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克奖2019」展览是M+展亭最新的展览,展期由2019年12月7日至2020年4月13日。以下是一些有助大家欣赏展览的资讯:
希克奖简介
希克奖旨在表扬在大中华地区出生或工作的杰出艺术家。这个两年一度的奖项聚焦此地区内重要的艺术创作及相关议题,将之向国际推广。
首届希克奖的国际评审委员会选出了六位入围艺术家参与是次「希克奖2019」展览,最终得奖者将于2020年3月公布。
希克奖前身为中国当代艺术奖(CCAA),由乌利.希克于1998年在中国创立。 CCAA是中国内地首个为当代艺术而设的奖项,引领并促进国际上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讨论。 CCAA于2018年成为M+的全新项目──希克奖。
入围艺术家
胡晓媛:胡晓媛精妙复杂的艺术实践,促使观众重新审视物料的本质,探索物料形态如何随时间而蜕变,并以此通往其表像背后的真实世界。她运用在中国文化中历史悠久的生丝「绡」为创作材料,近年其创作取向延伸至装置作品。
梁硕:梁硕的装置与雕塑作品显示他善于转化空间,并发展出对中国传统的实验性解读。他分析日常生活中的视觉元素,游刃于不同层面的文化意识之间,出入变换,挥洒自如。
林一林:近年来,行为艺术家林一林扩展其艺术实践,把虚拟实境技术纳入其中。他的对抗行为既克制又富有说服力,更不时蕴含幽默感,诘问当代政治和文化体系。
沉莘:沉莘以虚构纪录片探讨各种迫切议题和敏感问题,如身分认同、性别、宗教和社会伦理。他细腻而具批判性的叙述揭示人际关系的不确定性,以及在占支配地位的权力结构下复杂的政治叙事。
陶辉:陶辉以流动影像为主要创作方式,广涉流行文化、大众媒体和人在生活中的戏剧化表达等议题,深入探究在急速都市化的中国社会中,人们细腻的情感和复杂的人际关系。其作品多由他本人编写剧本,并严格依照剧本拍摄,特别注重影像的叙事结构。
杨嘉辉:杨嘉辉的跨领域创作实践源于其所受的正统作曲训练。他的装置和声音作品包含鲜明的视觉元素,剖析文化意义的各个层面,并提出别树一帜的方式去理解和揭示跨文化脉络中的社会、哲学及政治问题。
得奖者评选方法
每一届希克奖的评审委员会均由国际艺坛翘楚组成,他们根据候选艺术家过去两年的作品选出六位入围者。入围艺术家受邀参加「希克奖」展览,并自行挑选在展览中展出的作品,其后由评审根据作品选出得奖者。
「希克奖2019」的评审委员包括:泰特美术馆馆长Maria Balshaw、庞毕度艺术中心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馆长Bernard Blistène、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龚彦、策展人赖香伶、收藏家兼M+董事局成员乌利.希克、艺术家徐冰,以及M+博物馆馆长华安雅。
得奖艺术家将获港币五十万元奖金,其余入围艺术家则各获港币十万元奖金。
展览期间活动
展览相关活动包括「M+ 艺活」展演、「M+ 放映」活动、与参展艺术家对谈、教师特别导览,以及一系列专题导赏和策展人导赏。各项活动设有通达服务可供预约。
M+商店将推出一系列以六位艺术家的作品为灵感的商品,延伸展览带出的概念。
分享你的想法!
展览最后会有访客留言墙,让你对以下问题分享想法:「今天看到这些作品,令你想起什么?」我们将收集所有答案,从中精选一些于网上分享,希望借此启发更多围绕艺术的讨论,并鼓励观众像这些艺术家一样,运用创意去思考身处的时代和地方。
希望大家喜欢今次展览!
此文章原于「M+ 故事」发布。此简体版本由机器转换自繁体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