)策划课程,而他与陈美琴及赵无极的合照则于岭南会所拍摄。

  1. 1.

    2019年,M+有幸获赠吕寿琨档案。除另有注明,本文提及的历史档案可于M+研究中心查阅。

  2. 2.

    例如画家王无邪认为吕寿琨促成香港水墨画的崛起和国画走向抽象化。

  3. 3.

    Julia F. Andrews and Kuiyi Shen, Art of Modern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12), 232.

  4. 4.

    香港大会堂美术博物馆(香港艺术馆的前身)于1962年成立,为支持本港艺文活动的主要机构。

  5. 5.

    关于海外华人艺术家对山水画的青睐,参看Lesley Ma, ‘“The New Chinese Landscape” in The Cold War Era’, in Visual Representations of the Cold War and Postcolonial Struggles: Art in East and Southeast Asia, ed. Midori Yamamura and Yu-Chieh Li (London: Routledge, 2021), 9–30. 吕寿琨的香港山水画亦在英国大有市场。他与其英国艺术代理人白觉夫长年合作,后者在信件中广泛描述英国人对其香港山水的追捧,力劝他多加创作这类作品。 《白觉夫(白嘉)来信》,1963年3月8日,吕寿琨档案,M+。

  6. 6.

    《现代美国绘画与雕塑》引用了包拉克的话:「在作画的过程中我不十分察觉我画的是什么,只在画完以后我才看见我画了些什么。」吕寿琨在该书第143页的眉批表示这和他的意见不谋而合。森‧亨达着,陈子明、汤新楣译:《现代美国绘画与雕塑》(香港:今日世界社,1966),吕寿琨档案,M+。

  7. 7.

    详见Alexandra Munroe, ‘Buddhism and the Neo-Avant-Garde: Cage Zen, Beat Zen, and Zen' in The Third Mind: American Artists Contemplate Asia, 1860–1989 (New York: Guggenheim Museum, 2009), 199­­­­–215。

  8. 8.

    作者與梁巨廷的對談,香港,2017。

马唯中
马唯中
马唯中

马唯中是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现当代艺术部Ming Chu Hsu与Daniel Xu亚洲艺术副策展人,亦是前M+水墨策展人。

订阅最新消息!

  • 收取M+与西九文化区的最新情况
  • 探索M+杂志的最新影片及故事
  • 选择你希望收取的内容
  • 随时取消订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