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来自文化大革命时期、描绘一群年轻工人在严酷环境下修建引水渠的画作,成为了革命现实主义艺术风格的时间囊,凝住那个时代的历史一隅。
由孙国岐、张洪赞两位画家在1974年合力完成的《引来银河水》,描绘中国东北极度寒冷的环境中,一群年轻男女工人在冰天雪地下修建引水渠的场面。他们面带笑容俯身向前,拼尽全力绞动一个拉运建材的装置,凸显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这群工人仍满腔热情合力劳动的反差。
这件作品具有非常典型的文化大革命时期政治宣传画风格,且尺寸巨大,达181.3 × 314厘米。在文革时代物质贫乏的中国,用这么大的画布来画一张画是一件很奢侈的事。它遵循了很多古典绘画的原则,画中焦点所在、表情兴奋积极的英雄人物,被画家放在画面横向三分之一和竖向三分之一的地方,也就是在一个黄金分割点上;而在他身后一起推东西的几个年轻人,是呈阳光放射般的方向展开,流露朝气蓬勃的昂扬风格。
另外,在酷寒环境做着那么艰苦的工作,每个人却都衣服干净,表情喜悦。这种画法呈现一种非常理想化的现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成立起就提倡男女平等参与劳动,画中也显著刻画一名女性工人,着意强调中国社会这一特点。我们甚至看到里面有很多政治暗喻,比如画面焦点中最热情奋发的人物,身上所穿的是代表共产主义的红色衣服,在最主要的人物身上突出积极向上的面貌,是从1949年到文革前后中国的主流艺术风格,名为革命现实主义。
1942 年毛泽东提出艺术要积极介入政治,为人民群众服务,从此现实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官方文艺风格。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强调艺术为社会主义与劳动阶级服务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对中国美术的教育和发展影响深远。 1958 年中苏关系破裂后,中国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逐渐被改称革命现实主义。
革命现实主义的主要功能是对群众进行政治宣传,倾向于从社会现实中塑造出典型人物和事件来反映时代,慢慢发展出许多极端的艺术原则:比如塑造人物形象的三突出原则: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来,在正面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来,在主要英雄人物中突出最主要的中心人物来;或者视觉语言的「红光亮」原则;描绘领袖、英雄人物和工农兵群众的形象要强壮健康、红光满面;绘画技巧要求写实、逼真、光滑、工整;画面必须明朗、充满阳光感、干净、漂亮、鲜艳;作品倾向性鲜明,格调高昂,必须突出正面人物和主题的战斗性。
《引来银河水》就体现了以上原则。而恰恰在这幅画创作的同年,中国开展批林批孔运动,艺术界也在当年2月于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批林批孔联系美术战线实际」展览,展出十八名艺术家215件文人风格水墨作品。这次展览也被称为「黑画展」,所谓黑画就是指未能符合官方革命现实主义风格的作品。
文革结束后,革命现实主义也慢慢走进历史。如艺术批评家栗宪庭所言:「1978年门户再度打开,随着西方现代文化的涌进,近代至『文化革命』建立起来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又在大多数尤其青年艺术家的心里失落了。」
《引来银河水》也像包裹着远古昆虫的琥珀般,成为凝住了那个时代痕迹的标本。
本文于2023年1月18日首刊于《明报》,现经编改及翻译发布于此。原作者:林立伟;编改:网络编辑梁仲汶。
页顶图片:孙国岐、张洪赞,《引来银河水》(局部),1974年,油彩布本,M+ 希克藏品(捐赠),香港,© Zhang Hongzan, Chen Yu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