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力:张伟(生于1952年)在1970年代中创作了《红站牌》。这件作品绘画了北京郊外的秋天风景。他在画作上方三分之一的地方画了黄黄的树,中间有一条蜿蜒的路,延伸到观者面前。整个画面都是灰灰的,路上一个人都没有;唯一显示出可能有人出没的元素,就是路上一个红黄两色的交通标志,标志底下是红白相间的柱子。1974年北京郊外杳无人烟的风景,在今天看来可能毫不起眼,像是一幅平平无奇的风景画。但当我们细看当时艺术家的处境,可能会另有看法。
同样在1974年,孙国岐(生于1942年)、张洪赞(生于1944年)的《引来银河水》在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展出。作品中的工人和农民都面带笑容,奋力奔跑,呈现合力劳动的画面。画中人物情绪激动,与张伟的作品刚刚相反。
当时,很多家庭在文革时期受到迫害,被发配到中国最贫困的农村去劳动。张伟等的年轻人之后回到北京,没有工作,也没有家人,唯一与人的交流就是聚在一起画画。然而,当时在中国画户外写生是一个会招致怀疑的禁忌。因此,艺术家所用的油画盒特别小,相当于A4纸的一半;他们将一张小画放进去,当有人来检查时,就能快速把油画盒关上,迅速离开。
依我来看,《红站牌》是现代艺术特别有意思的开始。它看起来很平淡、很安静、很伤感,却孕育了一种未来的可能性。其中最大的可能性,就是他们开始强调「个体」,一个表达个人情感的机会。在孙国岐和张洪赞的作品中大伙儿都很热情、很高兴的时候,我可以表达我的忧伤和伤感吗?当艺术家开始思考这种问题的时候,就开启了当代艺术的可能性。
张伟当时也画了很多从室内所见的室外风景,部分原因是在户外画画可能会带来政治风险。而这样关上门在室内画画,他就能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中,捕捉四时景物的变化。文革结束后,艺术家开始接触海外的展览,并受其启发,尝试运用更多激进而抽象的创作手法,创作出风格迥然不同的作品。当我们看到这些作品时,也不要忘记中国当代艺术家当初很卑微的开始。所以《红站牌》这件作品别具意义。
苗颖的《困难的GIF》(2016)
谭雪凝:我想介绍苗颖(生于1985年)在2016年创作的《困难的GIF》。这件作品由七块屏幕组成,六块小屏幕围绕着中间的大屏幕。小屏幕中有一些名人、流行偶像,还有动物正在鼓掌的动态图,全都是网民日常在微信等社交平台上交流时会使用的动态图片。而中央的大屏幕显示了一张毛泽东的动态图,只是图片永远都在载入中,一直卡着,永远下载不到整个完整肖像。
《困难的GIF》凸显中国互联网现时的现象──用一道防火长城来屏蔽有害或是政治敏感的资讯。毛泽东的肖像不能成功载入,反映中国网路的审查机制。苗颖将人们日常在网路上接触到的视觉文化变成艺术创作,变成新的艺术语言。
M+的馆藏中也有其他关注媒体的作品。艺术家张培力(生于1957年)在1991年创作了名为《水──〈 辞海〉标准版》的录像作品,邀请著名新闻播报员邢质斌在播报室以平稳语调朗读《辞海》中以「水」开头的词语及其定义。透过这件作品,张培力尝试探讨「重复」和「操控」的问题。
到了2000年代末,艺术家曹斐(生于1978年)创作了中国艺术最早的网络作品之一──《人民城寨》。这件作品浓缩城市在经济改革下的特征,建构完全虚拟的当代城市,允许艺术收藏家在这个虚拟城市购买生存道具和房子等。
两件藏品有何关连?
谭雪凝:虽然苗颖的作品好像很热闹,而张伟的作品中空无一人,但两者都有种空洞的感觉。
皮力:对啊!张伟的作品让我们看到他当时孤独地面对群众运动的状态,而苗颖作品中面无表情的、正在鼓掌的人物,亦有一种「被迫开心」的感觉,这让我们思考当中人物装作开心的原因,以及他们的真正感受是什么。
谭雪凝:虽然互联网上有无尽的空间,而社交平台亦令沟通变得容易,但苗颖的作品反映了当中的审查和不完全自由的表达,就也许解释了作品为何有空洞的感觉。两件作品虽然年代不同,但两位艺术家都同样面对一道高墙,而他们亦同样想跨过它。他们都在有限的空间去做能做的事。
皮力:在张伟的那个年代,艺术家们到外面画画是在冒险,皆因他们所画的风格和题材都不被官方接纳。所以,当时出外画画是很勇敢,甚至叛逆的行为。虽然有可能被禁止,但他们只想画自己喜欢的,跟别人很不一样的画。 《红站牌》背后审查与被审查的关系,和苗颖的作品特别像。两位艺术家都在追求更大的、没有限制、没有墙和没有审查的空间,二人的愿望完全一样。
为确保行文清晰,此访谈经过编辑。欢迎到YouTube观看完整访谈。此文章原于「M+ 故事」发布。此简体版本由机器转换自繁体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