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ry

M+ no longer supports this web browser.

M+ 不再支持此網頁瀏覽器。

M+ 不再支持此网页浏览器。

土地与身体形象:安东尼‧葛姆雷与奥布里斯特对谈

横向照片中可见一个男人如影子般的背影。他蹲下来,观看一个展览中的装置作品。这件装置作品由上十万个小泥人组成,这些小泥人整齐排列,覆盖整个偌大长形仓库的地面。数目众多的小泥人都是不同深浅的棕红色,颜色有些微差别。这张照片是由旁边的房间内拍摄,对比之下,摄影师身处的房间较暗。

2003年,安东尼‧葛姆雷的《亚洲土地》(2003)于上海一个仓库中展出。摄影:Dai Wei

1990年代中,英国安东尼‧葛姆雷为了《亚洲土地》这个项目首次到中国,希望邀请当地人参与创作一件大型装置作品,运用当地采集的泥土制作上十万个小雕像。

这次旅程中,葛姆雷虽未找到合适场地,却对中国急速发展的城市和众多的人口印象深刻。其后,他多次再访中国,终于在2003年完成《亚洲土地》并将之展出,及后在2000年代初举办多次展览,展出的作品均探索身体的生活经历和其所处环境。

2017年,葛姆雷为「艺术长沙」展览再次踏足中国。他与策展人及艺评家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对谈,忆起过往在中国展出的装置作品,谈及他为何专注于探索处于空间中的身体,并重新审视当中意义。

横向照片可见灰蒙蒙的城市景观,照片是从一幢住宅窗户向室外拍摄。建筑物下方是工地,在一片棕红色黏土之中,可见几根混凝土柱子。画面左方有一辆蓝色货车驶过工地,工地上方有一条建在较高的地面上的街道,街上塞满黄色的士,还有轿车和巴士。背景中有一所医院及其他住宅大厦。

葛姆雷2003年到重庆时拍摄的城市景观

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大家都知道你曾经多次在中国举办展览,我本人对2003年你在广州展出的作品《亚洲土地》印象非常深刻。所以,我觉得今天的采访可以从聊聊你和中国的渊源开始。你在中国有什么经历?你第一次来中国的体验是怎样的呢?

安东尼‧葛姆雷:那是1995年,我受到英国文化协会的邀请来到中国。实际上,早在此前的大约三年,我就向他们表达过我的想法,当时特别希望能为每个大洲制作一个版本的《土地》,其中也包括亚洲。最终在他们的支持下,我在1995年来到中国。我记得当时我住在北京三环的喜来登酒店。我订了一辆自行车,在清晨的迷雾中,与成百上千的人一起在一条多车道的高速路上,骑着自行车向天安门广场方向前进,这就是我对中国的第一段记忆。

关于这段骑车的旅程,有两件事情我至今难忘。一是看到一个老太太,她拎着用草绳巧妙地绑好的八个或十个鸡蛋,步行横过这条没有红绿灯的八车道高速路。她穿梭在自行车、货车和轿车的车流中,车辆自觉地预留让她通行的空隙,这个场景十分美妙。老太太将那捆脆弱的鸡蛋提在身前,仿佛一根拐杖。她安全地穿过拥挤的车流,让我感受到善意和集体关怀。

在北京机场,人声鼎沸、摩肩接踵,让我的整体感官体验都得到提升。

安东尼‧葛姆雷

另一个深刻的记忆是高空传来的斧凿敲击声,当时中国正处在高楼大厦爆炸式发展的初期,城市里有很多混凝土支柱和楼层,到处都是二三四十层高的建筑,空气中弥漫着金属撞击混凝土和剥落的声音。这便是我对中国城市生活的第一印象。

记得当年我先去了东京,再乘飞机到北京,当时北京机场的建筑看起来可能像1920年代的日式风格,窗框是金属制造的。落地后我突然产生了「我在亚洲」的感觉,可能是因为某种特殊的气味,或是人与人之间热情的肢体接触。在日本,我看到那里的人是非常彬彬有礼的,人和人之间永远保留着距离;而在北京机场,人声鼎沸、摩肩接踵,让我的整体感官体验都得到提升。

横向照片可见一个户外庭院内有大堆黏土,庭院被低矮的白色墙壁包围。左边那堆黏土较小,旁边放了一些铁线工具,上面载着一些黏土块。背景中有一个小孩,他身穿蓝色运动服,边跑边看这些黏土堆。

为了制作《亚洲土地》的小泥人,葛姆雷的团队从广东象山村附近挖掘一堆堆黏土。摄影:张海儿

我直奔山东省济南市,想要调查一下当地的陶瓷工厂,看看有没有适合制作《土地》的地方。虽然那趟旅程没有找到,但是我认识了张巍,一个对之后我在中国的艺术项目发展至关重要的人。她成了《亚洲土地》项目的负责人,后期一系列的展览都是她负责布展。她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为了寻找合适的的黏土和烧制条件,她几乎从南方到北方,走遍了全中国的砖厂。正是因为她,这件作品才会成功。在制作的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寻找能够容纳500人的场地,还需要一个容许我们挖掘超过100吨黏土的地方,而且那里的人还要愿意与我们一起创作。有张巍的帮助,我们才找到了位于珠江边上广东省花都区的象山村,完成了我的创作。整个过程始于1990年代末,直到2001年才走上正轨。

奥布里斯特:是的,实际上我也是从那时候开始到中国来的。我记得1996年,我们与策展人侯瀚如一同去广州参加展览「移动中的城市」,当时同行的还有建筑师雷姆‧库哈斯。我们都被这座城市的巨变震惊了,侯瀚如是广州本地人,才离开一年时间,就几乎连他父母的家都要找不到了,广州的变化太大了。正是这样的社会背景,你在张巍的协力下完成了规模恢弘,好比一个盛会的《土地》,这作品改变了游戏规则,因为它要由当地人参与制作成千上万的泥塑。

横向照片中可见一个残旧的室外篮球场。一行行小泥人在球场上整齐地排成一格格,每隔十至二十行,就留有空间作为通道。球场上的人不同年龄都有,他们坐在煤渣砖上,在每堆小泥人旁继续制作泥塑。他们有些戴着草帽,有些包着头巾,有些则头上什么都没戴。

2003年1月,约300名广州象山村居民一同创作《亚洲土地》的场面。这个项目是英国文化协会的委约作品,创作于2003年。摄影:张海儿

葛姆雷:是的,你说它是一个盛会,我想这是很合理的,《亚洲土地》的规模比较大,因为亚洲本身在七大洲之中的面积也最大。《土地》系列的基本概念就是从人们脚下获取泥土,让人们有机会去触摸和塑造,并在这个过程中制作出属于自己的独特造型。抓一把黏土,挤压它,或拍打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然后造出一个人形泥塑。这一系列周而复始的动作,变成了一种冥想,变成了一种咒语。刚开始的时候,参与者急于迎合我,他们问:「这是你想要的吗?」我回答说:「不,我想要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找到了什么。你要相信你的身体,相信这个过程,继而找到属于你的形态。」

无论如何,这是一件很美好的事,三代人一起工作,互相教导,互相激励。我们总是与三代人一起合作,如果全家都参与其中,我们会将祖父母、父母和孩子分散开来。如果一个老奶奶旁边坐着一个孩子,那不会是她的孙子,但他们依旧互相扶持。这是一个集体行为,一个自然发生的民主过程。

参与者来自不同背景、从事不同职业,有些人是文革期间上山下乡后留下的知识份子,有些人是农民,有些是开商店的,还有来自广州美术学院的50名学生。所以,这是一场通过黏土展开的对话,它跨越世代,也融合各种生活经历。我觉得这件作品就好像一个储藏库,无数的感受随着制作过程被释放并倾注其中。

纵向照片中可见四个小孩面向镜头,他们手上都拿着一个与手掌大小的小泥人。这张照片是以斜角度拍摄。只有两个小孩的脸看得清楚,他们两人都在微笑。距离镜头最近的小泥人被相机的闪光灯照得很亮,它有两只小小的眼睛,身体两边都刻有五条短短的横线。

《亚洲土地》制作中。摄影:张海儿

我们不仅想要抓住制造者的感受,还想收集观众看到作品之后的感受,所以设立了巨大的留言板。在广州展出时,我们有一面很大的留言墙;在天安门广场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时,留言墙就更大。观众的反应是令人动容的,往往很有启发性,成为展览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一些人来说,这件作品好像是外星人入侵;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件作品让他们回忆起服兵役和学校军训的场景。还有很多人提到了独生子女政策,以及在这种社会政策教化下产生的疏离感。总而言之,观众对于这件作品的制作过程和外观,反应各有不同却又强而有力。

横向照片中可见一面白墙上满布在白纸上手写的留言。一只手摸着画面中央一张留言,纸上的中文字写道:「我看到了许多泥人都朝天看望,似乎在期盼些什么⋯⋯」

2003年,《亚洲土地》在广州的展览展出时,有位观众留言:「我看到了许多泥人都朝天看望,似乎在期盼些什么⋯⋯」

最后,我们就《亚洲土地》的创作历程发表了三份独立出版物,一本名为《土地》,涵盖了作品制作的部分;第二本名为《肖像与泥人》,这本摄影书展示每位泥人制作者的肖像,配搭一幅他们自己挑选的泥人作品图片;第三本是展示大众对《土地》回响留言的白皮书。这也是我第一次体验到,原来艺术可以变成桥梁,让那些关于过去的压抑想法,终于可以宣之于口、互相分享、清晰可辨。是的,本次展览也延续了之前我所关注的议题。

奥布里斯特:容许我把话题往回拉一些,《土地》这一装置作品大获成功后,你在中国还做了哪些事情?

葛姆雷:《土地》完成后在全国巡回展览,从广州到北京,然后是上海和重庆。在巡展过程中,我也游历了中国其他地方,包括四川、甘肃和云南。每次《土地》展览期间,我都会和当地青年艺术家合作,让他们协助布展,还会就作品举办工作坊和研讨会。这些都是在二十一世纪初发生的。

横向照片中可见一个男人如影子般的背影,他正在仔细观看前方的装置作品。装置作品由上十万个细小泥人组成,这些小泥人整齐排列,覆盖整个地下停车场的地面。灰色混凝土柱子和白色弧形通风管散布在空间之中。数目众多的小泥人都是深浅不同的棕红色,颜色有些微差别。

《亚洲土地》由约二十万个手掌尺寸的黏土组件组成,由300多个广州东北象山村不同年龄的居民一同完成。摄影:张海儿

横向照片中可见一个小孩和两个成人俯身观看一行行小泥人。每个小泥人都有两只眼睛,好像朝上看着人。背景中,一个男人蹲在雕塑旁边,用银色的相机拍照。

2003年3月到6月,安东尼‧葛姆雷的《亚洲土地》(2003)于广州一个地下停车场展出。摄影:张海儿

横向照片中近镜拍摄一个装置作品。装置作品由上十万个细小泥人组成,这些小泥人整齐排列,覆盖整个大堂的地面。大堂左右两边都有古典的灰色柱子,各有一幅画在墙上,最远的墙上挂了两个红色的大灯笼,下方是白色的讲坛。数目众多的小泥人都是深浅不同的棕红色,颜色有些微差别。每个小泥人都有两只眼镜,向上望向镜头。

2003年7月到8月,安东尼‧葛姆雷的《亚洲土地》(2003)在北京的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

横向照片中可见一个男人如影子般的背影,他正在观看一个展览中的装置作品。这件装置作品由上十万个小泥人组成,这些小泥人整齐排列,覆盖整个偌大长形仓库的地面。数目众多的小泥人都是深浅不同的棕红色,颜色有些微差别。这张照片是由旁边的房间内拍摄,对比之下,摄影师身处的房间较暗。

2003年9月到10月,安东尼‧葛姆雷的《亚洲土地》(2003)在上海第十钢铁厂的仓库展出。摄影:Dai Wei

横向照片中可见几个人正在观看一个装置作品。其中四人站着,另外一人则蹲着,俯身仔细地观看作品。这件装置作品由上十万个小泥人组成,这些小泥人整齐排列,覆盖整个宽敞的仓库。灰色的混凝土柱子散布在空间之中。数目众多的小泥人都是深浅不同的棕红色,颜色有些微差别。最远处的墙壁被灯光照亮了,而离观众最近的空间则有点昏暗。

2003年11月到2004年1月,安东尼‧葛姆雷的《亚洲土地》(2003)在重庆江北区现代广场展出

横向照片中是一个拥有白色墙壁、灯火通明的房间。经过一个长方形的门口,里面有一件由上十万个小泥人组成的装置作品。装置的空间中,散布着一面面较小的白色墙壁和灰色柱子。数目众多的小泥人都是深浅的不同棕红色,颜色有些微差别。两个人正在观看作品,一个坐在地上,一个站着。

2021年,《亚洲土地》在香港的M+展出。摄影:梁誉聪;M+,香港

横向照片中可见一个男人如影子般的背影,他正在仔细观看前方的装置作品。装置作品由上十万个细小泥人组成,这些小泥人整齐排列,覆盖整个地下停车场的地面。灰色混凝土柱子和白色弧形通风管散布在空间之中。数目众多的小泥人都是深浅不同的棕红色,颜色有些微差别。

《亚洲土地》由约二十万个手掌尺寸的黏土组件组成,由300多个广州东北象山村不同年龄的居民一同完成。摄影:张海儿

横向照片中可见一个小孩和两个成人俯身观看一行行小泥人。每个小泥人都有两只眼睛,好像朝上看着人。背景中,一个男人蹲在雕塑旁边,用银色的相机拍照。

2003年3月到6月,安东尼‧葛姆雷的《亚洲土地》(2003)于广州一个地下停车场展出。摄影:张海儿

横向照片中近镜拍摄一个装置作品。装置作品由上十万个细小泥人组成,这些小泥人整齐排列,覆盖整个大堂的地面。大堂左右两边都有古典的灰色柱子,各有一幅画在墙上,最远的墙上挂了两个红色的大灯笼,下方是白色的讲坛。数目众多的小泥人都是深浅不同的棕红色,颜色有些微差别。每个小泥人都有两只眼镜,向上望向镜头。

2003年7月到8月,安东尼‧葛姆雷的《亚洲土地》(2003)在北京的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

横向照片中可见一个男人如影子般的背影,他正在观看一个展览中的装置作品。这件装置作品由上十万个小泥人组成,这些小泥人整齐排列,覆盖整个偌大长形仓库的地面。数目众多的小泥人都是深浅不同的棕红色,颜色有些微差别。这张照片是由旁边的房间内拍摄,对比之下,摄影师身处的房间较暗。

2003年9月到10月,安东尼‧葛姆雷的《亚洲土地》(2003)在上海第十钢铁厂的仓库展出。摄影:Dai Wei

横向照片中可见几个人正在观看一个装置作品。其中四人站着,另外一人则蹲着,俯身仔细地观看作品。这件装置作品由上十万个小泥人组成,这些小泥人整齐排列,覆盖整个宽敞的仓库。灰色的混凝土柱子散布在空间之中。数目众多的小泥人都是深浅不同的棕红色,颜色有些微差别。最远处的墙壁被灯光照亮了,而离观众最近的空间则有点昏暗。

2003年11月到2004年1月,安东尼‧葛姆雷的《亚洲土地》(2003)在重庆江北区现代广场展出

横向照片中是一个拥有白色墙壁、灯火通明的房间。经过一个长方形的门口,里面有一件由上十万个小泥人组成的装置作品。装置的空间中,散布着一面面较小的白色墙壁和灰色柱子。数目众多的小泥人都是深浅的不同棕红色,颜色有些微差别。两个人正在观看作品,一个坐在地上,一个站着。

2021年,《亚洲土地》在香港的M+展出。摄影:梁誉聪;M+,香港

后来再与中国接触,就到了七年后2009年的春天。我在北京798艺术区的常青画廊与马里奥‧克利斯蒂阿尼合作,也就是现在坐在我旁边的这位,举办了我的第一个画廊个展。在那次展览中,我们展出了《另一个奇异》,作品用丝线包裹橡胶绳,勾勒出交错叠加的线条,填满整个空间,让观众可以穿梭其中。观众经过其中一条线时,就会引起轻微的震动,继而引发更大的震动传递到整个空间。另外还展出了《孔》《情感物质》以及一件「砌块雕塑」。看到曾经的军工厂变成了现在的798艺术区,坐拥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成为艺术、艺术家和画廊的集中地,我感到不可思议。

奥布里斯特:你除了曾经运用泥土创作出《土地》这样的作品,我还在2016年碰巧看过你的一个非常破格的展览,叫作「屯蒙」,是你在北京常青画廊的第二次个人展览。这非常有趣,记得杜尚说过「客(a guest) + 主(a host) = 鬼(a ghost)」,而在这次展览中,你用大约10英寸(约25.4厘米)的水淹没了画廊的中心区域。

《土地》将泥土重塑后烧制成21万个小泥人,并布置构筑一道良知和记忆的风景。

安东尼‧葛姆雷

葛姆雷:不,应该是23厘米,也就是100吨来自天津港的海水和100吨来自中国中部的泥土。这件作品好像炼金术一样,让陆地和海洋在艺术中融合,转化为一幅巨大的水彩画:一道颠倒的风景。一方面这是完全自然的,另一方面又是纯粹人工的。我们希望《屯蒙》能唤起人们对《土地》的记忆,因为这两件作品都内化了世界的基本元素。《土地》将泥土重塑后烧制成21万个小泥人,并布置构筑一道良知和记忆的风景;《屯蒙》则为未经加工的黏土注入海水,使之形成自己的景观,并倒映出周围的建筑。

横向照片中可见一件在方形房间内的装置。房间的墙壁是白色的,白色的金属横梁都生锈了。地面被一层薄薄的水覆盖,一层黏土沉到水的底部。自然光从屋顶旁边的窗透进室内。

安东尼‧葛姆雷,《屯蒙》,1997年,于2016年北京常青画廊展览现场,黏土和海水,整体深度:23厘米,摄影:Oak Taylor-Smith

奥布里斯特:法国哲学家乔治‧迪迪‧于伯尔曼曾经说过:「我们所看到的,也在看着我们。」并谈到汉斯‧荷尔拜因在巴塞尔展出的作品《墓中基督》正是这样,当你看着画作的时候,画作也在看着你,所以你会想像自己在一个石棺中,正与于伯尔曼描述的那种主动与被动的观点一致。观察者变成被观察者,这种方法在《土地》里已经运用过一次,在《屯蒙》中你以鲜明的方式重施故技,能跟我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葛姆雷:是的,这是作品中非常重要的特点。角色的颠倒,使观众在某种意义上反被客体观看,或者有隐含自我反思的意义,而在《屯蒙》中,这是因为水的镜像以及一个未被加工的景观。这里显然借鉴了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的Rückenfigur绘画技巧(即画作从背面描绘看风景的人,这种技巧允许观众与画作中的人物用相同的视角观赏风景),以及马克‧罗斯科的单色绘画概念。这是一个自然形成的景观,因为在具有反射特质的水面之下,沉积矿物自然聚集。它看起来像一颗未被人类涉足的星球,就像火星表面,或者阿波罗登月前的月球表面。

《土地》是被人塑造泥土,替那些无声之物发声:包括被剥夺财产的、尚未诞生的以及已经死亡的,还有那些单纯因为没有嘴巴而无法为自己发声的事物。这些「泥巴」使我们将自己视为拥有思想、感觉、意愿和智慧的动物。《屯蒙》则邀请我们从元素角度思考我们的存在意味着什么,并再次思考我们对这个星球的依赖和影响。如果这个作品中有故事有内容,它源自于观众积极思考,对作品产生自我投射,从而共同建构出意义。

我们希望《屯蒙》能唤起人们对《土地》的记忆,因为这两件作品都内化了世界的基本元素。

安东尼‧葛姆雷

奥布里斯特:现在,我回想起我们之间的对话。2008年,你告诉我,沉浸是当时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从对客体物件的关注到对土地的关注、感受、感觉。这就像艺术渴求音乐。本体感觉和创作情境之间的关系是完全无缝的。你能谈一谈沉浸的概念吗?另外,你也多次使用本体感觉和创作情境的概念,两者之间有何关系?

葛姆雷:好的,我想我需要讨论两种情境:一种是物理环境,一种是观众的内在想像。我完全拒绝艺术上任何自我指涉的概念。因此,必须满足两个相互依赖的因素,艺术才会诞生,一个是观众的意识和感知能力,另一个是让艺术诞生的环境或场所。

当我有机会举办展览,我总是先抱持着一种诊断的态度,而不是简单地把作品放进空间里。这更像浸泡在水中,然后尝试猜测,问问自己「这是什么地方?」一个地方绝不仅仅是它的地形或墙壁,而是包括它的历史、社会背景和物质性。通过《屯蒙》,建筑本身的三层结构,有地下、一楼、二楼,使建筑得以观察自身所含之物,并给予作品最终的形态。这栋建筑曾经是厂房,设计极为经济简单,没有多余的东西,可以直接为作品提供场地。这是艺术家作品与后工业社会剩余空间之间的完美结合。

横向照片中可见一幢破旧大厦,当中一系列真人大小的深色人形雕塑排成一列,穿过几个房间。每件雕塑都摆出不同姿势:跪着、坐着、像胎儿般卷缩起来或站立。画面中总共看到十二个雕塑,它们经过由左右两旁有红色方形玻璃装饰的木门口,一直往远处延伸。

安东尼‧葛姆雷,《临界质量II》,1995年,于2017至2018年于长沙美术馆展览现场,60个真人大小的组件,尺寸不一,摄影:Oak Taylor-Smith

奥布里斯特:如果说这些系列有什么共同之处,那就是它们都与人体有关。我特别想要澄清,尤其因为这是一个新的展览(编按:此展览为2017艺术长沙),尽管作品是在讨论度量,但不是把人作为度量一切事物的标准,而是说明人存在于一个有机体内。你说过,这作品实际上与柯比意的模矩关系不大,更多的灵感来自于你在冬宫看到的米开朗琪罗的大理石雕塑《蜷缩成一团的小男孩》。我想让你解释一下,是因为清楚表明作品不是关乎人文主义思想中以人作为度量一切事物的标准,这在政治角度上说是强而有力的。

葛姆雷:我很高兴你提到这一点。我认为,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没有流于理想化,也没有落入意识形态。所有这些作品都源自特定的时间,以特定的姿势,用特定人体翻模而成。无论是用大量的物质与空间互相较劲,还是空间被占用和隔离,我总是参照一个既包含它又被它包含的躯壳。所有的身体造型都是我碰巧栖居的物质世界中的一小部分。这些作品是人体存在的索引证据,典型而特殊,既不理想化也不没有被象征化。雕塑所包含的表演元素,如果我们可以这么说的话,那就是无论是从审美的角度还是从政治的角度,回归到把身体仅仅作为躯壳而不是理想化的对象这一观点。也就是说,英雄和被性欲化的理想女性身体都仅仅是躯壳。

所有的身体造型都是我碰巧栖居的物质世界中的一小部分。

安东尼‧葛姆雷

同样的,《屯蒙》和《土地》这两件作品促使我们重新思考我们与化身的关系,这些曾经活过的时间残余证据,促使我们以新颖的方式重新占据躯体,以第一次相见的态度来看待它们,并思考身体到底是什么。这是一个问题,而不带有任何意味。我对度量的概念非常感兴趣,但度量不是绝对的方法。所以,不论是拿破仑统一的量度制度,抑或是英制量度单位,也不是绝对的。我想说的是,身体是我们的现成物,但它也许根本不是一件物件,如果我们允许的话,身体可以从一个场所转化为一件事件。我想这就是我想要从参与的观众那里获得的东西。我希望身体是积极的、警觉的、移动的;当一个拥有思考和感觉的观众在空间内移动,明白到自己也是展览的一部分,便会深有同感地代入这些错位的身体,而在《膨胀场》中,则会想像自己成为一个个盒子。就像李希特一样,我并不相信意识形态决定论。

奥布里斯特:用以上这段话来总结这次访问,实在再好不过。

葛姆雷:谢谢你,汉斯‧乌尔里希。很高兴与你对谈。

此对谈原刊于为配合「2017艺术长沙」出版的《安东尼‧葛姆雷:临界质量和膨胀场》(湖南美术出版社,2017)。此中译本在湖南省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授权下,经节录及编辑,并重新刊载。

所有《亚洲土地》照片:© Antony Gormley;M+,香港,由香港匿名人士捐助博物馆购藏,2015。除另有标注,所有未完成作品的照片:2003年1月,与约300名广州象山村居民制作中的《亚洲土地》;作品由英国文化协会委约创作,2003年。除另有标注,所有展览现场照片:约20万个手掌大小黏土组件,由广州市东北象山村约300名不同年龄的居民一同制作。

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现为伦敦蛇形美术馆艺术总监,曾任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展览策展人,自1991年首次策展,至今已筹划超过300个展览。奥布里斯特曾在多个学术及艺术机构任教,亦曾担任不同杂志及期刊的特约编辑。他是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的荣誉资深会员,亦曾获CCS Bard Award卓越策展奖和富克旺根国际艺术大奖。

安东尼‧葛姆雷探讨人体与空间关系的雕塑、艺术装置及公共艺术作品广受赞誉,其作品曾在世界各地展出。葛姆雷曾获多个荣誉及奖项,包括1994年的泰纳奖。1997年,他获颁英帝国官佐勋章,并在2014年新年授勋时获册封爵士。他自2003年起成为英国皇家学院院士。

订阅最新消息!

  • 收取M+与西九文化区的最新情况
  • 探索M+杂志的最新影片及故事
  • 选择你希望收取的内容
  • 随时取消订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