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ry

M+ no longer supports this web browser.

M+ 不再支持此網頁瀏覽器。

M+ 不再支持此网页浏览器。

2018年7月19日 / 方咏甄

敢于探索的M+教育实践

两个假人头放在木地板上。右边的人头十分干净,而左边的人头则画满涂鸦。两个假人头头顶均种有植物,如同头发一样。背景中坐着一群中学生。

「M+ 敢探号2017」艺术家李香兰作品。图片:M+,香港

方咏甄分享M+ 教学及诠释组如何在博物馆教育上,实验另类的实践

「博物馆应该是一间实验室。」德国汉诺威下萨克森州博物馆馆长Alexander Dorner在二十年代曾提出这观点,认为富实验性是博物馆的重要特征。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博物馆变革已是大势所趋;在变化迅速的环境下,博物馆该如何定位?而M+作为崭新的视觉文化博物馆,又如何看待其教育实践?

「教育」与「学习」

博物馆一直以来都有着收藏、保存、研究、展览及教育等主要功能。根据国际博物馆协会所订之守则,「博物馆须致力发挥其教育角色,从其服务的社群及地区中扩大观众群。与社群互动,推广其文化,乃是博物馆作为教育机构必须肩负的重任。」[1] 从中可见,博物馆的教育使命相当重大,与观众之间的交流互动尤其重要。

M+从很早以前把「教育」二字改称为「学习」。因为在字面上,前者予人从上而下灌输知识的印象;后者则提倡教与学的平等身分,强调学习在人生的重要性。今天的博物馆应与广大的观众一起终身学习,学习模式亦要与时并进。M+自许为一个开放学习的平台,其存在意义远不止于单方面向参观者提供资讯。我们希望无论是策展人、创作人及或观众皆可不分高低地互相交流,以达致教学相长的目标。

一群中学生参观展览,其中一人走进一个前后上下都有玻璃环绕的空间,抬头往上看。

一群中学生参与由M+义工导赏员带领的「广东快车」展览导赏团。图片:M+,香港

策展及当代艺术的「教育转向」

过去数十年间,当代艺坛百花齐放,不少策展人、艺术家与教育工作者亦对艺术体制、展览形式和创作手法提出不同的想像和提问。以下,我们将透过这些宝贵例子,吸取灵感去发掘另类的学习模式。

早于七十年代,结合策展、艺术创作和教育等元素的创作概念已经出现。著名德国艺术家Joseph Beuys在1961至1972年间于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任教,曾表示自己「最出色的作品就是成为一位教师」。他凭着「人人都是艺术家」的理念,不设门槛地为所有人提供学习机会,并于1973年创建了免费国际创意与跨领域研究大学。这是一所常规体制以外的教育机构,提供非竞争性、跨学科、开放的免费教育,涵盖文化、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他相信艺术源于对日常生活的体察,而跨界知识则能助人扩阔视野,对艺术创作以至全人发展皆有裨益。身为教育家的同时,Beuys仍然保有其艺术家身分,可以说办学本身就是他的艺术创作。1977年,Beuys获邀于第六届「文献展」举办「百日免费国际大学」,也就是1973年计划的延伸。他再次选择教育活动作为艺术创作的媒介,设计了十三个不同学科的讲座和工作坊供观众参加。

一群人手持缀有布条的白色雨伞,成单行一个接一个地走,如同在巡游一般。

「M+ 夏令营 2016」的参加者参与由艺术家刘学成带领的活动,用雨伞建构属于他们的「秘密空间」。图片: M+,香港

在千禧年之际,随着1990年代新自由主义的崛起及「关系美学」的出现,不少艺术家受到启蒙,发起一连串饶富教学元素的艺术计划,当中以艺术家及纽约《e-flux》杂志主编Anton Vidokle为先锋。他于2006年受邀加入第六届「欧洲宣言展」的策展团队,计划将展览设计成临时学校,强调对话、参与和开放等元素,以打破艺术展旨在予人观赏的观念。虽然展览最终因政治原因被取消,但Vidokle并没有放弃这理念。翌年,他与志同道合者于柏林筹办了「联合国广场」计划,提供非传统、非官方及免费的教育活动,计划长达一年之久。2008年,他更将此创作模式带入纽约新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为期一年的「夜校」计划,通过讲座、工作坊及放映会等活动培养公众的批判思维,与参与者从实践中一同学习 。

此等艺术活动的涌现,拓展了艺术教育的社会性,令人反思博物馆教育在社会上可扮演的角色。这一风潮后被称为艺术的「教育转向」,部分例子后于2010年由Paul O’Neill和Mick Wilson结集成《策展与其教育转向》[2]一书。这些艺术创作手法不拘一格,利用课堂、讲座、工作坊、图书馆、文献库、阅读室或对谈等形式,跳出了以展览呈现艺术作品的传统框架,尝试发掘展览以外与观众的沟通模式。2008年,伦敦大学金匠学院教授Irit Rogoff 发表〈转向〉一文,表明所谓「教育转向」的重点不在于表面地以美学呈现教育理论,而是艺术界在态度上的真正转变──将对话平台开放予观众参与。[3]

一个人手持镜子,用黑色的笔在镜面上绘画。这面已画了几幅肖像的镜子,反映出一个人的样貌。那人闭上眼睛、戴着眼镜、伸出舌头。

「M+ 夏令营 2016」的参加者参与由艺术家黄进曦带领的活动,在镜子上绘画同伴的样貌。图片:M+,香港

在策展、艺术创作与教育结合的情况下,博物馆、策展人、艺术家、教育工作者和观众原本泾渭分明的角色已变得模糊,而教育在博物馆的语境中亦不再只与活动挂钩。博物馆不只以展示和传递知识为主,更致力与不同人士共同创造知识,并拉近观众和博物馆之间的距离。博物馆亦从被动的展示空间,慢慢转化为主动的交流空间。泰特不列颠博物馆总监Alex Farquharson曾说过一句发人深思的话:「如果白盒子展厅于本星期举行展览,下星期则用作录音室或举办政治工作坊,那么就不再是由空间的属性来界定其内容是否艺术,反而是内容决定了空间的身分。」[4] 所以,博物馆的空间功能已变得模糊,可以被重新定义和使用。著名艺评家和美国纽约市立大学教授Claire Bishop则从自身的教学经验出发,指出教育与艺术的相同之处在于两者同样需要想像力和大胆创新。参与者在教学过程中并非被动的接收者,而是共同创造知识的一分子。她提出艺术家和参与者之间的身分变得流动,甚至消失;「事实上,从其最严格的意义来说,参与式艺术消除了观众是被动旁观的传统观念,并带出一种对艺术的新理解──展览可以是没有观众,因为每个人都成了创作者。」[5]

发掘博物馆教育的另类实践

由此可见,策展、艺术创作和学习之间已难以划清界线,但这亦为博物馆界提供了契机,鼓励同业在工作时也抱持创作的实验精神和批判思维。长久以来,我们或许已习惯被动的教育方式,忽视了主动创造知识的能力。然而,教学模式从来不是千篇一律,正如艺术创作形式一样。M+作为诞生于二十一世纪的博物馆,深信学习并非附加项目,而是博物馆的核心部分之一。我们希望在教育实践上,借参与、合作、对话和开放的历程,让创作人与观众一起从实践中学习。「M+ 敢探号」就是很好的例子。

「M+ 敢探号」是富实验性的大型校园及社区计划,着重「参与式」的创作,让参与者与艺术家合作,从而促进人际互动和对话,探索创作的种种可能。在过程中,艺术家与参加者无分高低,从构思到实际执行都一同参与,展览内容也是大家共同累积产生。当然,实验的本质就是充满挑战和机遇,正如曼彻斯特大学教授Sharon MacDonald所说:「实验主义不仅关乎风格或崭新的表现形式。相反,它是一个冒险过程,聚集人和事物以求带来差异,达致产生重要影响。实验在创造新事物之余,也力求打破固有概念和扰乱现况。」[6]「M+ 敢探号」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学习和累积经验的有机体,所以我们的工作团队在筹划和执行计划上,很自然会遇到各式各样的挑战和不确定性。我们期待以此出发,跟所有参与者共同冒险,正如计划的名称「敢探号」一样,发掘二十一世纪博物馆教育的另类实践模式。

木地板站满了人,包括艺术家吴家俊和很多手上拿着不同物件的儿童。他们后方有一部银色的金属拖车,车身写上「M+ 敢探号」。

由艺术家吴家俊带领的「M+ 敢探号 2018」公众活动。图片:M+,香港

Dorner视博物馆为实验室,正好提醒我们要不断提问、激发想像力和大胆创新,以寻求属于自己的答案,为如何改善博物馆教育这课题另辟蹊径。在此,我希望策展人、创作人、教育工作者以至观众都能时刻抱持好奇心,因为这对终身学习攸关重要,特别是当身处这个不断在变的世界。

本文根据M+教学及诠释主策展人方咏甄题的演讲「博物馆的教学实验」的文稿整理而成。特别鸣谢教学及诠释策展助理何子璐整理演讲文字。此文章原于「M+ 故事」发布。 此简体版本由机器转换自繁体版本。

  1. 1.

    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 Code of Ethics for Museums, 2006》, http://archives.icom.museum/ethics.html

  2. 2.

    Paul O'Neill 及 Mick Wilson合编:《Curating and the Educational Turn》(伦敦:Open Editions及de Appel,2010年)。

  3. 3.

    Irit Rogoff:〈Turning〉,《e-flux Journal》,2008年11月。

  4. 4.

    Alex Farquharson:〈Bureaux de change〉,《Frieze》, 101期,2006年9月。

  5. 5.

    Claire Bishop:《Artificial Hells: Participatory Art and the Politics of Spectatorship》(伦敦:Verso,2012年)。

  6. 6.

    Paul Basu及Sharon MacDonald合编:《Exhibition Experiments》(伦敦:Blackwell,2007年)。

订阅最新消息!

  • 收取M+与西九文化区的最新情况
  • 探索M+杂志的最新影片及故事
  • 选择你希望收取的内容
  • 随时取消订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