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ry

M+ no longer supports this web browser.

M+ 不再支持此網頁瀏覽器。

M+ 不再支持此网页浏览器。

2020年3月13日 / 皮力

着眼于物质的中国当代艺术

近镜拍摄一个金色起皱的球状物体,外面被一层淡黄色生丝包裹,生丝上满布小黑点。

胡晓媛,《石疑》,2019年,绡、墨、钢筋、大理石、木梁、石榴、海水侵蚀的石灰石、玻璃杯、肥皂、铸铁秤砣、砖块、鸟巢、木棍、水泥、线,由M+委约创作,展览现场(2019)。摄影:Winnie Yeung@iMAGE28,图片由香港M+提供

物质性是什么?它为何重要?艺术的物质性如何随年代和文化而转变?

所有艺术都由物料构成。而着眼于艺术品的物质性,就是要强调其构成物料的特点。在当代艺术中,物料往往是作品的基础,它不仅是传递意念或情感的工具,更体现了作品自身的主题。物料可以使人联想到社会阶级和文化传统,更可以是无形和抽象的,例如是声音以及将它消除。

视觉艺术希克资深策展人皮力将在下文阐述「希克奖2019」展览中三件作品的物质,包括棚架、声音和生丝。

谈物质

艺术家创作新作品通常从采用某种物料开始。无论是什么作品,如何处理物料都是考虑的因素。然而,对很多当代艺术家来说,物料渐渐成为其作品的主题本身,而非用以传达意念的工具。

一幅盖上黄色网布的竹棚架,棚架上缠绕着红色的塑胶树叶。右上方有一个细小的长方形窗户,可见香港岛太平山顶的景色。

梁硕,《山顶里》,2019年,竹、塑胶网、树枝、人造花,由香港M+委约创作

梁硕在其作品《山顶里》(2019)把物料视为文化资讯。他从香港常见的竹棚架汲取灵感,在M+展亭的平台搭建竹棚结构,让观众置身其中。竹和竹棚架是人类自古已经采用的物料,是源远流长的技术。而有趣的是,这项技术至今仍被广泛沿用,即使在香港这样的大都会中,依然随处可见。

一条石径的两边各有一幅竹棚架,棚架上缠绕着粉红色的胶花,日光从前方隧道般的入口渗进来。

梁硕,《山顶里》,2019年,竹、塑胶网、树枝、人造花,由香港M+委约创作

点缀于竹棚架各处的塑胶花是此作品物质性的另一面重要层面。梁硕的作品以对中国社会的透彻理解为基础。当代艺术总被归类为精英、教育程度高及富裕阶层的文化,然而,在中国颇多人仍处于社会和经济阶级的下层。因此,梁硕选取这个阶层日常生活中的廉价物料:竹棚架和塑胶花。塑胶花代表一种在物质上力臻完美的方式,却碍于金钱有限而力有未逮。

梁碩《山頂裏》的縮時影片
梁碩《山頂裏》的縮時影片
1:00

组装梁硕《山顶里》的缩时影片。梁硕,《山顶里》,2019年,竹、塑胶网、树枝、人造花,由香港M+委约创作

在香港,维修工程完结后,竹棚架就完成任务,被拆卸移走。对梁硕来说,此物料的这一特点令其拥有另一层文化意涵,就是指涉中国传统故事中的桃花源,而此元素就成为作品的灵感来源之一。在该传统故事中,人们无意间发现一片世外桃源,但再次寻访时,桃花源已不复存在。梁硕遂以饶富趣味的方式从故事中取材,利用竹棚架建成可轻易解构和拆除的临时建筑结构。展览于5月完结时,整个结构就会被拆掉移走,就像桃花源般不复存在。对梁硕而言,竹棚架是透视此物料背后的文化脉络的方法。

在由一个房间组成的录像装置作品中,可见一个大萤幕,画面上管弦乐团在演奏,而指挥在画面内房间的一角;另外,有多个六角形物件在房间内排成几行。

杨嘉辉,《消音状况#22:消音的柴可夫斯基第五交响曲》,2018年,高清录像、八频道声音装置及地毯,艺术家借出,展览现场(2019),摄影:Winnie Yeung@ iMAGE28 ,图片由香港M+提供

梁硕在作品中探讨物质的无常,与杨嘉辉作品《消音状况#22:消音的柴可夫斯基第五交响曲》(2018)的物质性互相呼应。在作品中,杨嘉辉指导交响乐团在演出时把乐器消音,借此把焦点引向乐手发出的其他声响。这是一种不同于寻常的物质形态,多数人甚至不把它视作「物质」。然而,在观看杨嘉辉的作品时,声音显然就是作品的主要媒材,它是作品的主角,用作探研作品的意念,而它本身就是透过消音这种对乐器物质特性的介入而产生的结果。

楊嘉輝,《消音狀況# 1:消音弦樂四重奏》,2014年
楊嘉輝,《消音狀況# 1:消音弦樂四重奏》,2014年
17:10

杨嘉辉的「消音状况」系列作品之一。杨嘉辉,《消音状况# 1:消音弦乐四重奏》,2014年,单频道录像、有声,17分10秒,片段由艺术家提供

杨嘉辉作品中的物料不光只有声音,也包括声音的消除。借着把交响乐团消音,人们能听到原本不被注意的其他杂音。这种物质多半难以捉摸辨认,因为它无形无象,只能随着乐手的动作才可在脑海追寻它的痕迹。

声音媒材也具有提示的作用。没有音乐,但凭着各种杂音和人们的动作,仍能在脑海中重构部分的音乐。这种无形的杂音、白费的声音,有点像胡晓媛利用废弃物料创作的作品。杨嘉辉和胡晓媛皆在作品中利用和凸显原本不为人注意、不是主角的物料。

装置艺术作品中,可见以钢筋及撕破的米色及棕色丝质布料组成的抽象三角形结构,一块大木头搁在其中一个三角形结构上,当中零散地摆放几个木底座,上面插了细长的金属杆,金属杆上有细小的托座,盛着细小的物件。

胡晓媛,《石疑》,2019年,绡、墨、钢筋、大理石、木梁、石榴、海水侵蚀的石灰石、玻璃杯、肥皂、铸铁秤砣、砖块、鸟巢、木棍、水泥、线,由M+委约创作,展览现场(2019)。摄影:Winnie Yeung@iMAGE28,图片由香港M+提供

胡晓媛的作品《石疑》(2019)围绕物料自身。她曾以「绡」创作很多作品;「绡」是一种半透明的生丝,轻巧而坚韧,而且与梁硕所用的竹一样,在中国文化中历史悠久。她以最传统的方法制绡,把它置放在室外陈化,长达数月甚至一年。对她来说,绡并非单纯就是布料,它是来自于动物,是一种饱含生物特征的物质,充满「生命的温度」。

胡晓媛以绡覆盖作品中所有其他物品。她收集各种废弃物并以绡包裹,借此丈量这些物料,并延伸它们的意义。其他物料包括肥皂、毛发、砖块,甚至石榴;她亦采用了建筑工地的废料。这层绡既改变了这些组件的形状,却又保留了它们原来的质感纹理和人情况味。覆于其上的纤维物细致地勾勒出物品表面的细节。随着时间流逝,物品出现变化,水果缓缓干瘪收缩,绡也日渐腐朽。物品表面的损伤和标记,以及物品与生丝之间日渐形成的空隙,记录着此中发生的种种蜕变。

一个细小圆形鸟巢的特写照片,下面是一个金属杆上的圆形小托座。鸟巢由树枝、干树皮及树叶制造,再包覆着一层淡黄色的生丝。那层生丝有几处裂开了,两块干树皮或树叶以一条丝吊着从鸟巢悬垂下来。

胡晓媛,《石疑》,2019年,绡、墨、钢筋、大理石、木梁、石榴、海水侵蚀的石灰石、玻璃杯、肥皂、铸铁秤砣、砖块、鸟巢、木棍、水泥、线,由M+委约创作,展览现场(2019)。摄影:Winnie Yeung@iMAGE28,图片由香港M+提供

在这个层面,可以看到胡晓媛跟其他两位艺术家的共通之处,尤其是梁硕:物料不仅是物料本身,也蕴含社会和个人资讯。丝和竹的固有文化身分从一开始就显而易见,两种物料都是传统中国文化的象征。

长久以来,大部分中国艺术家都着重艺术意念多于物料的选择。他们以艺术为工具,展现对社会和政治的看法。然而,今天很多艺术家不再只视物料为达到目的的手段,而是从物料的物理属性和文化联系本身出发来创作艺术,他们的意念与物质特性及如何发挥物料密不可分。对我来说,这是这一代中国当代艺术家昭著的特色。

此文章原于「M+ 故事」发布。此简体版本由机器转换自繁体版本。

皮力是M+的视觉艺术希克资深策展人。

订阅最新消息!

  • 收取M+与西九文化区的最新情况
  • 探索M+杂志的最新影片及故事
  • 选择你希望收取的内容
  • 随时取消订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