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ry

M+ no longer supports this web browser.

M+ 不再支持此網頁瀏覽器。

M+ 不再支持此网页浏览器。

本网页已自動翻译成简体中文。

麦海珊:逝去的美好
麦海珊:逝去的美好
6:24
视频文稿

麦海珊:以纪录形式为基础的话,作品一定由现实出发,是关于人的故事。就算没有人,我只是拍摄观塘的公园,还是有一个公园在那里。就算我拍摄公园的一棵树,还是有一棵树在那里。因为这是实际上,现象上的东西,空间其实就是人,就是人的活动。拍活动影像,很多时候是用空间说故事。

我很喜欢超八底片,底片的质感相当不同,会有机一点,亦不太像真。你看到的影像,其实不是你真实中看到的影像,甚至非常不同。可能你会疑问:这里是否那个地方呢?当中多了一层次,你才会把看到的超八影与脑海的影像作对照,当然不纯粹是影像上的对照,因为当中一定牵涉个人感受、回忆,牵涉你经历过的事情。这就是我喜欢的质感。

1998年时,我曾经大病,病得无法工作。但那时候,就有一些空间让我向内思考,去想想自己是怎样的,所以我才会做《Tra(i)nsient》这类从感觉出发的作品。当时的伴侣是上海人,我们经常坐火车回上海,其实就是这些时刻。旅程中在想什么呢?自己的感觉是怎样的呢?多了思考自己是非常重要的。我开始对散文电影感兴趣,还有自传式民族志,于是想到很多关于文字、影像的内容,所以之后就创作《单行道》。

(城市,如所有事物一样,在长久的影响与交叉感染中,会逐渐失去了自身的特质,让含混暧昧取代了本真独特)

用日记形式去讲述自己,以及自己与历史的关系。那时我去了美国,又很久没回观塘,所以再回来拍摄时,也有种很重的思乡意味,也想再知道香港多一点。是一些美好的,某程度上又已逝去的东西,然后可能是对自己的将来一种未知的状态。将片段式、比较诗化的语言放进活动影像当中,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呢?我用了许多对比结构,甚至尝试分割画面:从前与现在、黑白与彩色、真实与幻想的东西。

《单行道》之后的作品,我反而想做一些我不认识的题材,而(这些题材是)我很想知道,同时又觉得其他人可能也想知道的,还有对香港是重要的。制作《浮城》时,我有一个主题,主题就是有关空间的故事。因为有这三个地方,我要去查看观塘工厦的政策:何时开始转型?工厂何时开始撤离?做音乐的人何时进驻?就是要做这类型的研究。

(那个朋友起初为什么会在这边租地方呢?最终可能无法追溯,但实际上(他们)真的是因为这里的人而留下来。试想譬如在荃湾,(租金)可能较易负担,但在观塘、牛头角区,就是整群玩音乐的人都在这里。)

我以前的作品比较多表现自己的想法,但从《浮城》开始,我想探讨其他人的想法,然后再讲述他们的故事。所以那时候,我对一个地方的故事感兴趣,然后又想拍摄关于音乐的主题,所以就跟这三个音乐人合作,由他们去选一个地点,唱一首歌。他们决定了地点与歌曲后,我才到那个地方做研究。

(有时候,我就是想不起来,我们一起做过的事情。轻风、微尘、清晨还在,但再也不会和从前一样。)

做以纪录形式为基础的影片,你要有一个出发点。为何我要去这个地方?你要经过这个过程,才会得到一些材料,才会想到如何处理这些材料。 《浮城》或者这些影片作品会有资讯性的内容,也有真实故事,而这些故事,如果是香港人,大家也可能共同拥有,而当中一些情感部分,也会触动到自己。

你看到的影像,其实不是你真实看到的影像……当中一定牵涉个人感受、回忆,牵涉你经历过的事情。

麦海珊

访问中,香港艺术家麦海珊与我们分享她对超八底片的钟爱、创作历程的转向,以及拍摄纪录形式影片的过程与意义。

麦海珊的实验纪录片从现实出发,却处处充满诗意,一个个由影像与文字交织的故事,不只讲述她自己与香港的关系,更借别人的故事记录已逝去的美好事物。

麦海珊自1990年代初开始创作录像及声音艺术作品,早年多以性别及性取向为主题,但在1998年一场大病后,她开始从自身出发创作,思考个人与城市之间的关系。其作品常以变化中的香港为题材,包括观塘的重建项目、工厦中的音乐人、盂兰胜会等。

了解如何在多媒体中心观看麦海珊的作品。

制作人员

监制

M+

影片制作

流动影像工作室

导演

王伟健

撰稿

李嘉

摄影

张旻匡、叶耀东

剪接

王伟健、张旻匡

制作助理

邓可盈

M+制片

丘雪君、苏浚、伍韵怡

M+文本

林立伟、梁仲汶、林玥臻

订阅最新消息!

  • 收取M+与西九文化区的最新情况
  • 探索M+杂志的最新影片及故事
  • 选择你希望收取的内容
  • 随时取消订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