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文稿
彭绮云:(英文)今天我们来到维多利亚港看看M+馆藏中的两个项目。今天我们来到维多利亚港一窥这个城市的历史对其形象的描绘,以及旅游的本质。
第一个是石汉瑞,设计的品牌形象客户是1970年成立、仅营运了几年的直升机服务公司——香港国际航空。在1970年香港国际航空成立之前,来往香港岛及九龙半岛的唯一方法是乘搭渡海小轮。随着1972年红磡海底隧道启用,香港国际航空随即在1973年停止定时往来机场的直升机航班服务,但令人惊讶的是在它营运的短短几年间,它已接载过96,000名乘客。
石汉瑞的设计主要是鲜艳的橙色和黄色搭配清晰的无衬线字体,还有看起来既像跑道亦似公司名称中首个英文字母「H」的醒目标志。与石汉瑞为整体品牌形象挑选的大胆平面设计风格不同,他设计的一系列用作纪念品的明信片时,选择从过去取材当中的香港图片,呈现太平山屹立在维港背后,今天我们来到维多利亚港,这本来是十九世纪以外国商人或游客为销售对象而大量绘画的外销画。这段有关旅游通商、冒险与描绘的历史正是石汉瑞设计这套明信片的灵感所在。
第二个项目是一系列由日本摄影师荒木经惟拍摄的香港照片,是他于1997年到访香港时拍摄的荒木经惟的摄影风格向来独特,常常是既即兴和不事先按计划的,又带点亲密感觉和自白的味道。荒木经惟忽发奇想决定去一趟香港,他在这里待了五天。他平常一般留在东京,日本其他城市拍摄周遭身边的生活百态。而这个决定改变了他的人生,也改变了他的事业轨迹。这系列照片名为「香港之吻」,它们就像一部摄影日记,记录了4月16至20日一连五天的旅程。他对这个处于巨变之交的城市的印象,他将这趟旅程特别是香港极其潮湿的环境,形容为令人情欲亢奋,就像与某个女子初相识那样。在他温馨而感觉亲近的照片中,他捕捉了这个城市与其居民的模样既有点不经意,又有点隐晦颠覆了将摄影用于留念的想法。
石汉瑞为香港国际航空设计的品牌形象和荒木经惟的旅行摄影日记,邀请我们回到过去想像这个海港昔日的模样,并展望即将来临的转变 。
来跟随M+香港视觉文化策展人彭绮云回顾维多利亚港潮起潮落的变迁。这个海港一直启发着不同年代的创作者,不少创作者都会以它为题材,在作品中加入它的模样。
1970年代,平面设计师石汉瑞为直升机服务公司香港国际航空设计品牌形象,当中的鲜艳配色及抢眼字体,散发对未来的乐观态度。相反,同样由石汉瑞设计的明信片却采用不一样的手法,他取材自过往的维港鸟瞰图像,让人联想起殖民统治时代的香港,以及当时渡海小轮乘客眼中的维港景致。他的设计将乘客的情感连系到过往,即使这项服务带来了划时代的方便。
二十年后,在1997年4月,日本摄影师荒木经惟来到香港,感受在巨变之交的氛围。他的摄影作品《香港之吻》如日记一般令人感觉亲近,捕捉了潮湿又短暂的五日旅程。在维多利亚港湿闷的空气中,荒木经惟感受到遇上新恋人一般的感官刺激。其作品颠覆了将摄影用于留念的想法,引导观者透过他的镜头,观察海港的景观和此地居民不经意的模样。
通过石汉瑞和荒木经惟的作品,我们可以想像到形塑这片景致的历史。
制作人员
- 监制
M+
- 主持
彭绮云
- 影片制作
朝夕公园
- 导演
许智生
- 摄影
麦志豪、翁子康
- 摄影助理
郑巨深
- 制作助理
袁健乐
- 剪接
麦志豪
- 电脑动画
卢悦锐
- M+制片
张嘉琳、陈慧卓
- M+文本及字幕编辑
梁仲汶、林立伟
- 特别鸣谢
彭绮云、苏浚、洪飞鸣、郑世媛、叶俊文、谭倩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