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ry

M+ no longer supports this web browser.

M+ 不再支持此網頁瀏覽器。

M+ 不再支持此网页浏览器。

建筑M+
建筑M+
34:09
视频文稿

女声一:(粤语)美术馆?没去过。还未开幕。准备了这么多年,还未开幕。

女声二:(粤语)我不知道什么是博物馆、美术馆,我只知道太空馆。看到天上的星星,天空很阔、很美。

女声三:(粤语)蜡像馆,是吗?刘德华那些(蜡像),是吗?

女声四:(粤语)去过中文大学看女儿的艺术展品,其他的我不清楚。

女声五:(英语)我心目中的美术馆是独特又现代的建筑。

女声六:(粤语)很大,很静,人不多的。

男声:(粤语)很多文青出现的地方,「打卡」的地方。

小孩:(粤语)嗯⋯⋯我不知道。

女声七:(粤语)我期待在博物馆看到比较出名的展品。

女声八:(英语)可能有一些画作,但也有些雕塑,一些装置艺术,也许有些录像艺术,各种各样的东西。

女声九:(粤语)很多特别的东西,我都想看。不清楚里面有些什么,但都很想到里面看,看看自己懂不懂欣赏。

女声十:(粤语)有些展品放在那里,但你不会觉得它就是一件展品。那种呈现方式是,你可以与它们交流。

小孩:(粤语)什么是艺术馆?

罗仲荣:(粤语)大概在2000年,我们的政府成立了一个文化委员会。当时,委员会的其中一个主要建议是发展一个西九文化区。当时,我获邀担任博物馆委员会主席。我们在2006年出版了一份建议书。当时的委员大概有十几二十人,都是文化界、艺术界的代表,召开了许多讨论会,亦在文化艺术界进行了许多咨询。我们在2006年推出了M+这份报告。

李立伟:(英语)「M+」这名称起源于⋯⋯其实当初只是一个暂定名称。在构思博物馆的过程中,这名称实在有「博物馆及更多」的意思,一座超乎我们认识的博物馆。我们所说的艺术,我们所说的设计及建筑、流动影像,都属于广阔的视觉文化领域。

华安雅:(英语)我们一直敢于尝试。回看首个「进行:M+」流动展览,在西九这片土地变成一个建筑工地前(举行),同时亦将展览以「快闪」形式带入城市。

罗仲荣:在2009、2010年那段时间,我和当时的M+行政总监李立伟在海外拜访了许多著名建筑师。我们大约邀请了50间建筑师(事务所)提交意向书。最后我们选了六间公司参加比赛,其中三间来自亚洲地区,三间来自欧美地区。

最终,我们觉得Herzog & de Meuron的建议书⋯⋯我觉得他们很详细地考虑了我们的纲要。还有,建筑物的外型比较简单,但我们觉得,那将会是一个永不过时的设计。还有一点就是,我们参考了他们在世界各地的建筑设计。他们没有采用固定的风格,每个项目,他们都会考虑当地的环境、文化、背景。我们很喜欢这一点。

PIERRE DE MEURON:(英语)实话实说,一开始时我们有点迷惘。以我们理解,这是填海土地,所以可以说是人工的,是人造土地,从一片水域、一片海洋开辟得来。那么,这块人造土地究竟是怎样的?然后,我们看到三、四条虚线,得知那是铁路隧道,贯通工地之下。

JACQUES HERZOG:(英语)以我所见,其他参赛者都认为这条隧道是个障碍,而我却立刻意识到它亦是机会。我们说:「不如好好利用隧道,为它创造优点。」我们无需刻意创造空间形式,因为形状早已现身眼前。我们喜欢这个设计方向。相比于由零创造,我们更乐于发掘。

WIM WALSCHAP:(英语)根据设计比赛纲要,隧道被视为问题所在。从技术角度考量,那是理应需要避开的元素。若决定把它展露出来,就必须另寻他法,即是要跨过它来施工。已知的是,隧道成对角线,在建筑物下方穿过工地。换言之,工地有一大部分位置无法承受垂直荷载。

黄国章:(粤语)我们不可将任何重量压在隧道面,所以要建造这些巨型桁架,令大楼可以建于巨型桁架之上。这种做法在香港是首创的,这是第一个采用这种做法的地盘。

WIM WALSCHAP:桁架本身并非创新技术,但你或许没想过它会出现在这类建筑物中,因为它一般见于大型基础设施或项目。如今,桁架既成了博物馆的一部分,你就必须想办法将它融入建筑。我们不想把它藏起来,反而想它成为建筑的一部分;并非全然曝光,而是若隐若现,令人明白到这是关于如何让隧道免受荷载力。

PIERRE DE MEURON:这个横向楼板,或横向量体,连同这个倒转的「T」字形,塑造了M+的形象,你不会在任何别的博物馆看到。我们不但希望大楼扎根于这片土地,更希望它扎根于文化,能被这个文化或这里的人所消化理解。因此,大楼的形式并非我们唯一的考量,同时要考虑如何将它付诸实现。

ASCAN MERGENTHALER:(英语)在香港,一般商业建筑都会用到玻璃、钢、铝或其他金属。我们想避免这种联想,因此尝试另辟蹊径。当然,在亚洲地区,陶瓷的应用源远流长,是建造庙宇、屋顶的常见物料,十分耐用,相当美观,形状也千变万化。

冼安德:(英语)工厂位置靠近佛罗伦斯。那个地方有浓厚的文化底蕴,亦有深远的陶瓷制作历史。因此对我们而言,这是一个优秀的解决方案。与我们合作的工匠是该领域的真正专家,工艺超卓。这些陶瓦由矿物成分制造,基本上是天然而成的黏土。黏土经过洗净、过滤,然后压模。压模后,就进入风干和烧制程序。到时候,干燥并且烧制好的陶瓦就形成一块块各一厘米厚的薄片。

ASCAN MERGENTHALER:从初期的样板可见,这种物料于各种日照程度下皆有良好效果。有时看上去很深色,几乎呈黑色,有时偏向金黄或橄榄绿。一切视乎日照,随一天中不同时分而变化。

冼安德:完成一系列品质保证及检定过程之后,会非常小心地将陶瓦装进箱子,再运送到中国组装成预制组件。

区家辉:(粤语)因为你知道香港是亚热带地方,每年也有十个、八个台风到来,(幕墙)性能需要达到足以抵御过去50年的平均风力。我们现在测试的,其实每一个测试都达到平均风速每小时100公里。其实是在模拟,当十号风球来袭,大楼遇到的雨水袭击。

冯德安:(粤语)清水混凝土是指以原貌示人的混凝土,表层不加修饰。我们这里有两种,一种是表面平滑的,另一种是木纹混凝土。这种较特别,你看到混凝土制成后,会有一些木纹图案。

何达文:(粤语)我们的制作分几个阶段,要刨木、选木材,然后才到制成。在打磨完,确认没有问题后,我们才为板模涂上脱模油。直至浇置混凝土,才算得上制成品。

冯德安:我当然想完成这项工作,待我日后重临此地时,可以看到我的成果。

ASCAN MERGENTHALER:在地下,我们特别采用了垂直元素,并引入一些⋯⋯举例说,在机电系统和管槽的表面,我们以陶瓦将其包覆,为的是仿效大楼外墙,使用与它相同的物料。因此,大楼外的元素延伸到大楼内,再一次地模糊了室内外之间的界线。

博物馆也是一项小型基建,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工具。你可以用不同方式去使用它,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加入多样化的元素于饰面、照明、比例,以及不同的事物上。人们触摸他们所坐的长椅,或触摸陶瓦,或具有纺织墙壁和软椅等的电影院。我们想感染的,正是人们不同的感官。

PIERRE DE MEURON:当周围全是高楼大厦,你必然不能与之比较。我可以建一座比它们高100米的建筑,但这适用于商业大厦,而非博物馆。因此,我们必须从形态和表达方面着手,寻找自成一格的强烈识别,在四周的高楼大厦之中突围而出。

ASCAN MERGENTHALER:这个设计方向立刻启发了我们构思一个非一般的展览空间。这LED显示屏恰如一个展览空间,它就是一个展厅,最当眼的展厅,从维港对岸也清晰可见。

JACQUES HERZOG:我们在设计中加入了这个显示屏。我们有了三种元素:显示屏,基座平台,还有土地。某程度上,以我们所见,这个项目在观感和概念上,都是强而有力的。因为它稳站盘踞,脚踏着地,在大地之上,头顶着天。趣味盎然,恰似人体构造,双脚立足于地,头部则可与人沟通,并放眼大海和天空。

郑道链:(英语)我觉得当访客莅临M+时,最意想不到和震撼的是室内的空间观感是如此的出乎意料,并与外观看来大有不同。你会发现,室内是如此光亮,透明感十足,十分通透。全靠建筑师在楼板剖开了许多「穿孔」,巧妙地连接了地下和地库还有二楼,即大部分展厅所在之处。这些「穿孔」创造出尺寸不一的超高空间,有的甚至高逾20米。这特别的建筑手法,亦创造了一个别开生面的不规则空间,适合展出各种艺术品或全新委约作品。这地库空间名为「潜空间」。

M+的空间非常宽敞,65,000平方米的面积涵盖形形色色的场地,功能各有不同。在这65,000平方米的空间中,有17,000平方米专为展示而设,当中包括展厅和其他展示空间。这里有33间展厅,无论何时,我们所展示的馆藏,可以是细小得如一枚邮票的作品,亦可以是占去整个展厅空间的大型艺术装置。展厅的优秀建筑设计,为我们提供多种不同的布展选项。

多元化的空间类型,让我们有了充裕条件,展示M+馆藏的不同面貌。但由于我们的方针是不为任何空间分配特定的媒材或类别,这代表我们像在「自寻烦恼」,给策展团队出难题。

以这个展厅为例,窗外风景美不胜收,阳光从东西两侧透入。这对某些作品来说不成问题,那些材质坚固的作品,例如铜像,它们曝露于这种光线之下也会全然无恙。可是,若要展示一些较易受损的作品,例如摄影或纸本作品,我们就不得不花点工夫,控制光暗条件。

当然,作为21世纪的博物馆,我们还有许多流动影像和数码作品,同样需要调节环境的光线和声音。

博物馆空间和展厅空间应被好好利用,来配合展示藏品的要求和规格。因为藏品就像人一样,各有自己的需要和性格。

在M+,我们有教学及诠释领域的专家,举办教学活动予不同持份者及社群参与。

华安雅:(英语)我们现在坐在「学舍」,我认为这是博物馆和艺术机构的重要部分。我们想了解什么是创意实践,以及创意工作者为社区贡献了什么。在一个到现在才刚开始对视觉文化、表演艺术等创意艺术及博物馆赋予关注的城市,十分重要的是,我们要拥有一个能体现可能性的场地。

卡丝瑶:(英语)「CSF」的全名是修复保管中心。这里有储藏空间、修复实验室和摄影棚等等。在整个博物馆规划过程中,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不仅是处理藏品,还有准备、收藏,甚至是修复工作。我们亦一直致力于筹备展览。修复员是不同物料的专家,对不同物料有专业知识,针对特定的藏品类型,例如木材、金属或照片、绘画等纸本作品。他们全都训练有素,具备专门知识。然而,在处理M+藏品时,他们彼此紧密合作。他们的任务之一,就是细心观察和检查藏品,例如看看它的状况如何,是否适合向公众展出,还是先要经过处理,才能达到稳定状态,在展厅展出。

对我们而言,与建筑师一同设计这座设施花了不少工夫。我们在过程中交换意见,想办法配合建筑原意,同时兼顾实际操作要求。这过程相当有趣,特别是要考虑到这里的天气因素。香港的湿度和气温都很高,建筑物要够牢固耐用。正如我们身处的这一座,它有如混凝土造的地堡,帮助大楼的可持续发展和效益——能源效益。你必须明白,室内条件要大致稳定,藏品才得以妥善保存,流传后世。这座设施的设计,对藏品的多样性给予了充分考虑。因为藏品涵盖的是视觉文化,而不止是艺术。其涵盖范围极广,意思是,包含各式各样的材料。每一款材料组合均有特定的储存条件,以及特定的修复专业,以满足保育目的。所以我觉得我们很幸运,修复保管中心和博物馆近在咫尺,使运作更具效率,大大方便我们日后的工作。

还有一件事对我们很重要,M+的使命之一,是令公众了解这里的点滴,还有我们是怎样筹备展览,让大家在展厅里欣赏得到藏品。为此,我们与建筑师想出的方法之一,是在这座设施设立一个特别的空间。在地下,临街而置,人们经过时能望进来。这里有一只非常大的窗,看起来像一个陈列柜,如同橱窗一般。我们一直以来的想法是,让大家可以一睹幕后工作,借此与大家沟通,分享运作过程。这座偌大的混凝土建筑,就在偌大的博物馆前,略略告诉大家,巨大混凝土建筑当中,有什么幕后工作正在发生。

华安雅:我们的第一批藏品是由希克博士馈赠。这批中国当代作品,为我们的首轮收藏打下重要基础。

皮力:(英语)你向M+捐赠这批藏品时,你知道这里将有一座博物馆。相比八年前,即你决定把藏品捐赠给M+时,此时此地,真正置身其中,你有何感受?

乌利・希克:(英语)那时我并不确切知道博物馆会是什么样子的,尽管如此,这比我当年想像的有过之而无不及。展厅美仑美奂,尺寸合适,灯光合适。当它被注入生命时,无论是什么生命,艺术、设计、物品、人,它看起来当然会与现在的状况大不相同。我始终认为,香港是全球唯一一个地方,适合叙述中国当代艺术的故事,即是从78、79年的起点到今天,或到更远的未来。在我看来,M+必须走下去,所指的不只是中国当代艺术,还有香港的艺术和设计。 M+也肩负谱写未来的责任。哪里还有这样的一个地方?我不晓得。但无论如何,你知道,他们将能够读懂一些关于那个时代的东西,这是藏品的意义所在。

华安雅:M+的开幕象征着另一个阶段的开始,M+不止是一座建筑,更在乎人的联系,在乎活动的策划,在乎作品的收藏,在乎互动,还有观众与各种内容的关系。这是一个坐落于公园里的博物馆,它与公共空间的关系,是我们的团队将会用心思考如何强调的特点。在我看来,参观者对博物馆的存在意义非常重要,若缺乏人的元素,博物馆的存在目的会荡然无存。

PIERRE DE MEURON:我们想营造一个令人向往的空间。博物馆不应重门深锁,像是在说:「你留在外面,我是博物馆。」情况恰恰相反,我们想博物馆成为一个有盖广场。

郑道链:访客能以各种方式展开自己的旅程。这里可以成为你闲时花一两小时独自闲逛的地方,亦可以是一家大细消磨半天,甚至一整天的地方。在这里,你可随意选择到一个特定场地参观,又或四处游览,体验不同事物,任何日子皆宜。

ASCAN MERGENTHALER:引起人们的好奇心相当重要,我们很希望能吸引大家到来,为大家提供一个遮荫挡雨的空间。基本上,就是人们愿意到访,来发掘新事物的地方。

WIM WALSCHAP:低头俯瞰「潜空间」展区,再仰望理解整座大楼,此时此刻,你能一次过饱览各个建筑部分。看见横向基座的悬浮姿态,透过天窗看见竖向大楼,感受整个结构与周遭的互动,我觉得那是最有趣的时刻。

JACQUES HERZOG:这是我们首次设计一个快将成立的博物馆。博物馆与它的建筑同样新,我们以建筑师的身分参与这个过程中,既推动建筑物的演化,亦协助博物馆的创立。这既是挑战,但也是乐趣所在,亦令我们认识了优秀的策展和管理人员。他们来自不同的视觉艺术领域,现在一同进驻这座建筑,带来新气象和新想法。

华安雅:M+是个不断转化的项目,一步一步绽放。过程是长远的,快将起步。事实上,它早已踏上路途,当我们开幕,它将继续向前,节节迈进,随着我们迈向新的起点。我们将坚守这一理念,因为博物馆的发展旅途,由许多章节谱成,步伐从未间断。旅程的吸引之处,在于它绵延不断,生生不息。

我们无需刻意创造空间形式,因为形状早已现身眼前。我们喜欢这个设计方向。相比于由零创造,我们更乐于发掘。

Jacques Herzog

在一边兴建博物馆大楼的同时,就令这间新博物馆如火如荼地运作起来,究竟会是怎样的一回事?

“建筑M+”记录了M+从当初只是纸上构想,到成为拥有其新大楼的视觉文化博物馆的这段歷程。M+是位于香港的崭新国际级文化机构,它与瑞士建筑事务所Herzog & de Meuron以及国际团队紧密合作,透过建筑设计和物料来展现这间博物馆的特色与抱负。“建筑M+”呈现了大楼的建造过程,并访问了建筑师、工程师、建造者和合作伙伴,展示这座大楼不仅顺应了M+的地理位置和切合其实际需求,更承载这座博物馆的信念与原则。

顶部图片:由Virgile Simon Bertrand拍摄 © Virgile Simon Bertrand
图片由Herzog & de Meuron提供

制作人员

M+团队

横山いくこ、苏浚、丘雪君、张俊杰、黄钰雯、商玮霖、陈迺安

执行监制

伍韵怡

创作总监

卢镇业

摄影指导(中国香港及深圳)

李健恩

摄影师(中国香港及深圳)

Andrew Stuart Lang、李竞衡、周宇凌、李兴平、唐思耀、贺允临、方志坚、叶钧泰、何耀勤、Richard George Fowler、Sadie Mathilda Granberg、Ludovic Paul Gabriel Dufetel(Fallout Media)

叶文希、吴思龙、陈宇轩、黎苇林、黎子轩(There There Creations)

摄影师(佛罗伦斯)

Mattia Caprara、Flavio Pescatori

摄影师(巴塞尔及苏黎世)

Garrick James Lauterbach、Tobias Kubli、Robin Angst

剪接师

钟邵康

原创音乐作曲

区乐恆、廖颕琛

声音后期制作

Wabi Sabi Media

声音剪接

招卓盈、邓学麟

效果剪接

关惠心

声音设计及混音

邓学麟

数码后期制作

喜鹊媒体

后期制作监制

许志坚

后期制作经理

马卓尔

调色师

李芷澄

技术总监

李文浚

翻译员

赵嘉欣

文字编辑

梁仲汶、林玥臻、黄钰雯

资料照片及影像

奥雅纳、李家祺、王伟健、MEH MONO CO.、Plate Creations Limited、钟藴思、ThinFilm、Yellow Purple Production Limited

建筑设计图

Herzog & de Meuron

鸣谢

罗仲荣、乌利希克、Lara Day、黄仲辉、ESKYIU、梁皓扬、冯恩铭、李俙然、Jade Liao 、卢鉫靖、关春霞、黎倩妤、Stacey Williams、Tess Cheung、钟玉纯

博物馆设计团队及各承建商

Active Energy Management Limited、奥雅纳、阿特金斯集团、Flos、金门建筑有限公司、G-Cladds、Herzog & de Meuron、新昌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Kvadrat、经纬园艺有限公司、明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Palagio Engineering Srl、帕马斯廸利沙香港有限公司、雄略幕墙顾问有限公司、深圳海龙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泰福毕建筑设计谘询、Vogt

西九文化区管理局工程处

冼安德、林伟忠、凌绍文、区家辉、徐浩善、黄俊、邬俊杰

西九文化区管理局区域设施事务部

田国恆、廖莉珊、梁赏培、郑显珩、刘伟伦、江国聪

M+博物馆建筑管理部

吴智伟、梁诺昕、吕玛琳

M+博物館保安部

黎玉玲、陆文中、黄天健、陈伟杰、陈道明、石秋英、马国辉、陈赐乐

M+版權事務組

孟廷、张铭滨、陈素玲

Herzog & de Meuron

Jacques Herzog、Pierre de Meuron 、Ascan Mergenthaler 、Wim Walschap、蔡培祥、吴铁流、Noemi Schmidt、Fabrizia Vecchione、Rebekka Rudin、麦乘彬、伍美仪

阿特金斯集團

钟学仁、黄智华、冯德安、Elisabeth Mundy

奥雅纳

陈耀邦

金门建筑有限公司

Chi Chi Tamang

明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何达文

订阅最新消息!

  • 收取M+与西九文化区的最新情况
  • 探索M+杂志的最新影片及故事
  • 选择你希望收取的内容
  • 随时取消订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