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新诗的意义:
许鞍华与黄灿然、廖伟棠对谈
许鞍华成长时以诗为伴,经历了四十多年电影创作生涯,回眸一直藏于心底的题材,终执导了近作《诗》,记录香港不同年代诗人默默耕耘的故事,还有他们的心境和日常。
是次对谈许鞍华与电影《诗》中两位主角诗人──黄灿然和廖伟棠延续银幕中的对话,解构许鞍华对诗的一些探索和想法,一同寻找诗的本质,审视诗在她的电影创作上以至对她个人的更深层意义。
对谈以广东话进行,由M+香港电影及媒体外聘策展人李焯桃主持。现场提供英文及普通话即时传译。点击”登记“免费参加。
M+戏院将于11月进行多场《诗》的放映。
讲者介绍
许鞍华(1947年生于辽宁),香港电影新浪潮主将,风格写实、类型多变。首部剧情长片《疯劫》(1979)取材自龙虎山双尸案;《投奔怒海》(1982)描绘越南船民境况,引起国际注视。作品不乏自传色彩,在《客途秋恨》(1990)和《去日苦多》(1997)中,她从自身回忆出发,思考历史洪流下的飘泊与寻根。
她喜欢游走香港街角寻找故事,《天水围的日与夜》(2008)与《天水围的夜与雾》(2009)先后对照,前者以白描手法捕捉基层市民生活,后者则揭示城市中的伦常困局。她曾以《投奔怒海》、《女人,四十。 》(1995)、《天水围的日与夜》、《桃姐》(2011)、《黄金时代》(2014)和《明月几时有》(2017)六夺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殊荣。
黄灿然(1963年生于福建),诗人、翻译家,1978年移居香港,1988年毕业于广州暨南大学,1990年至2014年任职香港《大公报》国际新闻翻译,辞职后迁居深圳乡郊。主要作品有《游泳池畔的冥想》(2000)、《奇迹集》(2008);另一部作品《我的灵魂》(2011)为他赢得第十届华语文学大奖年度诗人奖。黄灿然还译有大量文学作品,以诗歌和文论为主,包括卡瓦菲斯诗集、巴列霍诗集和苏珊 · 桑塔格《论摄影》。
廖伟棠(1975年生于广东),诗人、作家、摄影家,现居台湾。曾获香港和台湾多个文学奖,包括台湾中国时报文学奖、联合报文学奖,2012年获选为香港艺术发展奖年度艺术家(文学)。曾出版诗集《樱桃与金刚》(2017)、《春盏》(2016)、《和幽灵一起的香港漫游》(2016),摄影集《孤独的中国》(2004)、《寻找仓央嘉措》 (2013)、《巴黎无题剧照》(2005)、《微暗行星》(2018)等。
相关放映
页顶图片: 许鞍华《诗》,2023,相片由高先电影有限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