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克中国艺术研究资助计划 Sigg Fellowship for Chinese Art Research
希克中国艺术研究资助计划 Sigg Fellowship for Chinese Art Research
“希克中国艺术研究资助计划”以M+藏品系列为素材,支持聚焦中国艺术的全新研究。此研究资助计划践行了M+的愿景──致力促进此地区关于艺术的当代交流对话,建立研究和讨论的新平台。
申请“希克中国艺术研究资助计划2024/25”截止日期为2024年12月2日。
2024/25年研究资助计划
“场域”在当代艺术的实践和论述中一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1990年代至新世纪初的中国,在官方艺术体制对实验性的当代艺术顾虑重重,而商业机制尚未全面渗入艺术展示渠道的十年间,随着艺术媒介的扩展以及策展实践的多元化,艺术作品发生与被观看的场域,以及作品与场域之间的关系,成为与艺术创作本身同等重要的议题。而非常规的替代性空间,甚至充满流动性的非物质性空间在这一时期的萌芽,也持续激发新的艺术观念和表达方式。
2024/25年度的“希克中国艺术研究资助计划”聚焦1990年代至新千年伊始中国当代艺术与场域之间的互动关系,特别鼓励研究者关注那些在当前的艺术史论述中尚未得到充分研究的案例。新的研究考察方向包括但不限于:场域如何激发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在这一时期的中国,变化中的城市空间与艺术创作怎样相互作用并带来新的张力关系和解读方式,本土或国际的理论与艺术创作如何影响那些与场域密切相关的艺术和策展实践。
评审委员会成员
- Iftikhar Dadi(康乃爾大學藝術史系John H. Burris教授)
- 施罗素(M+资深策展人及策展事务主管)
- 武漠(M+希克策展人)
关于希克中国艺术研究资助计划
获选学人/小组会得到港币20万元的研究资助金,用于支付包括差旅、住宿、保险和与研究相关的所有费用。并可在M+进行为期三至六个月的独立研究,根据每届的主题制订研究计划,有机会实地和透过数码平台接触M+馆藏,使用图书馆和档案资料,于M+内部报告研究成果,并与策展人和不同团队交流讨论。研究计划可与M+当下与未来的活动息息相关,并联系到其策展策略和收藏方向。作为研究计划成果展示,学人/小组须在香港主讲一场与其研究相关的公众讲座,并撰写一篇中文字数不少于7,500字或英文字数不少于5,000字研究论文。论文计划发表于M+杂志。
申请者须递交以下文件(中英均可):
- 一份研究提案,不多于1,000字
- 完整履历,包括学历、专业经验、荣誉、奖项及出版物
- 两封学术或专业推荐信,经由推荐人亲自提交
截止申请日期为2024年12月2日,11:59pm (UTC +8) 。申请书请以电子版本呈交,并根据以下标题格式,发送查询或申请电邮至 [email protected]: [M+ Sigg Fellowship 24/25 Application] SURNAME, First name
申请此研究资助计划无年龄或国籍限制,可以个人或团体名义参加,惟研究资助金的颁发须视乎获选研究学人能否获得香港签证。申请人须持有相关学科的研究生学位;持学士学位者,需具有三年或以上相关的专业或学术研究经验。此外,申请人必须具备出色的中文或英语会话及书写能力。
研究提案须为全新研究,如是拓展扩充自旧有研究,则该提案必须尚未发表。而全新的研究计划会获优先考虑。 M+享有发布研究论文的独家优先权。
计划的评选准则如下:
- 原创研究能以扩展和重塑中国艺术史现有知识或创造相关新知识的方向出发
- 研究内容有助增进M+对现有藏品和项目的理解,以扩大中国艺术领域的未来收藏方向
- 申请人须具备对研究过程和成果优秀的把控能力
如有任何有关申请的查询,请电邮至[email protected]。
过往研究资助计划
在1980年代发生的“八五新潮”运动期间,以厦门达达、杭州池社和北京新刻度小组为代表,中国出现了“观念艺术”(Conceptual Art)潮流。这些团体在三至五年时间内成立,后出于各种原因解散。相对于强调人文主义立场、美学与情感表达的前卫艺术主流,“观念艺术”着重创作过程中的概念和理性,摒弃传统的视觉传达和物质性,将行为、文字和现场表演作为主要媒介。虽然“观念艺术”锋芒不及流行的“政治波普”和“玩世现实主义”,但是他们的实践对往后中国艺术中的观念主义(Conceptualism)倾向、媒介拓展以及策展实践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我们希望新的研究能从以下方向展开:早期观念艺术实践的理论和语言来源、团体和个体的艺术活动、与全球艺术的关系及其后续影响,从而呈现观念主义在中国的历史面貌和脉络。
评审委员会成员
- Claire Bishop(纽约市立大学研究所艺术史教授)
- 郑道链(M+副总监及总策展人)
- 姚嘉善(M+视觉艺术主策展人)
获选研究小组
灰质是2022年成立于上海的研究小组,成员包括秋韵、吴晓璠和林鹭琪,现阶段的研究重点为1970至1990年代中国女性艺术家的观念主义实践。
秋韵毕业于纽约大学Tisch艺术学院,获艺术政治硕士学位,现为独立策展人和研究者,长期关注女性艺术家和艺术工作者的处境。她曾任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展览部副总监及策展人(2019–2022),以及上海油罐艺术中心(2017–2018)和上海龙美术馆(2015–2017)的策展人。参与策划组织超过十五场展览,包括“托马斯 · 迪曼德:历史的结舌”、“非物质/再物质:计算机艺术简史”、“李爽:如果云知道”等。她亦是2023至2024年度德国总理奖学金获奖者。
吴晓璠是研究者,现于加拿大渥太华卡尔顿大学文化研究系攻读博士学位。她的研究专注于中国当代艺术,尤其侧重影像、行为艺术、新媒体以及展览史。她于2020年获得纽约大学艺术研究院艺术史硕士学位,并完成毕业论文〈在十字路口:“后感性:异形与妄想”中的影像艺术〉;2018年获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艺术史荣誉学士学位,其毕业论文题为〈余震:89后的中国行为艺术〉。
林鹭琪毕业于厦门大学艺术管理专业,现为策展人和设计师,也是AXIS Art Project的成员之一,持续关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在地文化和人造景观的变迁。他曾任职于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展览部(2018–2022),现任职于厦门宝龙艺术中心。参与策划组织的展览包括“厦门肉食公司”、“紧急中的沉思”、“意游未境:城市意象的建立与解散”等。
按此阅读研究小组灰质文章《潜流:重溯1980年代至1990年代初中国观念艺术史中的女性叙事》
1980年代,中国的艺术家团体兴起,艺术运动蓬勃发展,激发了大量前卫艺术创作。然而,当时的新潮美术是以哪些思想为其重点,以哪些艺术语言为其主体?此研究亦鼓励以二十世纪的宏观历史为背景来探讨中国前卫艺术,聚焦文化大革命后至1980年代的艺术实践,并放眼1930年的现代主义时期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艺术发展与1980年代前卫艺术的内在关系。此计划支持的研究将厘清1980年代前卫艺术的某些面向及其历史源流,借以拓宽和加深我们对中国艺术史上这一关键时期的理解。
我们希望新的研究能从以下方向展开:早期观念艺术实践的理论和语言来源、团体和个体的艺术活动、与全球艺术的关系及其后续影响,从而呈现观念主义在中国的历史面貌和脉络。
评审委员会成员
- Geremie R. Barmé(威灵顿历史学家及汉学家)
- 皮力(香港M+希克资深策展人及策展事务主管)
- 姚嘉善(香港M+视觉艺术主策展人)
杨紫
杨紫于南京大学取得哲学及宗教研究学士学位,现时为独立策展人。杨紫具有近十年从事艺术评论及策展的经验。他于2012年至2014年担任《艺术界LEAP》杂志编辑,并为《艺术论坛》中文网、《艺术银行》、《艺术网》及《艺术界LEAP》等杂志撰写文章。他于2015年加入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任总编辑,为王音、刘韡、徐震、曾梵志等艺术家编纂图录,并策划多场展览及公共项目。他于2018年任职UCCA策展人及公共项目总监,策展项目包括:“肉身:恐怖谷”、“密室”、“Pity Party”、“敢当:当代神石注疏”及“韶华”等群展,亦为赵半狄、谢南星、吴伟、姜琤、谢燚、高源、蔡泽滨、张允菡、杨露子、尉洪磊、朱昶全、3d group等艺术家策划个展。杨紫于2017年入围Hyundai Blue Prize年度艺术大奖,并于2019年担任华宇青年奖评委。
按此阅读杨紫的论文《弥漫性宗教与中国前卫艺术的起源》。
页顶图片:展望,《 “九四” 清洗废墟计划》,1994年 ,北京王府井 © 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