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文稿
PETER COOK: Archigram is the name of a broadsheet that suggested there were alternatives to the boring architecture that was going on in the ’50s and ’60s. It then gave its name to six guys who were enjoying inventing that architecture.
SUHANYA RAFFEL: I am very proud that the Archigram Archive acquisition was made while I am museum director of M+. We see the root of Hong Kong visual culture in relationship to global architecture.
DORYUN CHONG: They situated architecture amongst the wider landscape of visual culture, and that very much fits with how M+ is thinking about visual culture.
ARIC CHEN: The archive includes thousands of drawings, models, videos, and recordings and includes some of the tools that they used to draw with. You can see traces of Archigram almost everywhere. A number of prominent Hong Kong architects were either students or former employees of Archigram members.
DORYUN CHONG: We are focussed as much on displaying these objects in addition to storing and conserving them as making these materials accessible to people who are curious people who want to do in-depth research.
Archigram档案及其购藏至M+藏品系列的背后故事
2013年,M+接触活跃于1960至1970年代的实验建筑团体Archigram,提出有意收藏其作品。商谈间发现,原来他们正为其作品档案寻找永久归宿,当中共有两万件物品,包括逾三千幅绘图,还有模型、影像、短期印刷品及其他相关资料。 M+作为立足香港、放眼全球的崭新博物馆,一直致力丰富其档案藏品,是次收藏印证本馆理念。创立于伦敦的Archigram,于二十世纪下半叶建筑界举足轻重,影响力毋庸置疑。将其档案纳入馆藏为千载难逢的机会,让我们以所处地区的崭新角度拓阔全球建筑叙事,并借Archigram来刺激大家以全新方式看待香港及周边地区的建筑。
Archigram这个建筑团体始创一份同名刊物,却从未在传统定义上兴建出任何实体建筑物。反之,这团体在1961年至1974年间出版众多刊物、举办展览、发表多媒体演示,以及创作使之闻名的绘图,深深影响我们今天如何审视城市及建筑。在当时二战结束后的环境中,Archigram挞伐他们眼中日益古板的现代主义保守观念,反以科技、大众媒体和流行文化为灵感来源,提出新的建筑模式和表现手法,以及与其身处年代一样,拥有强大适应力与瞬息万变的建筑。 Warren Chalk(1927至1987年)、Peter Cook(生于1936年)、Dennis Crompton(生于1935年)、David Greene(生于1937年)、Ron Herron(1930至2011年)和Michael Webb(生于1937年)这六位Archigram成员构想出的未来,由可移动的大城市、自给自足的居所,以及能瞬间建成的城市组成,至今仍启发世人对建筑的创意想像。
Cook在《Plug-In City》(1964年)描绘的巨型结构,能够灵活迎合大都会日新月异的需求;在Herron的《Walking City》(1964年)中所见,一群巨型机械人般的流浪「城市」在大地上漫游;Webb在《Cushicle》(1966年至1967年)设计出可背在背上的住宅单位;Herron、Cook和Crompton的《Instant City》(1968年)中各种流动景点、文化设施和热闹节目,预示了今天当代文化中俯拾即是的「快闪」节日和活动文化风潮。
Archigram的创作取材自流行文化中的意象与精神,灵感来自科幻小说、漫画、气垫船、飞船、时装和披头四不等,还有加州和日本,这两个地方代表当时人们为之向往的未来面貌。 Archigram在航空旅行和大众传播盛行的全球化时代里蔚为风潮;其对生活舱、胶囊式住宅、巨型结构的兴趣,以及将城市视为生物的意念,在亚洲,与1960年代日本的「代谢派」不谋而合;而「代谢派」在其经典展览──1970年大阪万国博览会的庆典广场中,也展出了Archigram的作品。
Archigram的创作风格和意念,在肆意实验的乐观时代不时引起共鸣,无怪乎千禧年代初中国建筑师如MAD建筑事务所的马岩松、URBANUS 都市实践、OPEN Architecture的李虎等都常于作品中以Archigram为灵感来源及参考。
这亦可见于香港建筑师的创作,这些建筑师当中不少受训于英国,师从Archigram成员。事实上,Archigram与区内建筑师有众多直接或间接的交流互动,将可令我们对Archigram作品得出新的理解。与此同时,Archigram亦提供另一种视角观看香港。若仔细观察,不难发现香港非单是高楼大厦猬集之地,而是世界上独具一格的「城市实验室」,由各种设施密集层叠而成,当中包括基础建设网络和互相连系的巨型结构、高速扶手电梯、媒体幕墙,还有为短暂(或「期间限定」)娱乐活动而设、变动不居的临时场地。
假如世间真的有Archigram城市,香港就无心插柳成为这样的城市。我们亦希望Archigram能赋予我们全新的角度,去思考和看待香港。
此文章原于「M+ 故事」发布。此简体版本由机器转换自繁体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