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文稿
林伟而:(英文)我一直觉得艺术应该融入生活中,艺术应该属于我们日常所做的事情、所触摸到的物件、所看到的事物。
之前人们来我的工作室,他们总说分不清哪些是艺术品,哪些是物品,或只是一个雪柜之类。我认为这就是……艺术和生活的有趣之处。我们称之为「Living Collection」。
自我年轻时起,我每次去旅行都会买能够反映当地文化的东西。
林梅若梅:(英文)我们会买一些物品,提醒自己去过哪些地方。
林伟而:所以我们认为「Living Collection」成为了这些……我们的艺术哲学,指的是艺术应该成为你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林梅若梅:有反应了!还看它的眼睛!
IKKO YOKOYAMA:(英文)眼睛……嗯。你们为什么想把这些东西并排地放在一起?
林梅若梅:挑选或购买艺术品,跟购买这些物品非常不同。购买这些物品可以是很随兴的吧?但说到艺术作品,我关注的焦点就不同,我希望艺术品能与我对话。我的意思是,我需要与它有种联系,有些是情感上的交流,有些是概念上的启发。
林伟而:然后,我想大概在2003年,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开始蓬勃发展。而当时香港的当代艺术界几乎可说是很悲惨、很……﹝笑﹞艺术家没有进行任何商业活动,原因是根本没有商业市场。比起商业,他们做的作品更倾向于从个人出发。然后他们使用的材料很基本,几乎可说是「草根」,例如纸、夹板、原子笔。我认为作品相当细致。
当时其他地方的艺术家有些已在聘请人们帮忙制造作品,几乎像工厂生产。
可以说,香港艺术是来自于生活中非常微不足道的部分。艺术对他们来说是……一种生活方式。他们创作的艺术是他们生活方式的副产品。我会说过去五年相当戏剧化,皆因有巴塞尔艺术展,人们真正开始关注香港艺术。艺术家也开始与非常大型的艺廊合作,有些作品卖得很好。
对我来说,收集艺术家的里程碑项目是很重要的,比如对艺术家来说别具意义的作品。我想我们已在这里展出了一些对艺术家意义非凡的作品。 「Living Collection」绝对能代表香港当代艺术的早期发展,几乎从它刚刚诞生,到它成熟到有艺术机构开始收藏。大概在两、三年前,我们偶然跟华安雅交谈,说到我们想捐赠藏品给M+,但这些作品必须在整体上与时间胶囊的概念有某种关联。
郑道链:(英文)这批藏品现已是属于M+藏品系列的一部分,我们在处理时套用了非常严格的国际标准,这不只涉及M+的策展团队,还涉及一众藏品管理专员、修复员,当然还有艺术处理人员。我们的数码和编辑内容团队亦会确保整个项目得到妥善存档、记录和叙述,因为这不只是艺术装置项目,亦是一个室内设计的空间。
华安雅:(英文)这非常符合M+的理念,因为我们是一个视觉文化博物馆。对我来说,这是视觉文化的全面表达,因为藏品包括设计品、家具、现成物、形式艺术、实验,很多这些东西汇集在一起。
林伟而:我认为很多艺术作品都在某程度上参考了城市本身,像是香港的……高楼、山脉、岛屿。我也认为作品身处这个地方,会开始跟……建筑物、城市、风景等产生关联。我认为这完美地连系了艺术品和城市。
我总是跟人说,这就像是女儿嫁进了好人家。藏品也很高兴能身处这个新环境。
建筑师林伟而及其室内设计师太太林梅若梅开始收藏时,主要是收集旅游纪念品及中国古董。但从千禧年代初,他们把目光转向当代艺术,在过去二十年搜罗了的艺术品有九十件之多,出自五十三位艺术家之手,其中二十六位更是香港艺术家。这些林林种种的珍藏,记录了二十一世纪香港艺术独特的发展轨迹。
M+杂志
今天,这个「Living Collection」于M+会馆中展出。正统艺术品与设计品、家具、拾得物等布置在同一空间,呈现视觉文化的全貌,印证它是生活的一部分,应当近看细观,亦与窗外的城市景物互相呼应。林伟而与林梅若梅娓娓道来他们开始收藏的原因,讲述香港艺坛的变化,并分享他们向M+捐赠珍藏的缘由。
制作人员
- 监制
M+
- 影片制作
Pigture Creations
- 导演
罗嘉骏
- 制片
方嘉
- 撰写
郑佳丽
- 摄影
谭乐谦、黄殷俊、许毓洳
- 灯光
陈滨彬、黄立伟
- 摄影助手
关铭辉、莫若晖、梁崇诺
- 收音
林汉锋、赵浩志
- 剪接
谭乐谦
- 文本及字幕
Iyuno Media Group
- M+策展研究
陈欣怡、Ikko Yokoyama
- M+制片
苏浚、丘雪君、罗晓琳
- M+文本
林立伟、梁仲汶、林玥臻
- 特别鸣谢
林伟而、林梅若梅、施维麟、汤珈琍、陆富盈、黄爱珊、陈晓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