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白:设计及建筑定义我们使用的物件,建造我们居住的空间,还塑造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和生活方式。
“物件‧空间‧互动”展出了M+馆藏中的重要藏品,不但启发我们仔细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和空间,还探索亚洲设计与建筑的发展,是如何与这个地区在二十到二十一世纪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变化息息相关。
展览的第一部分名为“‘港’角镜”,展出的藏品印证了M+的设计及建筑馆藏如何被博物馆所处之地的独特文化所定义。 设计是由彼此交流的思想和跨越边界的物件所形塑的,而香港一直促进这种交流与互动。 从历史上来看,香港与海外出品的作品之间有着不少共通点。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的城市发展证明了正式与非正式的建造方式同样深具意义。
王蕾:[英语]香港的城市规划一向以高效著称,兴建于1960年代的美孚新邨正是一个大厦之间紧密连接、密度极高的私人住宅典范。然而,没有规划的聚居地也同样是香港的特色,九龙城寨就是最有名的例子。即使九龙城寨在1990年代已被清拆,它仍然保留着人们对香港的想像——也许不受约束,但却非常繁荣。这点令我们的团队对亚洲的非正式建筑、城市规划,以及背后蕴含的潜能都非常感兴趣。
当中包括深圳建筑师团队“都市实践”设计的项目。这个模型来自一个名为“城中村研究”的模型系列。看看这个模型,你会发现它的立意在于设法为城市插入并创造连结,而非大幅改造现有的社区。因此,他们的项目能保留城市本身的社会及空间结构。
另一个很重要的计划则出自孟买研究组织Urbz之手。 Urbz邀请了当地承包商建造模型,呈现后者能如何改善达拉维贫民窟的房屋结构。那时,贫民窟正面临清拆的危机,政府甚至想改变整个生活环境。因此对他们来说,这些模型让他们想像新的生活模式和建筑物料,更可显示当地的工匠和建筑工人有能力改善自己生活环境。
这两个项目充分呈现了非正式的城市发展和建筑群的集体智慧及其蕴藏的逻辑,提出了市区重建及清拆以外的选择。
旁白:展览的下一部分“从设计看国家身份”探索设计师和建筑师对二十世纪民族国家建设所发挥的作用。 二战后,许多亚洲国家都脱离殖民统治而独立,而这些新国家对未来的憧憬,均反映在它们的建筑和城市规划,平面设计、产品设计和家具设计上。透过在建筑形式、材料和技术方面进行实验,建筑师渴望塑造现代化的国际形象,同时凸显国家的独特文化、历史和气候条件。
王蕾:[英语]在1950至1960年代,建筑师沿用了非常明确的几何形式和崭新的建筑材料,特别是混凝土,目的是明显区分开独立后的建筑和殖民时期的建筑。这种通风遮阳窗在昌迪加尔许多建筑中都可见到,而这一件来自高等法院。它的功能是遮挡阳光及调节气流。这件通风遮阳窗的设计,反映了建筑师在后殖民时代,针对南亚及东南亚潮湿的热带气候,在形式及技术上的所作出的应对。
你也能在柬埔寨找到相似的建筑策略,它同样受气候与当地历史影响。这种策略可见于柬埔寨国家体育中心,它是由国家建筑师兼公共工程部门负责人旺‧莫利万所设计的。那里原是沼泽地,而旺‧莫利万在设计此体育中心时,参考了吴哥窟神庙建筑群的水力系统,以解决排水问题。在整个体育中心,我们能看到旺莫利万采用了“护城河”以及墙壁与天花板上的孔洞设计,以达到散热、自然采光和对流通风的效果。
旁白:设计同样有助于传播各种政治和民族主义意识形态。 政府主导的政治宣传可以借助印刷品的形式存在,也可以是不同类型的产品。 设计师经常在作品中运用与民俗文化和历史母题密切相关的图像,以巩固现代国家的身份。 即使这种政府的讯息传播带有其政治局限,但设计师仍能在作品中发挥创意、表达个人思想。 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和贸易网络扩大也促使亚洲各地推出革新的产品, 例如日本的消费类电子产品和家具,香港的塑胶工业,泰国的纺织品生产。 这些商品的广泛流通,令亚洲在全球贸易、制造业和设计业的版图上崭露头角。
Ikko Yokoyama:[英语]这是展示冷战时期泰国纺织业发展的独特例子。当时美国支持泰国当地的手工业发展,并以此为对抗共产主义的宣传方式之一,并宣扬自由世界的概念。在1940年代末,美国企业家吉姆‧汤普森来到曼谷,并复兴了式微的泰国丝绸工业。这里色彩鲜艳的围巾,全都是由穆斯林织布工人手工编织的。围巾上有一个小标签,写有织布工人的名字。吉姆‧汤普森毫不犹豫地向当地引进了瑞士的化学染料,从而达到如此鲜艳的颜色,以及这种不寻常的颜色组合。在那之前,天然染料在泰国更为常见,但人们都不太喜欢,因为颜色会沾到手上或脚上,因此他们特别喜爱都这种既鲜艳又不掉色的全新染料。这种围巾随即流行起来,成为曼谷著名的纪念品。所以我们今日常见,颜色鲜艳的泰国纺织品,背后有着如此有趣的历史背景。
这条裙子则由一位美籍非裔女性设计师杰奎琳‧布兰德福德‧艾尔设计。艾尔是一名时尚插画师,曾在巴黎和纽约为《时尚》杂志工作,并在1950年代中搬到曼谷。她在曼谷认识吉姆‧汤普森,在他的鼓励下开展自己的时尚事业,亦获得了洛克菲勒家族旗下组织的资助。因此,她创办了“Design Thai”,泰国的首个成衣品牌。品牌很快就大受欢迎,并改变了泰国的时装行业。艾尔亲自为服装设计图案,再进行丝网印刷。主题方面,她参考了泰国的传统图案,以及泰国的自然美景和色彩。这条裙子印有莲花图案,灵感源自寺庙里的绘画。这条裙子非常优雅,剪裁也十分精巧,这有赖于当时泰国蓬勃的裁缝业。这里很有意思,有个漂亮的细节:腰带和领口都采用相同布料做填充。这些服装出口到世界各地,在美国的高级百货公司亦深受顾客欢迎。
旁白:展览的这个部分展出了一些富有远见的建筑师和城市规划专家的作品,他们重新构想城市的可能性,并想像它们如何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
来自伦敦的Archigram在作品中想像出颠覆传统的建筑模式,以适应1960年代巨大的社会变迁和科技变革,M+已把他们的档案纳入馆藏。 我们将Archigram的作品与亚洲一些已建成或未建成的重要项目同时展出,让它们互相对话,例如日本代谢派建筑师的作品,和中国建筑师马岩松和他成立的MAD建筑事务所近年的作品。
绘图社创作了这幅壁画,它是对这种新旧对话的视觉诠释。 这幅由M+委约创作的壁画密密麻麻地描绘了可移动、模组化和插接式的结构。 如你仔细观看,会发现Archigram和其他志同道合的建筑师作品中的元素,以及亚洲各地其他同样能适应环境条件并可扩展延伸的都市产物。
Ikko Yokoyama:[英语]这块巨型三角形嵌板是1970年大阪举行的万国博览会上的“万博塔”舱室的组件。万博塔是由日本建筑师菊竹清训设计的,他是代谢派建筑运动的发起人之一。1970年的大阪万博会是一场展示科技未来主义,以满足新兴的后工业社会需求的盛会。博览会实现了许多建筑实验。这座万博塔高127米,是当中最高的;访客能透过这些圆窗俯瞰整个场地。这座塔的设计基于建筑再生的代谢主义思想;七个网格球形舱室围绕着高大的垂直桁架塔“生长”出来,还设有高速电梯运送访客到舱室。舱室由54块嵌板组成。无论大阪万博会的概念和代谢主义理论有否在现实中实现,这座万博塔是极少数建基于此思想建成的建筑之一。它直至1990年仍在运作,作为观赏景点,也用作天线。万博塔清拆后,建筑师菊竹清训把嵌板保存下来,直至M+纳入馆藏。
在这场展览中,我们特地把这块嵌板在这间展厅展出,放置在能看到香港天际线景观的窗口旁,与之对话,令人重新想像未来的城市。
旁白:深具远见的建筑师所构想的巨型结构,是最为引入入胜的建筑形式, 它规模庞大、建筑物之间互相连接、不同功能的设施一应俱全,就像一座不折不扣的城市。 已建成的新加坡黄金坊,或巴克敏斯特‧富勒的浮动城市和WOHA的“可渗透格子城市”等未实现的项目,均提出了应对高密度人口和气候变化的方法。
并非所有建筑师和设计师都以解决社会问题为创作的主要目标。 这个名为“无所不可:后现代设计”的部分探讨他们在作品中大量运用表面装饰、历史主题、主观个人主义和美学矛盾的现象。 自 1970 年代末至 1990 年代初,后现代设计师和建筑师有意将目光放得更远,不只着眼于科技进步和功能主义,而是自由地尝试多元化的图像和技术。
以日本设计师仓俣史朗为例,他是米兰孟菲斯设计集团的主要成员,其作品展现了后现代设计在完全地跨越国界的同时,也能具有文化特色。 仓俣对物料的想像力和创新工艺可在清友寿司吧清楚感受到,这是少数出自仓俣之手而完整保留下来的餐厅室内设计作品, 寿司吧在日本泡沫经济高峰时兴建,原本建于东京,现在重现于M+。
Ikko Yokoyama:[英语]这组藏品示范了M+如何也将注意力放在较鲜为人知的人物及他们的创作上。这些是日本设计师大桥晃朗的作品。他从1960年代开始活跃,定下一套别具特色的设计语言。但不幸的是,他在1992年英年早逝,再加上他只为建筑师设计订制家具,导致即使在日本,也较少人认识他。这张大沙发是《Hannan长椅》,是大桥晃朗在1984年为长谷川逸子设计的房屋而制作的。这件作品突显了大桥晃朗对不同家具类型和文化差异的兴趣。
首先,这张沙发对日本房屋来说非常大。这个夸张的靠背上有弧形金属骨架和色彩缤纷的拼布,借鉴了西方家具的类型,同时你也看到这些以复古印尼蜡染布料和薄垫制造的软包,也借鉴了亚洲人席地而坐使用的地垫。
这是他的另一件作品,名为《东京米奇老鼠》。这件作品很非常异想天开,是一块折叠式的野餐垫,附有小餐盘。我猜他应该是根据头枕的形状而命名。而头枕里面使用了排球内芯的物料,所以柔软又富弹性。这里展示了大桥晃朗的设计绘图和家具的微缩模型。大桥在绘图方面经验丰富,因为他原本是学建筑的。而且在当时,绘图是设计过程中常见的步骤,但在今天看来可能较特别,因为我们如今所有的设计都是用电脑实现的。
旁白:亚洲设计师为了探寻国际现代主义以外的崭新手法,纷纷在作品中重新演绎地区传统,来复兴古老工艺,并借此从传统原型、神话和哲学中寻找当代价值。
与此同时,亚洲的后现代设计也体现了消费文化的活力。东京和香港等城市的零售和娱乐产业,推出了不少造型精美的电子产品,并以新颖技术创造出同样华丽的平面设计。
王蕾:[英语]为了强调后现代时期,特别是1970至1980年代平面创作的趣味盎然、朝气勃勃和高度跨文化的性质,我们把这些来自雅加达、东京和香港的作品一同展出,因为它们都以气刷喷绘为媒介。当时十分流行用气刷绘制插图,因为它能营造超现实的效果,并极富表现力。
从这三件作品中,你能清楚地看到气刷喷绘这种媒介的力量,它将充满自信的多元女性形象呈现得淋漓尽致。第一件作品出自山口晴美,她是一位女性插画家,这件艺术作品原本是为东京PARCO百货公司所创造的。从画中女人的姿态和直视观众的目光,你可以看到她对自己很有信心和把握。当然,这张海报也向观众散发着一种巨星的魅力。
而下一件作品,是黄健豪委托设计师陈幼坚,为梅艳芳1984年《飞跃舞台》唱片封面所作的设计。梅艳芳被描绘成一个同样很有自信,身穿连身衣的人,周围被星体状物体包围着。可以从这些有强烈对比的霓虹色看出,梅艳芳她对于这个世界来说也是超现实的,同时也有一种超人类的感觉。
以下是查约劳‧阿布迪的作品,他来自雅加达,是一位很重要的平面设计师。这张海报本来是为印尼平面设计师协会所设计的。这是一个使用了气刷技术的特别作品,因为画中人物很像女人,但同时又有极具中性气质。完美体现了跨文化的混合,她戴着一个哇扬翁戏的头饰,但同时也有着很华丽的摇滚发型与领结。
旁白: M+是一座视觉文化博物馆,这里的展览旨在为不同的领域和媒材建立联系。
在这场设计与建筑的展览中,我们还展出了艺术家曹斐的作品《人民城寨》,以此凸显数码世界与现实世界共同遇到的问题,呈现两者的交集。 《人民城寨》是一座虚拟都市,创建于多人网络平台《第二人生》。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前,大量建筑物纷纷落成,而这件作品就是在那时推出的。展览首次展示该作品的完整档案。
《人民城寨》出现在展览的最后一个部分,这一部分也提出了五个关于今天设计与建筑的当代问题。
机器制造与手工的界线在哪里?快速成型、3D 打印和算法设计等生产技术,正在迅速改变设计师的角色。
需求从哪里来?这些项目大多是设计师为解决社会迫切需要而发起,并善用了社区资源。
谁是作者?设计生产在棘手的社会情况下变得愈来愈复杂,并常需涉及多方协作与参与。作者身份可以由多位创作者共享,其中包含匿名人士。
自然在哪里?这些作品呈现了人类在治理、再现和开发自然的同时,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令我们茫然不安。
我们如何互动?数字科技改变了我们互动的方式,让人与人的沟通变得前所未有的容易,同时又创造了新的阻碍,令人们更难了解对方。
Ikko Yokoyama:[英语]这些是165个第一代emoji的草稿。 emoji是电子时代的产物,所以原稿都是PICT电子文件。这里看到的都是为了这个展览而印出的。
emoji在1999年由日本通讯公司“NTT DOCOMO”发行。 DOCOMO的开发部长栗田穰崇,他发明了图案图标系统“绘文字”,也就是emoji,以及要以什么图案作蓝本。然后他找了日本建筑师青木淳设计每一个符号。我们能看到,这些全都是12乘12像素的点阵图。有趣的是,栗田穰崇参考了漫画文化中新颖的图形系统,例如汗、压力、睡觉、顿悟等等, 这是第一部安装了emoji的移动电话,富士通公司的Digital Mova。可以看到这块屏幕很小,也只能显示6行,每行最多8个字。 emoji让人能省却字数,同时却能表达感情,例如爱意、歉意、伤心、生气等较难直接说出的话。
emoji在2000年后成为日本电子通讯的常态,但花了十年才变得全球化。 2011年,苹果公司的iPhone 5是日本以外第一款安装emoji符号的移动电话,但一直到2014年苹果系统版本(iOS 8)更新后emoji才成为了默认设置,从此emoji的使用变得更为广泛,更迅速地收获了全球用户。我们制作了这个反映emoji演变过程的影片,随着emoji逐渐成为一种世界语言,它对文化多样性、性取向和包容性的吸收与参考,都成为了现今emoji的发展中最重要的主题。
旁白:你在这个展厅中看到的图像、物件和建筑物,如何启发你去发掘或重新思考我们在现实和虚拟世界的体验?这些作品的历史又如何帮助你了解香港、亚洲和世界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