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ry

M+ no longer supports this web browser.

M+ 不再支持此網頁瀏覽器。

M+ 不再支持此网页浏览器。

2023年8月24日 / Magdalena Magiera

流动的边界:当代艺术中的地方与归属感

照片为鸟瞰景观,可见一条蜿蜒的河流占据画面上半部,从左上角延伸到右上角,河水呈浅褐色,上下河岸有些许绿色植被和深褐色土层。

湄公河是一条流经中亚与东南亚的跨境河。它在生态环境与社会政治中占据的重要位置,促使区内各国建立合作框架。图片:SW Photography via Getty Images

“希克奖”今年来到第二届,身为提名人之一的Magdalena Magiera撰文介绍艺术如何为集体分享与体验创造空间。

我们谈论“身分”和“归属感”时,所指的是什么?我们从艺术的角度去思考这些术语时,会发现它们所指的不一定是国族归属感,或遵循固有行为或信仰的体系。在后互联网时代,时间变得更为快速,更为飘忽无常地交错堆叠。在社交媒体的数字领域,我们更深刻感受到这种时间状态。该领域赋予人们颇为不受限制的言论自由,尽管这种自由并非人人均等。我们在这些空间中,见证各式语言、句法在眼前即时形成,“他者”得以发声,但必须不断地解释、形容和说明自身。孤立的对话并不存在:我们都处身于多元多样的文化和生态交织互联的状态之中。

我们的思考和讨论集中于生而为人所面临的危机,包括无节制的经济发展和迫在眉睫的气候危机,结构性种族歧视和殖民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人口强迫迁移和急速扩展都市发展,以及近年新冠疫症全球大流行及其余波。我们的背景或许大相迳庭,但大家都在个人与本地、区域与全球的层面抱有共同忧虑,而它们也以大同小异的方式影响着我们。消除忧虑的方法,往往藏于微细事物当中,不着痕迹、无以名状、隐而不见。

画面为展厅空间,灯光稍暗。中央是三屏幕,当中播放下水道出水口的图像,图像上方有绿色植被。三屏幕左右为从天花板吊起下垂近地面的网,内有枯黄的叶子。

2018年在M+展亭举办的“南行觅迹:M+藏品中的东南亚”展览现场,此展展出了M+在设计及建筑、流动影像、视觉艺术等领域的藏品,揭示过去半世纪以来东南亚区多元和广泛的文化实践。图为艺术家林育荣的影片和装置作品《流泻线条》(2011),作品呈现了新加坡用作隐藏混浊海水并保持街道美观的排水系统。

我发现国族边界的讨论在我们的共同议题中变得松散多变,甚至消失不见。以湄公河为例,此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中国西南部、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南部,穿境越界,流域遍及多个国家,连接不同社群,因而也承载着污染和用水权等严峻的环境问题。上述各国的艺术家,借创作述及更环保的生活方式和经济剥削等议题,回应对本土文化失落、重拾先祖智慧,以及集体身分认同等问题的关注。相互连结的空间因此形成,孕育出硕果甚丰的探索与对话。

形式灵活、主题多样的艺术双年展,可成为承载集体经验之地,述说我们共同关注的事情。今年第二届曼谷录像与行为表演艺术节“Ghost”由李绮敏策划,题为“Ghost 2565: Live Without Dead Time”的展览探索当代生活的种种张力。参展艺术家视曼谷为可重复绘写的画布,尝试透过检视被社会进步的同质化力量所隐没的复杂意念、人物与故事,重新定义这个城市。同样,由安德烈斯·雅克(Andrés Jaque)任主策展人的2020年第十三届上海双年展以“水体”为主题,是一场为期八个月的集体创作,参与的艺术家、社会运动家与机构以跨物种集体观念为基础,提出全球重新互联协作的各种模式。

可见,我们鼓励艺术家跳脱人类和国家的思考框架,将关乎人类与非人类的讨论扣连环境议题。2018年第十一届台北双年展“后自然:美术馆作为一个生态系统”,由吴玛悧与范切斯科·马纳克达(Francesco Manacorda)共同策展,他们结合生态系统的概念与其相互依存的结构形式,将美术馆与馆外环境设想为一个紧密相连的结构,尤其关注它们相互依存的重要性,以及此运作模式如何令公众受益。

画面中有三个水缸放在白色的台上,中间的水缸正面对着镜头,水缸灯偏蓝色,缸中无鱼,仅有几块迭石,左右水缸均以侧面对着镜头,左边的内有茂盛植物,右边的内有多条不同种类的金鱼在游动。

杨沛铿的《居于香港,生于东莞》(2015)以鱼类隐喻香港这个移民社会中的身分问题。作品为一组围成圈状的鱼缸,里面的鱼来自世界各地,当中不乏备受追捧的高级观赏鱼,包括越南黑叉尾斗鱼、拉氏小噬土丽鲷(俗称”荷兰凤凰鱼“) 、亚洲龙鱼(“龙吐珠”)、横带驼背非鲫(“六间鱼”)、鲫(“兰寿金鱼”)与霓虹脂鲤(“霓虹灯鱼”)。 © 杨沛铿,图片由艺术家提供,摄影:Eddie Cheung

在这些例子中,艺术家和艺术工作者反思社会状况,在当前后人类时代正急速吞没我们的社会政治生活之际,从有别往常的角度思考常见的问题。这些角度不再仅仅关注人类建构的事物,而是思考那些塑造人类世界的非人类力量,如动植物、物件,以及其他物质等。在关顾的过程中,哪怕面对文化毁害和生态破坏,生活仍迸发出充沛的新意。透过突破地理界限,艺术工作者得以谈及身处本国时难以讨论的议题,创造出分享自己历史与经验的空间。

随着社会扩张发展,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旧有的身分认同与归属感观念。我倾向认为政治和社会力量,乃至身分认同的问题,令社群团结起来,而非将之分化。这对艺术创作来说也是如此。艺术界近年开始打破不同界限,绕过国族与地理的鸿沟。在这个背景下,艺术有助对不同范畴、历史与知识体系的探索。透过重新组织抵抗、纠正和相互关顾的实践,艺术为受破坏的生态和社群开展修复和改造。

照片在室内拍摄,背景为多面大窗户,画面主体为一张摇摇欲坠的大桌子,由两桌桌子的一部分组成。此大桌子上有三杯水,多个大小不一的对象,地面也散落一些小型对象。桌子后有一盆赏叶植物,叶子呈下垂缺水状态。从桌底看望去,盆栽后还有一个白色雕塑,呈双膝跪地的躯干状。

新冠疫情肆虐之际,于吉在上海铜仁路联华公寓举办了个展“Forager”(2020),展览场地是一个荒废的民居,艺术家保留其中的生活痕迹,也以多件作品营造出一个超越日常的想像空间。图为展出作品《觅食者——午餐》,一张摇摇欲坠的桌子上面摆放了她从不同海域收集而来的珊瑚与食物造型的雕塑,暗示疫情下脱离常轨的生活状态。 © 于吉,图片由艺术家提供,摄影:张宏

探讨“归属感”的艺术家,从自身的角度与经历,重构“移民经验”等关乎身分认同的常见讨论。在“希克奖2023”的入围艺术家中,杨沛铿的创作旨在令人从日常的志向中解放出来,并以非人事物隐喻人际关系。他从个人与私密经历中汲取灵感,以追求真实作为处世之道。他对于移民和归属感深有观察,也思索对于认识自我至为关键的各种层面,并将两者结合起来。于吉在她的创作中持续探讨具有地理与历史叙事的情境,诉说当前和备受质疑的过去那些人与物、生命与“灵魂”之间的复杂关系。

在特定本土环境中的艺术介入以及艺术的呈现或讨论,足以成为甚具影响力的行为,会改变社群及其叙事。

人不必身处异国,或带有国族身分的刻板标签,也能体会陌生疏离的感觉,不论是“亚洲人”,或以上述两位艺术家的情况,是“中国人”。生活在西方的艺术家未能参与身分认同政治的讨论,只因这些特质——我们是谁、我们来自何方、我们外貌如何,令他们被视为是异于我们的他者;这对生活在大中华地区的欧洲艺术家亦如是。反而,向社会内凝视的外人,与认真地以艺术作评论的局内人,他们的省思往往都来自自身经验、人生故事和社会建构。

艺术家诘问真实性及其表现之时,思考设想中的人生,根据自己的身分认同来观察归属感。对于认知自我来说,性别、种族、社会阶级、风格和欲望等都是至关重要的,而它们受复杂的文化脉络所形塑,处于建立归属感和社群意识的一套社会关系之中。有时候,在特定本土环境中的艺术介入以及艺术的呈现或讨论,足以成为甚具影响力的行为,会改变社群及其叙事。

毫无疑问,艺术能探讨有关身分认同的艰深问题。我敢说今时今日,比起种族或国族的观念,人类一些共通性更能令我们以更深入、坚实地团结起来。更迫切的问题是:艺术能为这对场话带来什么?我们最急需讨论的议题是什么?艺术可以示范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共存模式吗?当未来我们自身在广泛意义上存亡堪虞时,艺术仍会有其一席之地吗?

Magdalena Magiera
Magdalena Magiera
Magdalena Magiera

Magdalena Magiera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当代艺术中心推广与教育部策展人兼副研究员。她的工作及专业广涉多个领域,包括策展及场馆建设、主持以过程为本的研究、组织讲座及会议,以及策划节目及表演。她曾任职于欧洲、北美及亚洲多个双年展、博物馆及艺术家营运空间等,为上海外滩美术馆、第十三届卡塞尔文献展、柏林当代艺术中心、e-flux(柏林、墨西哥城、纽约),以及《frieze d/e》等策划项目。她现担任柏林杂志《mono.kultur》的编辑,该季刊访谈杂志专门取材当代艺术及文化领域中的领军人物。摄影:Alfonse Chiu

订阅最新消息!

  • 收取M+与西九文化区的最新情况
  • 探索M+杂志的最新影片及故事
  • 选择你希望收取的内容
  • 随时取消订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