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ry

M+ no longer supports this web browser.

M+ 不再支持此網頁瀏覽器。

M+ 不再支持此网页浏览器。

本网页已自動翻译成简体中文。

2022年3月31日 / 李嘉

五脏俱全的香港建筑设计

纵向照片中可见两个一前一后的橙色、棕色和蓝色羽毛球场,画面右方远处有一个篮球架,前景中央有一个戴口罩、扎辫子的小孩的侧面。远处有一道矮墙,墙前有座椅,墙后有一排高大的椰树。矮墙之间有一条通道,通往背景一幢色彩缤纷的楼宇。方方正正的楼宇外墙是彩虹的颜色,占据整个背景。

「彩虹村」村如其名,村内楼宇和公众空间都色彩缤纷,近年更成为「打卡」热点,摄影:王蕾

以人烟稠密闻名的香港,土地问题一直存在,不少建筑师都会从建筑设计着手,试着解决这个难题。这一点在住宅范畴尤为显见,无论是公共屋村还是私人楼宇,不少都集休憩空间、商铺、居所于一身。

多年来,香港房屋的设计虽发展出不同模式,但这种灵活多变的特质依然一脉相承。 M+一直收集和记录香港都市与建筑发展的资料,设计及建筑策展人王蕾(Shirley Surya)在本文介绍馆藏中不同年代的房屋项目,揭示香港住屋规划的沿革流变,以及它如何与房屋政策、经济、基建等社会转变息息相关。

彩虹村:实现「城中城」

彩虹村于1959年开始规划,属香港早期成功实践「城中城」概念的公共屋村,由设计过许多香港地标的巴马丹拿集团负责。当时,这类一应俱全、四通八达的屋苑甚少,是一种崭新的住屋规划模式。彩虹村建于平地之上,建筑师却巧妙地为它增添节奏和变化:「村内楼宇并非一行行整齐排列,而是每座面向不同方位,高低不一的。从高空向下望,你会看到重要的设施都集中在中央。八幢20层高的座数在外围,而七层高的座数和相连的低矮建筑物则在中间,所以不会阻挡视线。 」

纵向照片的左方前景和右方背景分别可见一座彩虹色外墙楼宇,背景中的楼宇看起来方方正正的。照片底部有一条米色的桥从左方的楼宇连接到画面右方,桥的前后从近到远排列了一行椰树。

位于牛池湾的彩虹村规划时间充裕,以自然采光、通风及完备的总体布局闻名,摄影:王蕾

1990年代落成的茵怡花园同样采用错落有致的布局,更加入了可持续设计,将多个花园置于其中,不只有利于通风和自然采光,更可保障住户私隐。地面的植物和行人通道可遮荫挡雨,同时阻隔街道噪音。

横向照片从俯瞰角度拍摄城市风景。前景中有一条有八车道的公路,其后方是由两组楼宇组成的屋村,每组都有四座高楼,排列成正方形;四座楼宇当中亦有另外四座较矮的楼宇,同样以正方形排列;每座楼宇的外墙均可见整齐的彩虹色块,树木和植物散布在楼宇之间。远处可见另外两个屋苑,其楼宇较高,排列成一行行。最远处是一片海,对岸有更多的高楼大厦和青葱的山脉。

彩虹村在1960年代建成,学校、商店、邮局、社区花园和游乐设施等一应俱全,有助促进邻里关系,图片:Wpcpey经由维基共享资源提供(CC-BY 3.0)

Shirley提到,欧洲也尝试过在房屋规划中将住宅与商铺结合,例如德国柏林Märkisches Viertel的公营房屋,却未能像香港公共屋村般充满活力,「他们没有意识到店铺要开在楼宇地面,还有市场、学校和教堂也可以这样,因此过了很多年还不够蓬勃。所以,我想彩虹村是独特的,因为其设计一直沿用至今。」她认为这也跟香港的生活方式有关,我们总追求速度,如果将所有生活所需集中在一个地方,就最方便不过。

建筑模型中可见三组由几座纵横排列楼房组成的楼宇,楼宇的高度如阶梯般参差,形成不规则的外型。画面右边楼房之间有「中空」设计,每座楼宇顶部都有太阳能板。左边的楼宇较矮,前方的公共空间中有一排排树木以及细小的微型人偶。

茵怡花园的环保建筑概念在1992年将军澳综合式屋村设计比赛中脱颖而出。它注重可持续发展,在众多公共屋村项目中独树一格,© 吴享洪建筑师有限公司;M+,香港,吴享洪捐赠,2018年

美孚新村与太古城:「都市实验室」的演化

到1970、1980年代,美孚新村与太古城两个由王董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私人屋苑均采用相似的模式规划。美孚新村可谓是香港早期住宅的「都市实验室」:「今天在美孚,你还可看到整个屋苑紧密地连在一起。你几乎毋须走到地面,就可以穿过高架平台走到不同座数。走到下面就有巴士站、街市、商店等,自给自足。」太古城也有许多类近的元素:商店林立的购物中心建在中间,平台不只连接所有座数,同样是休憩空间。这样,住户想要玩乐也不用到其他地方,在家的楼下就可以了。

这两个屋苑虽然有着相近的规划模式,但美孚新村的楼宇排列整齐、密度较高,而太古城则有较多开放的园林空间。虽然美孚新村以其十字形楼宇设计闻名,确保空气流通,并让住户能看到最佳景观,但在Shirley看来,太古城的钻石型设计,恰好让楼宇之间有更多空间,感觉更开阔宽敞,「在美孚,你仍觉得身处闹市,但去到太古城,空旷的园林空间,会令你有种在郊区的感觉。」

照片从俯瞰角度拍摄,可见密密麻麻的建筑物和远处的山岭。照片中央有多幢十字型楼宇,楼宇分成左右两边,中间有一条公路。楼宇旁边有不少树木簇拥着。照片的底部和左方均可见运动场。

美孚新村的前身是美孚石油公司的油库,落成后共建有99座20层高的住宅大厦,图片:Wpcpey经由维基共享资源提供(CC-BY 3.0)

棕褐色调的照片中,可见一个凉亭在前景中央,凉亭左方有一道短小的楼梯,通往后方的楼宇。凉亭后的几座楼宇填满了整个背景。

美孚新村的屋苑平台,© 王董建筑师事务有限公司;M+,香港,王董建筑师事务有限公司捐赠,2013年

照片从俯瞰角度拍摄,可见密密麻麻的建筑物。照片右下角和顶部可见多幢钻石型大楼,钻石型楼宇左方有一条蜿蜒的车道。照片左下角则有一些低矮建筑物,其上方有一大片树林。照片右上角可见一小片海。

太古城是位于鲗鱼涌的私人住宅发展项目,在美孚新村落成后差不多10年才兴建。两者之间有相似之处,但也有明显差异,© 王董建筑师事务有限公司;M+,香港,王董建筑师事务有限公司捐赠,2013年

棕褐色调的照片从高空拍摄,当中可见一个屋苑的平台被五座高耸的楼宇围绕着。喷水池、树木和游乐设施等,散落平台各处。

太古城的屋苑平台,© 王董建筑师事务有限公司;M+,香港,王董建筑师事务有限公司捐赠,2013年

照片从俯瞰角度拍摄,可见密密麻麻的建筑物和远处的山岭。照片中央有多幢十字型楼宇,楼宇分成左右两边,中间有一条公路。楼宇旁边有不少树木簇拥着。照片的底部和左方均可见运动场。

美孚新村的前身是美孚石油公司的油库,落成后共建有99座20层高的住宅大厦,图片:Wpcpey经由维基共享资源提供(CC-BY 3.0)

棕褐色调的照片中,可见一个凉亭在前景中央,凉亭左方有一道短小的楼梯,通往后方的楼宇。凉亭后的几座楼宇填满了整个背景。

美孚新村的屋苑平台,© 王董建筑师事务有限公司;M+,香港,王董建筑师事务有限公司捐赠,2013年

照片从俯瞰角度拍摄,可见密密麻麻的建筑物。照片右下角和顶部可见多幢钻石型大楼,钻石型楼宇左方有一条蜿蜒的车道。照片左下角则有一些低矮建筑物,其上方有一大片树林。照片右上角可见一小片海。

太古城是位于鲗鱼涌的私人住宅发展项目,在美孚新村落成后差不多10年才兴建。两者之间有相似之处,但也有明显差异,© 王董建筑师事务有限公司;M+,香港,王董建筑师事务有限公司捐赠,2013年

棕褐色调的照片从高空拍摄,当中可见一个屋苑的平台被五座高耸的楼宇围绕着。喷水池、树木和游乐设施等,散落平台各处。

太古城的屋苑平台,© 王董建筑师事务有限公司;M+,香港,王董建筑师事务有限公司捐赠,2013年

从局限转化成特色

时至今日,大古城于租售市场仍然炙手可热,除了因为地理位置与管理完善,也因为新式屋苑或楼宇很少再有如此宽裕的公共空间。建于1990年代的荷李活华庭就是一例,它是中上环活化计划的早期项目,「这个地段颇为棘手,它位处皇后大道中和荷李活道两条主要道路之间,如果在此处兴建一幢高楼大厦,便会截断人们往返两条街道的楼梯。」

她形容,中上环本来就是一个脉络复杂的社区,有自己的个性,要在其中兴建一幢新建筑,随时破坏景观,显得碍眼。建筑师严迅奇保留原本的地势,设计了开放式平台和通道,并设有楼梯、升降机等设施,让行人轻松往来皇后大道中和荷李活道。 「大厦的主楼从很高的地方才开始,走在街上不太会注意到,同时方便行人穿梭其中。」她亦指出:「居民和公众的通道分开,但彼此可见,两侧的花园平台更种有绿色植物。私有领域和公共领域的多层编织,反映了建筑师非常重视空间上的互相联系。」

两张照片左右并排。左图可见一个建筑模型,模型中的楼宇建于斜坡之上。两幢楼宇建于平台上,而平台则连接至斜坡底部的平地。右图是同一个建筑模型的近镜,照片底部可见「皇后大道中」的英文字样,中央有两道楼梯和升降机,连接上方的平台。平台上可见有盖行人道,还有不少树木;背景中两幢楼宇的低层部分,外墙被密密麻麻的窗户覆盖。

荷李活华庭位于上环,其设计是城市结构的一部分,双子楼的公共平台将下面的皇后大道中和上荷李活道相连,© 严迅奇建筑师事务所有限公司;M+,香港,严迅奇建筑师事务所有限公司,2013年

变形蜗居

香港依山傍水,地势不平,建筑面积有限,于是出现了俗称「插针楼」,即每层只有一两个单位的单幢式住宅。这建筑现象由香港带起,现在于纽约等大城市已相当普及,可见愈来愈多城市人生活在斗室之中。建筑师张智强就此提出了名为「变形蜗居」的解决方案,希望为居住在高密度环境中的人带来方便。作品的灵感是来自香港的小贩,他们白天打开一张张桌子做生意,到晚上就通通收起。于是,他以自己只有32平方米的家为蓝本,设计了可移动的墙壁和多功能家具系统,模糊墙壁、家具和空间之间的界限。

張智強的《變形蝸居》
張智強的《變形蝸居》
2:54

张智强的「变形蜗居」可组合出至少二十四种空间形式,包括厨房、洗衣房、办公室、水疗中心和卧室

视频文稿

彭綺雲:這次展覽中一個特別項目,是我們與建築師張智強的合作。這是他家一比一的複製品,是一個巧妙設計方案,以應對當今居住空間狹小的問題。不僅適用於香港,也適用於世界上任何地方。

我們都喜歡這個項目,因為這是非常典型的香港故事。張智強從小到大都住在這個地方,原本與父母和兩個姐姐一起住,一共五個人就住在這個僅有32平方米的空間裏,這裏應該只有三間臥室,其中一間更一度租了出去。這就是張智強睡覺的地方,他那時以沙發為床。在他家人搬出去後的幾年裏,作為一名設計專業的學生,他開始用這個空間進行實驗,實踐不同的設計理念。在我看來,張智強的想法是值得大家參考的,那就是我們應該改造空間,以迎合不同用途。他的理念是,住在城市裏,家居空間非常有限,家居應該要隨時改變,因應我們所做的事情。

在這裏,你可以看到他的床,這張床可以放下來,將空間變成設有電視的臥室。這裏有一個全尺寸的淋浴間。張智強的設計原則之一,就是一切都要奢華。所以即使這是一個細小的空間,你仍然可以在容納很多東西。因此,這淋浴間可能比大部分香港人家中的還要大。淋浴間還有另一用途,當他有客人來訪時,它就可以變成一個私人空間,在裏面打私人電話。牆後是一個大浴缸,他毫不吝嗇地將所有他想在生活中享受的事物都加進去。然後在這後面──我把這個拉出來一點,好讓你看清楚──這是一個設有鏡子的衣帽間,有一面全身鏡,這樣一天開始時,你就可準備好你的服裝,然後把牆身還原,就能隱藏背後的東西。我們認為這一點十分重要,那就是要向觀眾展示,並啟發他們即使在狹小的居住環境中,也可生活得更好。

為了令整個參觀體驗更為完整,這個東區走廊的景色是從張智強家中的窗戶拍攝的,令你更有置身其中的感覺。

Shirley形容这种设计反映了当代城市生活,「欣赏建筑设计有许多不同的角度,不只是外型美观与否,还有整体的规划和空间的设计。楼宇之间,甚至室内家具之间的协调就像是一场合奏,只有亲身体验才能感受得到。」

文中不少设计现于「香港:此地彼方」中展出。来访M+前,不妨先观看网上导赏影片

本文于2021年4月22日首刊于《香港经济日报》,现经改写及翻译发布于此。原作者:李嘉;编改:网络编辑梁仲汶。

订阅最新消息!

  • 收取M+与西九文化区的最新情况
  • 探索M+杂志的最新影片及故事
  • 选择你希望收取的内容
  • 随时取消订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