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文稿
(原文:英语)
石汉瑞:我敢说,有什么样的客户,就有什么样的设计师。如果你遇到一个锐意创新的设计师,就千万不要错过。
与我合作过的很多客户,名称都有「香港」二字,例如香港上海汇丰银行、香港置地、香港上海大酒店、香港国际航空等等。我想毫无疑问的,那是为香港建立品牌,打响其名号。
我在1961年来港,那时我正为一本名叫《The Asia Magazine》的杂志工作。它在纽约有一个办公室,当时他们决定逐渐进驻香港,我就打算来闯一闯。
我来香港的时候,是做了充分准备。其中一点是我带了很多「弹药」。我的武器有两种:概念和对比。我一直为中国视觉文化及日本文化着迷,我也尽量将之运用,但同时会加上一点现代元素,正如我所说,一些已知和一些未知的事物。
其中一样我很引以为傲的东西,举例来说,就是牛奶公司的标志,它在中英文绝对对等。我们使用相似的字体,虽然分别是英文字母和中文字,但我们让中英文看上去感觉一样。颜色相同,字体大小亦一致。它们可以互换使用,而那代表了一种彼此尊重。
我创立自己的公司后,承接了各式各样的项目,其中一项是设计香港上海汇丰银行的钞票。我使用了银行大楼的外观,银行的旧大楼外观很独特,我也使用了狮子作为银行的吉祥物。你需要有一些能抓住观者注意力的东西,足以令你的产品,你希望推销的任何东西,在竞争者之间以及流行的风格当中脱颖而出,这样你才有突出之处。
我没有让自己定型为酒店设计师、书刊设计师、钞票设计师,又或是设计舞厅的,是以全才的设计师自许,可以设计海报,可以设计包装,什么都能设计。
困难之处在于要令设计富有趣味,让人观看年报或宣传册内的插图会觉得赏心悦目,并令图片不只为说明某些内容而存在的附属品,而是本身就是有其价值的精彩事物。很多人不理解当中差异,但设计所表达的情感、蕴含的概念,以及你所下的工夫,就是能吸引和打动人的要素。
平面设计师石汉瑞曾为一些甚具影响力的香港机构塑造品牌形象,他负责过的项目包括总部曾设于香港、在全球发行的杂志《The Asia Magazine》及汇丰银行的标志。
石汉瑞是多元文化及跨文化设计的先驱,善于将其所学的现代艺术及设计元素,融合他对亚洲历史及风土文化的深厚认识和触觉;他由日式字体设计到中国古代符号均有涉猎。
石汉瑞早年的项目包括香港置地、香港上海大酒店等知名的香港公司,以及海运大厦、山顶观景台及康乐大厦(现为怡和大厦)等香港重要地标。这些项目为他打响名堂,令其作品广为人知。他的手法和意念灵活多变,这在其为《Asiaweek》、牛奶公司、香港贸易发展局、地下铁路公司及连卡佛等客户所设计的作品中可见一斑。
制作人员
- 监制
M+
- 影片制作
朝夕公园
- 导演
许智生
- 风景摄影
麦志豪、冯嘉焯
- 航拍
许智生
- 剪接
何汶轩
- 电脑动画
吕嘉旋
- 配乐
区诺恒
- 摄影
CPAK STUDIO
- M+ 制片人
王伟健、苏浚、伍韵怡
- M+ 策展研究
黄钰雯、王蕾
- 特别鸣谢
石汉瑞、Michael Rogge
此影片原于「M+ 故事」发布。钞票图片经汇丰银行及渣打银行(香港)有限公司授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