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藏品:仓俣史朗的《灯(Oba-Q)》(1972)
仓俣史朗的《灯(Oba-Q)》(1972)是M+馆藏之一。它是什么样的作品,由谁创作,M+又为何将它纳入馆藏?
关于《灯(Oba-Q)》
这对形态有如幽灵的灯具是日本设计师仓俣史朗1970年代初的作品,他将加热后软化的亚加力胶片覆盖在杆子上,任其自然垂挂并变硬,制成Oba-Q灯的灯罩。然后,把完成的灯罩覆盖于装上灯泡的落地底座上,营造飘浮的错觉。这盏灯充分体现仓俣史朗对于化实为虚及流动性质之钟爱。
关于仓俣史朗
仓俣史朗(1934–1991)可说是二十世纪末最具影响力及最广为人知的日本家具和室内设计师。他自1960年代中起终其一生探索物料和形状,其对物件与空间概念及其关系的理解更生出独特的设计语言。他的作品融合了流行文化、日本美学观念和西方前卫设计。
仓俣史朗是当时日本艺术界的核心领军人物之一,他的朋友和合作者包括三宅一生、横尾忠则、矶崎新和安藤忠雄,他也是创立意大利孟菲斯设计集团的成员之一。仓俣史朗致力打破当时主宰设计界的西方现代主义话语框框,地位殊为重要,并同时将其对日本设计语言的演绎推及国际。
《布兰奇小姐》椅子设计于1988年,是仓俣史朗最知名的作品。椅子以田纳西·威廉斯剧作《欲望号街车》的女主角命名,其特点在于悬浮在透明亚加力椅身和扶手里的仿真玫瑰花。椅子捕捉了时间凝定的刹那,以凸显脆弱性和无常之感。以当时的技术达到如此效果,要克服巨大的技术困难。
仓俣史朗设计的另一件代表作是1988年的《清友寿司吧》 ,它是一个720平方呎的餐饮空间。客户要求设计能契合餐厅所供应的食物,于是仓俣史朗就以日本茶室「数寄屋造」的建筑风格为灵感,参照其重视简洁和采用天然物料的设计传统。长长的矩形室内空间设有不对称的拱顶,日本柳杉墙身邻接花岗岩地板,还有形如长刀的花岗岩寿司吧台。这是M+藏品中最大的作品。
《灯(Oba-Q)》对M+馆藏的重要性
仓俣史朗是M+馆藏重点关注的设计师之一,在1970和1980年代对于改变和奠定设计概念至关重要。
在那段期间,国际设计界掀起一股反对「优良设计」的浪潮,冲击二十世纪中期主宰现代主义设计的「形式与功能」理念,即为今日所谓的「后现代设计」运动。后现代主义设计以标新立异的造形、鲜艳浮夸的色彩,以及对具历史重要性的作品的模仿,肆意颠覆当时社会推崇的「好品味」。这些设计表面看似荒诞不经,有人视若珍宝,亦有人视如草芥,但影响却极之深远。
然而,从日本后现代主义倡导者的作品,我们却看到不同的诠释。仓俣史朗等设计师的创作不仅充满玩味,还带有诗意和故事。
由此可见,后现代主义设计还有另一条发展轨迹,即仓俣史朗所谓的「魅力也应被视为功能」。
此文章原于「M+ 故事」发布。
Ellen Oredsson是M+的网络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