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问M+策展人:论展览最大型作品、殖民主义等等
是时候「问问M+策展人」了!在「南行觅迹:M+藏品中的东南亚」展览期间,如果对展览或展品有任何疑问,欢迎到此向策划是次展览的姚嘉善和王蕾提出,问题将于「M+ 故事」中解答。
在你们的藏品中,最大型的展品是哪一项?
是次展览中最大型的作品是Sopheap Pich的《复合物》;至于在所有M+藏品中, Antony Gormley 2003年的公共艺术作品《土地》由约十八万个小泥人塑像组成,所占展览空间最大,而仓俣史朗的《清友寿司吧》,则是我们所搜藏最大型的「对象」。
殖民主义如何影响此展览中的藏品?你们怎样看待那些有意用文化或实际暴力,粗暴地消灭区内各地身分认同的外来势力?抑或在这当中有另一种叙述方式?
M+藏品从多方面呈现殖民主义这个主题。在视觉艺术的范畴,艺术家倾向借个人经历或对身分的探索,间接指涉殖民势力或殖民史,例如Simryn Gill的作品系列《森林》。
至于在设计与建筑范畴,我们收藏的作品显示了殖民主义的多重影响;殖民主义有时可谓是一把两刃剑。展览中一部分作品,例如多幅殖民地旅游海报,揭示关于法属印度支那或荷属东印度的资源掠夺或异国意象;而从另一些藏品,例如Booty, Edwards & Partners建筑事务所的档案资料,则看到殖民主义如何促使建筑学发展成一门专业,以及英国建筑师怎样在前英属马来亚和前英属婆罗洲于建筑技术和形式实验上,以不同方式协助凸显在地身分认同。
当我在『在地脉络』看建筑展品时,不禁讶于WOHA建筑事务所与现代香港高楼住宅,如乌溪沙屋苑「迎海」的相似之处──两者均采用高架行人道。你们在组织展览藏品时,可有发现类似的连系?
很高兴你能留意到这些共通点!高架行人道在现今高楼住宅十分常见;而在1950年代初的建筑计划,已可看到类似的设计,例如英国建筑事务所Alison and Peter Smithson 构思的「空中街道」。
然而,WOHA建筑事务所对于纯粹将高楼住宅的行人道升高的效用存疑,因为这些空间往往会变成无人使用,背离建筑师原意。 WOHA建筑事务所将他们构思的同类概念称为「城市管道」或「公共空中公园」,连接不同楼座,既是供住客使用的花园,亦栽种植物形成「垂直绿色幕墙」,向上为建筑散热。
展览中有相当多不同材料和媒介的作品,例如档案资料、模型、流动影像、绘画等。可以分享一下你们在展亭内布展的手法吗?
布展很考工夫!我们起初就决定将视觉艺术作品和档案资料陈设在相邻位置,让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展品对话, 带出共有的主题关联。不过,执行时要应付很多实际问题,例如照片和绘图需要框裱、建筑及设计物件需要放进展示箱、雕塑需要在空旷的空间展示、录像需要在灯光较暗的环境播放,诸如此类。不同类型的展品均带给观众不同的观赏经验,所以我们倾向将性质类近的作品集合在同一主题展出。
举例而言,在「在地脉络」展厅,你应该留意到大部分已框裱的建筑文献资料和绘图,都是在展厅一侧的壁龛展出,而录像作品和雕塑就陈列在对面。这样做很大程度是因为纸质作品仅可受微弱光线照射;然而我们尝试将这些展品与其他艺术品放在同一空间,以传达艺术家、建筑师和设计师回应其所在地独特之处的意念。
概括而言,我们选择了一种以叙述为基础的手法,使一个特定地方或议题可以有多重解读。我们特意将流动影像作品──例如载昆宁的《廖内》,放在「在地脉络」展厅的入口;此作既反映视觉艺术作品的主观特质,同时亦道出东南亚热带地形和气候的背景,而这正是建筑师设计时重要的考虑因素。
篇幅所限,为求清晰,以上问题均稍经编辑。大家可以到此处看看姚嘉善和王蕾此后回答的问题。衷心感谢大家发问!此文章原于「M+ 故事」发布。此简体版本由机器转换自繁体版本。
姚嘉善是M+的视觉艺术首席策展人;王蕾是M+的设计及建筑副策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