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ry

M+ no longer supports this web browser.

M+ 不再支持此網頁瀏覽器。

M+ 不再支持此网页浏览器。

本网站使用「Cookies」为你提供最好的网站体验。

了解更多

曼雷与毕加索:
蔚蓝海岸假期&格尔尼卡

详情
年份: 2021、1949
导演: 法兰索瓦李维昆斯、阿伦雷奈、罗贝尔海森
格式: 65分钟
语言: 多种语言
参加者: 公众
位置: 1院2院
通达安排: 轮椅
更多信息:

票价

正价:港币85元

特惠:港币68元

M+会员及赞助人可于2025年3月7日至9日期间优先购票。公众门票于3月10日10:00起公开发售。

放映场次
4月6日
6月8日

曼雷与毕加索:
蔚蓝海岸假期&格尔尼卡

曼雷与毕加索:蔚蓝海岸假期

法兰索瓦李维昆斯|2021|52分钟

1937年夏,毕加索与他的超现实主义老友记相约在法国南部的安提伯角,吹着海风、踩着细沙,享受悠闲假期。这部纪录片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两年,一窥这群艺术家深厚的情谊和无忧无虑的时光,只是那阵时不知道,往后已不再同样──这场战争终究会使他们彼此失散。法兰索瓦李维昆斯用上曼雷的影片,再配以李米勒和多拉玛尔的照片,将这些珍贵的档案转化成一部长片,使他们之间的亲密闪光得以重现人间。

法兰索瓦李维昆斯《曼雷与毕加索:蔚蓝海岸假期》,2021,相片由Melisande Films提供

法兰索瓦李维昆斯《曼雷与毕加索:蔚蓝海岸假期》,2021,相片由Melisande Films提供

法兰索瓦李维昆斯《曼雷与毕加索:蔚蓝海岸假期》,2021,相片由Melisande Films提供

法兰索瓦李维昆斯《曼雷与毕加索:蔚蓝海岸假期》,2021,相片由Melisande Films提供

法兰索瓦李维昆斯《曼雷与毕加索:蔚蓝海岸假期》,2021,相片由Melisande Films提供

法兰索瓦李维昆斯《曼雷与毕加索:蔚蓝海岸假期》,2021,相片由Melisande Films提供

法兰索瓦李维昆斯《曼雷与毕加索:蔚蓝海岸假期》,2021,相片由Melisande Films提供

法兰索瓦李维昆斯《曼雷与毕加索:蔚蓝海岸假期》,2021,相片由Melisande Films提供

法兰索瓦李维昆斯《曼雷与毕加索:蔚蓝海岸假期》,2021,相片由Melisande Films提供

法兰索瓦李维昆斯《曼雷与毕加索:蔚蓝海岸假期》,2021,相片由Melisande Films提供

法兰索瓦李维昆斯《曼雷与毕加索:蔚蓝海岸假期》,2021,相片由Melisande Films提供

法兰索瓦李维昆斯《曼雷与毕加索:蔚蓝海岸假期》,2021,相片由Melisande Films提供

导演介绍

法兰索瓦李维昆斯(1960年生于法国)是编剧兼纪录片导演。他在巴黎第三大学修读电影,1989年发表了导演首作《曼雷,费鲁街 2 号》(1989),并以此为契机,开始为不同人物造像,包括马克夏卡尔、亚历山大考尔德、萨尔瓦多达利等杰出的二十世纪艺术家,以及路易士布纽尔、罗伯特杜瓦诺、克里斯蒂安波坦斯基等二十及二十一世纪电影导演和摄影师。

格尔尼卡

阿伦雷奈、罗贝尔海森|1949|13分钟

《格尔尼卡》是阿伦雷奈最具政治色彩的电影之一,本片将历史画面、新闻剪报,以及毕加索1904至1937年间的作品共冶一炉,咬牙切齿地向军国主义说不。雷奈崭新的剪接手法,配合现成影像的运用,传递出创伤历史事件所造成的错乱和分崩离析之感。片中更起用男女配音演员,朗读法国超现实主义诗人保罗艾吕雅书写的独白,成就了可一不可再的观影体验。

《格尔尼卡》将紧接《曼雷与毕加索:蔚蓝海岸假期》放映。

阿伦雷奈、罗贝尔海森《格尔尼卡》,1949,相片由Les Films du Pantheon提供

阿伦雷奈、罗贝尔海森《格尔尼卡》,1949,相片由Les Films du Pantheon提供

阿伦雷奈、罗贝尔海森《格尔尼卡》,1949,相片由Les Films du Pantheon提供

阿伦雷奈、罗贝尔海森《格尔尼卡》,1949,相片由Les Films du Pantheon提供

阿伦雷奈、罗贝尔海森《格尔尼卡》,1949,相片由Les Films du Pantheon提供

阿伦雷奈、罗贝尔海森《格尔尼卡》,1949,相片由Les Films du Pantheon提供

阿伦雷奈、罗贝尔海森《格尔尼卡》,1949,相片由Les Films du Pantheon提供

阿伦雷奈、罗贝尔海森《格尔尼卡》,1949,相片由Les Films du Pantheon提供

导演介绍

阿伦雷奈(1922–2014,法国)是法国新浪潮的电影导演兼编剧,以其创新的叙事结构而闻名。他的纪录短片《夜与雾》(1956)和剧情长片《广岛之恋》(1959)以及《去年在马伦巴》(1961)探讨苦难和重构记忆的主题,而《雕像也死》(1953)和《全球的记忆》(1956)则探索文化和政治的概念。雷奈经常与左岸派合作,包括艾丽丝华妲和基斯马尔卡等导演,以及玛格丽特杜哈丝(《广岛之恋》编剧)和阿伦罗拔格里叶(《去年在马伦巴》编剧)等作家。在其横跨六十载的辉煌电影生涯中,雷奈一直是法国左翼的活跃代言人。

罗贝尔海森(1915–2002,法国)是电影导演兼作家。他在1940年代后期与阿伦雷奈和艺术史学家加斯东迪尔合作,重塑艺术纪录片此一电影类型。

独家赞助

hkjc sc

页顶图片:法兰索瓦李维昆斯《曼雷与毕加索:蔚蓝海岸假期》,2021,相片由Melisande Films提供

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香港赛马会、其各自关联公司或任何参与汇编此载内容或与汇编此载内容有关的第三方(统称“马会各方”)皆无就内容是否准确、适时或完整或使用内容所得之结果作任何明示或隐含的保证或声明。任何情况下,马会各方皆不会对任何人或法 律实体因此载内容而作出或没有作出的任何行为负上任何法律责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