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思考:
广东艺术与多元现代性 M+ Matters: Cantonese Art and Plural Modernities
M+思考:
广东艺术与多元现代性 M+ Matters: Cantonese Art and Plural Modernities
为什么二十世纪早期的广东艺术家会创办中国思想最激进的新闻画报?他们如何转化国画典则俊雅的美学,表现出现代战争的残酷现实,或对社会的讽刺?他们的创新又如何塑造当今世代的观看方式?
是次公众研讨会以崭新视角审视广东地区对于中国艺术现代主义的独特贡献,并探讨其在于区域和多元现代性论述中的意义。研讨会邀请到来自北京、广州、香港和深圳等院校和美术馆的研究者及专家,演讲主题包括:二十世纪广东绘画中的写实主义和现实主义;画报、木刻版画和漫画等图像媒介在社会上的传播,以及岭南画派在香港及海外侨乡的传承实践等。研讨会以广东话及普通话进行,现场提供英语即时传译。
自2012年起举办至今,“M+思考”汇集世界各地顶尖的学者、策展人及专家,就视觉艺术、设计及建筑、流动影像等领域的重要议题展开讨论,并鼓励业界与公众一同参与其中。“M+思考”早前探讨的议题,包括当代水墨艺术、中国博物馆热潮、战后东亚的设计与工业、国际博物馆之收藏与展示策略等。
时间:09:00–09:30
时间:09:30–10:00
讲者:
- 华安雅(M+博物馆馆长)
- 杨浚承(M+水墨艺术副策展人)
- 彭绮云(香港视觉文化策展人)
时间:10:00–12:00
讲者:
- 陈蓓(香港中文大学文化管理系助理教授)
区域文化的视觉呈现:1940年《广东文物展》
- 邹杰杰(广州艺术博物院教育推广部主任)
从宣传角度看广州艺术博物院如何呈现地域特色
- 陈冠男(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中国书画主任(副研究员))
八九十年代黎雄才和关山月于香港中文大学的书画示范
- 黄悦行(柏林自由大学艺术史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
岭南画派社群在旧金山
回应:郑秀慧(M+香港视觉文化副策展人)
时间:14:00–15:30
讲者:
- 李伟铭(广州美术学院荣休教授)
何以为真?再读《真相画报》
- 陈志云(广州艺术博物院副研究馆员)
司徒乔对现实主义的三重理解
- 丁澜翔(策展人)
写生和关山月1940、50年代的山水画
回应:朱万章(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策展人)
时间:15:30–17:00
讲者:
- 蔡涛 (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教授)
重访中国现代艺术史中的1935年
- 李公明(广州美术学院荣休教授)
黄新波在香港时期(1945–1949年)的木刻版画
- 吴雪杉(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
讽刺的权力:廖冰兄1950年代的漫画
回应:麦艳琼(香港理工大学中国历史及文化学系助理教授)
时间:17:00
讲者:程美宝(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及历史系教授、系主任)
黄少强,《乞丐》(局部),1930年代,纸本设色水墨,翰墨轩收藏,图片由翰墨轩提供
关山月,《都江堰》,1941年,关山月美术馆藏,图片来源:关山月美术馆
方人定 ,《风雨途中》,1932年,水墨设色纸本,香港梅洁楼收藏,图片由香港梅洁楼提供
1980年5月关山月于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的书法示范,相片由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提供
第二次日韩协约新闻画(局部),《时事画报》第九期,1906年,纸本设色水墨,翰墨轩收藏,图片由翰墨轩提供
赵兽,《颜》,1934年,油彩布本,广州艺术博物院藏,图片由广州艺术博物院提供
廖冰兄,《技巧必须如此》,1957年,印刷纸本,广州艺术博物院藏,图片由广州艺术博物院提供
司徒乔,《饥饿》,1946年,粉彩纸本,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图片由广州艺术博物院提供
高剑父,《雨中飞行》,1932年,挂轴,纸本水墨设色,图片由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提供
李桦,《怒潮组画之四:起来》,1947年,木刻版画,一组四幅,“汉雅一百”藏品,照片由汉雅轩提供
讲者介绍
蔡涛博士,现任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教授,曾任职于广东美术馆。从事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的研究与策展工作,特别关注战争和社会变革对艺术的影响。
陈蓓博士,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文化管理系助理教授。她近期的研究项目集中于近代及现代名胜的构建,其他研究兴趣包括近代及现代中国艺术与文化的生产与消费。
陈冠男博士,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中国书画主任(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明清至近现代书画,包括中国诗画关系及书画鉴藏史等。
陈志云,1998年起任职于广州艺术博物院,曾任陈列研究部主任,现任副研究馆员。近年来,研究重心放在司徒乔的个案研究,目前正在编辑《司徒乔全集》。
郑秀慧博士,现任M+香港视觉文化副策展人。研究领域包括香港和中国的现代与当代艺术、亚洲离散历史研究、艺术家档案和历史与记忆的偶然性。
程美宝教授,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及历史系教授、系主任,广东省高等学校珠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山大学)。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社会文化史,近年致力于从声、色、味几方面,探讨华南的地域文化如何在十六至二十世纪跨地域的历史过程中渐次形成。
丁澜翔博士,策展人,主要研究领域为近现代中国艺术和视觉文化,尤其关注社会和政治变革对艺术表现的影响。
李公明,广州美术学院荣休教授和前美术史系主任,近年来主要研究领域为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史,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美术史。
李伟铭,广州美术学院荣休教授,专注研究现代广东艺术史,目前正在编辑《高剑父诗文集》。
麦艳琼博士是香港理工大学中国历史及文化学系的助理教授,主要研究中国大陆和香港艺术在二战后全球格局下的发展。目前,她正在撰写一本书稿,名为《调解后的视觉:中国社会主义的山水景观与领土想像(1949–1976)》。
黄悦行博士,现任柏林自由大学艺术史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参与欧洲研究理事会资助项目“中国的艺术院校:全球历史及教学实践”。她的出版和研究集中在岭南画派及其海外社群、论述史和跨媒介性。
吴雪杉博士,现任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的教授,2003年至2015年任教于中央民族大学,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艺术史和视觉文化。
朱万章博士,现任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策展人。专门研究明清至现代的中国绘画和书法、艺术评论、出版、教学、展览策划和鉴定。
邹杰杰,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教育推广部主任、副研究馆员。
页顶图片:方人定 ,《风雨途中》,1932年,水墨设色纸本,呜谢香港梅洁楼授权使用
更多活动 More Events
会籍礼遇 Membership Benefits
- 携同宾客独家使用M+会馆
- 于周日早上参与M+专属参观时段
- 优先预购门票并享会员折扣优惠
- 优先进入标准门票指定展览
- 免费入场参观标准门票指定展览及欣赏特定放映节目
……及更多礼遇
M+会籍礼遇于2024年3月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