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修复当代书法作品回到过去
M+的修复团队最近正修复和保存馆藏中一幅巨型水墨作品。为此,他们须动动脑筋发掘新方法,在使用现代工具的同时,采用亚洲古老的卷轴装裱技术
比田井南谷1964年的《作品》 是一幅3.5乘4.6米的巨型水墨画作,并以影片记录了创作此作品时的展演过程,当中可见他使尽全身力量挥舞巨型毛笔,在一张铺在室外地面的大纸上绘画。他垂直握着毛笔,就像寻常的书法手势,但其运笔却与传统的书写动作与方向相违,所绘的线条亦无任何具体含意,一反传统的书法技巧。
以下,M+的纸类藏品修复员黄若凡会分享她与团队如何处理这件大型藏品。
我们须保存什么
这件纸本书法作品尺寸庞大,它是来自一场展演的成果,这或许解释了它何以会如此巨大。这件作品送来时被折成A2纸张大小,我们打开后才发现它实际上有多大。
《作品》是摊平铺放在地上创作的,由十张纸拼在一起组成,纸质颇薄,尤其以如此大尺寸的艺术品来说。以纸张的厚度,如垂直摆放的话根本无法承受自身的重量。由于之前处理及保存作品的方法,作品的边缘及折痕已有广泛撕开、破裂和表面磨损的状况。因此我们必须思考处理的方案,并构想展示作品的最佳方式。
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减少画作上的皱折,并以更好的方式保存作品。这件作品曾被沿着相同的折痕反覆折叠和打开,不少部分已变形弯曲。折叠并非储藏这件作品的好方式,因此我们要将它打开,再卷起来保存。然后我们就要降低墨水的不稳定性、解决脆裂问题,以及提升纸墨间的黏合力。最后,我们决定在作品背后以纸张作加强。
另外,我们很惊讶的在作品的墨痕上发现数个赤脚踩出的脚印。起初我们以为是艺术家创作时印上去的,可是,从记录创作过程的影片可见,比田井南谷当时穿着袜子。由于无法确定脚印是否创作的一部分,我们不能贸然移除,于是策展人马唯中便向艺术家的遗产管理会询问。他们说作品不应有那些脚印,我们可以将之移除。
不过,作品表面其实亦留有一些毛笔的毛,固定在数滴墨水上。由于这是艺术品及其创作展演的一部分,我们便保留原状。
我们从纪录片中得知作品的创作过程,因此我们怀疑当中使用的墨汁,成分可能与一般由煤烟和动物胶组成的书法墨汁不同。墨痕出奇地暗哑,并显得有点浓稠,我们猜想当中还有其他物质。而且,墨痕上有些裂纹,很可能是在墨汁风干时,当中额外添加的物质收缩所致。后来,我们从遗产管理会得到很有用的资料:墨水是以煤烟、动物胶及小麦淀粉糊制成。有了这些资料,这样艺术品的故事脉络就更完整了。
我们如何修复这件作品
这件艺术品如此巨大,我们处理时不得不逐步平展,以便逐个部分进行修复。为此,我们要根据作品的尺寸订制工具及桌子,例如,我们运用手头上各种物料打磨桌子边缘,使其变得平滑,以免意外地在作品上压出更多皱折。我们亦将作品卷在管上,并在修复后用另一根管卷起。我们每次只专注处理约80厘米的范围。
为了减少作品的皱折和令它更平坦,我们先将作品加湿,继而进行拉伸干燥处理。过程包括为作品增添水分以令它膨胀,将边缘固定到一个支撑点──即地板上,然后让它干燥使之收缩,并同时把它拉平,令其状态更稳定。
为了将作品加湿,我们先将防渗薄膜放在作品上,再铺上已弄湿的吸墨纸,最后覆上一层塑胶静待一小时,让塑胶内的空气湿度升高。在此期间,作品便能均匀地膨胀。我们亦设计了一些固定装置,有助在拉伸干燥及安装作品时,维持作品的状态。
在掀起塑胶后我们便要加紧手脚,因为纸张干燥的速度非常快,几乎立即就开始收缩,而这件艺术品又如此大,因此我们必须迅速在作品周边移动,把它黏在地上,过程中有四位同事帮忙。我们花了一整天去准备为作品增湿、放置提高湿度的吸墨纸、把所有东西盖起来,而实际的拉伸处理却只花了十五分钟。过程虽然很刺激有趣,但在短期内我也不希望再做了!
完成拉伸干燥后,某些墨汁落在纸张时产生的自然扭曲还原了。但是,也有可能是那些自然扭曲早已存在,只是之前作品上的折痕太多,我们才没有看到。身为纸类藏品修复员,我觉得藏品的这种转变是工作上最有趣的地方。我们总想尽量令作品恢复到它原来的状态。
结合古老传统
纸本作品不论大小都有一个共通点,那就是容易受湿度变化影响。因此我们希望做一块能在展出时能增加作品弹性的底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与香港大学图书馆文献保护与修复中心合作,一同学习了「仮贴り」(karibari)的技术。
「仮贴り」板源自日本传统卷轴装裱,是当地裱工开发的工具,由夹在中央的木格栅和前后各最多十一层纸组成。它亦称为干燥板,用来平缓地使画作变得干燥。
这种技术的原理是纸张逐渐吸收水分,让装裱在上的画作亦跟随夹层膨胀。有时候,如果旧的纸本画作干燥得太快,而画心是脆弱的,收缩时就会把纸张撕开,而干燥板上的多层纸张以及纸张之间积聚的空气,则可减缓作品干燥的速度。
虽然「仮贴り」板一般用于使画作变得干燥,但我们也想设计一块类似于「仮贴り」板的垫板,令《作品》能应付环境的变化。事实上,以此技术展示画作已是日本的传统,例如,日式屏风就是采用「仮贴り」的结构,而这种屏风上常绘有画作。可是,「仮贴り」技术甚少应用在如此巨大的画作上,因为传统画作的尺寸通常不大于两米乘两米。
在M+,我们常常回望过去去研究不同传统技术,以解决当今遇到的种种修复难题,这实在是十分有趣的事。M+修复团队一直在我们的专业领域深入探索,务求运用新方法恢复艺术品的生气。
此文章原于「M+ 故事」发布。此简体版本由机器转换自繁体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