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 / Design Trust 研究资助计划 M+ / Design Trust Research Fellowship
M+ / Design Trust 研究资助计划 M+ / Design Trust Research Fellowship
M+与信言设计大使宣布,2023年度“M+ / Design Trust研究资助计划”的获选研究学人为肖馺和Flora Weil。
自2015年起,“M+ / Design Trust 研究资助计划”一直致力资助以跨国视野探讨与香港、大湾区与亚洲的设计及建筑有关的研究计划,积极增进相关领域的知识,并为M+的收藏策略和展览活动提供具参考价值的资料。过往获选的研究学人涵盖一众设计师及历史学者,包括范凌、Joseph Grima、纪逸纯、Daniel Cooper、Thomas Daniell、戴修、樊乐怡、黄宇轩、Oliver Elser、Yasmin Tri Aryani、Jason Lau、Mark Wasiuta、Farzin Lotfi-Jam、Emily Verla Bovino及何京蕴。
有关2023年度“M+ / Design Trust 研究资助计划”获选研究学人及其提案详情,请参阅以下“获选研究学人”。
关于研究资助计划
申请人须递交以下文件:
- 填妥的申请表格
- 完整的履历,包括学历、工作经验、荣誉、奖项及出版著作等资料
- 由两位推荐人(学术界或专业人士均可)直接寄出的推荐信
欢迎有志于研究设计、建筑或相关领域之人士或团体申请。申请人如欲在香港进行相关研究,需为香港永久性居民或拥有在港工作的资格。本计划将不等同聘用,且M+及信言设计大使不会承担工作签证的相关费用。
申请人须持有相关学科的研究生学位;持学士学位者,需具有三年或以上相关的专业或学术研究经验。此外,申请人必须具备良好的英语会话及书写能力。
计划的评选准则如下:
- 须是从区域及全球框架出发的原创研究,题材关于香港、大湾区乃至亚洲之内或影响此等地区的设计及建筑,以能扩阔和重塑这方面的现有知识,或有助创造相关的新知识
- 研究内容有助增进对M+现有设计及建筑藏品的理解,扩大此领域的未来收藏方向,并对相关的活动策划、策展策略具参考价值
- 申请人须具备良好往绩,证明其具进行高等研究的能力
评审小组由M+及Design Trust代表组成,以公平竞争的原则进行评审。通过初步遴选的申请人将获邀请进行亲身或视像面试。
信言设计大使为成立于2014年的专案资助平台,由2007年创立的本地注册非牟利慈善团体“香港设计大使”创办。信言设计大使旨在支持香港及大湾区的设计专案,推动专业知识、设计研究议题和创意项目,涉及多个设计领域,从平面设计、媒体、建筑至生活空间。信言设计大使旨于积极鼓励创意研究、设计及别具意义的计划发展,借此提倡设计的正面价值。
递交或查询有关申请的详情,请电邮至 [email protected]。
获选研究学人
2023年度评审委员会成员包括M+设计及建筑主策展人Ikko Yokoyama、M+设计及建筑策展人王蕾、信言设计大使联合创办人及执行总监姚嘉珊、信言设计大使主席刘今晨,以及荷兰新建筑协会馆长和艺术总监陈伯康。
M+设计及建筑主策展人Ikko Yokoyama表示:“此次获选的两项提案反映了M+的广泛策展范畴──透过以历史档案为本的研究,探讨设计和建筑在生产过程中如何塑造整个地区与香港之间的关系;并运用多元化研究方法,厘清设计在亚洲时下的社会或生态现象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影响)。”
信言设计大使联合创办人及执行总监姚嘉珊也表示:“信言设计大使全力支持获选研究学人肖馺及Flora Weil。她们的提案涵盖过往与未来,放眼香港、广州、大湾区以至全球舞台,通过严谨研究探讨并倡导设计的作用,聚焦有关教育与气候变化意识方面的迫切挑战。”
肖馺
肖馺为历史学者,其研究及著作探讨包浩斯与中国之间的关系。她主要透过传播和翻译建筑大师瓦尔特 · 格罗佩斯和贝聿铭等人的作品,呈现包浩斯艺术及设计的原理。其著作曾刊登于杂志《建筑评论》及期刊《West 86th: A Journal of Decorative Arts, Design History, and Material Culture》。她在2016年于德绍包浩斯基金会的“包浩斯实验室:全球现代主义研究中心”担任研究学者。肖馺拥有英国约克大学艺术史博士学位,现为广州美术学院讲师。
肖馺以广州美术学院为背景框架,研究大湾区设计教育于1970年代末到1990年代间的构成进程,借此体现中国改革开放时代的城镇发展。研究旨在审视大学课程如何将设计教育、设计实践和城市文化联系起来,以此探讨设计教育的过程和成果。肖馺的研究亦受到与设计及建筑相关的M+档案启发,着眼于广东本地和区域背景,追溯香港的机构在重新构建和应用“现代设计”方面的关键交流与互动。
Flora Weil
Flora Weil身兼设计师、工程师及艺术家,聚焦探索围绕新兴科技发展的新论述。她的个人创作实践着眼于挑战设计和科学领域内的人类中心主义,其项目曾于英国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及新加坡美术馆展出。 Weil曾以研究员身分与东京的科学家展开跨领域研究项目,带领团队将学术研究成果转化成崭新产品及平台。她拥有工程学背景,取得由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及伦敦帝国学院合办的取得设计及创新双硕士学位,现为“Transformations of the Human”计划的研究员。
Weil的研究项目审视中国、韩国及日本三地如何在实验性基础建设及环境措施协商方面,应对每年春季吹袭边境地区的强风及所夹杂着沙尘、煤烟和工业悬浮微粒。研究以中国甘肃省安置区及地质工程用地的上风处为重点,尤以当地大规模启动的大型荒漠化防治、数码地景改造及气候迁移计划为研究焦点。透过探讨以地球与元素为主的设计如何从人类共同面对的气候变化中应运而生,Weil的研究项目将追踪地域、网络和生态系统如何在跌宕起伏中共构彼此间的界线。
Emily Verla Bovino
Emily Verla Bovino以香港的微型作品为研究工具,探索香港建筑和城市规划建构的社会生活面貌。微型作品制作与收藏是人们默默地记叙香港历史的方式,是在这个全球楼价最昂贵的城市中,城市设计如何实践的深刻缩影。因此,微型作品不仅是设计领域,也是设计方法。Bovino接触微缩模型制作者、微型艺术家、爱好者和收藏家,与他们进行访谈、对话及工作坊,借此探究人们制作微型作品的动机、购买它们的原因,以及开拓相关产业和与同好结交的缘由。部分艺术家和设计师虽没有创作微型作品,但却从中汲取灵感,这项研究亦探讨他们的创作实践。
Emily Verla Bovino是驻居香港的艺术史学者、城市研究学者、写作人及艺术家。其研究探索当代艺术、建筑和城市规划的交集,现致力研究香港民间社会透过互助方式发展出来的策展文化。 Bovino在加州大学圣地牙哥分校取得艺术史、理论及评论硕士及博士学位,并获加州大学艺术研究院奖学金。她曾于香港萨凡纳艺术设计大学任职艺术及建筑史教授,其间她在这间以前北九龙裁判法院为校舍的学校,策划并带领名为“Art Now!”的策展项目,获颁萨凡纳艺术设计大学校长研究奖学金。
何京蕴
何京蕴致力研究中国议题和时装的“宇宙技术”。她引用科技哲学家许煜的“宇宙技术”概念,审视中国时装界的新近发展,探讨设计师与用家/消费者于网上平台借网络媒介建立的关系,以及因而产生的互动变化,乃至这对服装设计、制造、营销和消费的影响,当中包括时尚潮流的更迭。此外,这项研究还会探讨2019冠状病毒疫症对时装业的沉重打击。疫情令时装业面临的挑战更形严峻,加快其转变步伐,带来全新的去全球化生产模式。
何京蕴是驻居北京的策展人、研究员和创新领导者。她过去十多年来一直活跃于中国创意领域,曾与多个文化机构合作策展项目,亦营运建筑事务所“众建筑”旗下的社会创新平台“众研发”。其研究和策展项目聚焦于设计在不同学科范畴的社会效应和意涵,最近策划的展览包括众建筑的“社会设计:玩着学”(2019-20),以及为香港和沈阳K11筹划的“另辟物径”(2020)可再生设计联展。
Jason Lau
Jason Lau审视中国制手提电话的设计及其影响。为了探索打破世界常规模式的设计,他将选取设计产品为研究对象,包括被称为“dumsor phone”的手提电话。此电话由香港公司设计,在深圳生产并出口海外,在加纳尤其受欢迎和畅销。 Jason Lau的研究着眼于中国设计师如何化局限为策略、主流与另类泾渭分明的关系可如何重新界定,以及有别于常规的设计如何影响全球。
Jason Lau是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的人类学研究员和博士候选人,着力研究中国的创新发展,尤其关注手提电话的设计。他曾于美国帕森斯设计学院任教,并在中国各地,包括北京、上海、深圳和香港进行广泛研究。 2013至2018年间,他研究中国的创新发展与行之已久的仿制抄袭风气之间的矛盾关系,由此提出“中国替代设计”一词。他于香港大学取得比较文学硕士学位,以及于社会研究新学院取得文化人类学的文学硕士及哲学硕士学位。
由Farzin Lotfi-Jam和Mark Wasiuta组成的团队
Farzin Lotfi-Jam和Mark Wasiuta任职于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建筑、规划及历史保护研究院 ,他们会以电脑运算和数据主导的城市规划为焦点,探讨东南亚日益加剧的城市发展压力。人们对科技的日益依赖彻底改变了都市规划的方式,此趋向常被视为是发展城市的手段,可跳过传统规划方式,轻而易举地迈进由电脑运算安排的未来。 Farzin Lotfi-Jam和Mark Wasiuta选取了一些东南亚城市为研究对象,探索运算式发展和“智慧”都市未来对该地区的深远影响。
Farzin Lotfi-Jam是跨领域工作室Farzin Farzin的总监,从事空间、软件和媒体设计,亦是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建筑、规划和历史保护研究院建筑系的客席助理教授。他专门研究数码科技及随之衍生的权力关系如何改变建筑和城市,研究对象规模从具体有形事物至全地球,不一而足。他的作品曾于Storefront for Art and Architecture、MAXXI美术馆、奥斯陆建筑三年展、伊斯坦堡设计双年展和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等展出。
Mark Wasiuta是哥伦比亚大学建筑、规划和历史保护研究院的建筑学讲师,兼建筑评论、策展及概念实践课程的联席主任。他曾获得亚洲文化协会、纽约州艺术基金协会和Graham基金会的资助,目前亦是首届Graham基金会研究资助金的研究学人。他的研究型展览实践主要针对战后的档案文献和鲜为人探讨的项目。
Oliver Elser
Oliver Elser选取香港的粗野主义建筑物为对象加以研究。粗野主义(Brutalism)在1960至1970年代盛行全球,在此时期受粗野主义影响而建造的厚重混凝土建筑,几乎遍见于世界各地。 Elser的研究将回应一系列疑问──香港的粗野主义建筑,是否意在证明本地建筑界的国际性?抑或是一个崭新的区域性概念,与早期后现代思想有未被发现的渊源?相较于中国内地和台湾的同类建筑,香港的粗野主义又是如何萌芽孕育的? 按此观看Oliver Elser的研究项目讲座。
Oliver Elser为法兰克福德国建筑博物馆(Deutsches Architekturmuseum)策展人,专注于探讨后现代性、二十世纪的建筑模型和粗野主义等议题。他在2016年担任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德国馆的策展人。他还参与创立了建筑学批判研究中心(Center for Critical Studies in Architecture),这是由法兰克福大学、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与法兰克福德国建筑博物馆合组的崭新研究组织。他也是建筑评论家,在报章、杂志上发表了大量文章。他拥有柏林工业大学的建筑学学位。
Yasmin Tri Aryani
Yasmin Tri Aryani探讨由印尼后殖民时代初期至今,该国传统建筑的工具化和正当化。在整个二十世纪,传统建筑形式在印尼一直被用于不同的政治目的,亦为寻求新替代方案的建筑师提供了参考。 Aryani将透过一系列的个案研究,揭示国家和建筑师如何挪借传统建筑形式,同时思考从印尼的建筑物可见,这种以种族为基础的身份建构带来了什么意想不到的后果。 按此观看Yasmin Tri Aryani的研究项目讲座。
Yasmin Tri Aryanis是驻居埃因霍温的独立作家。她的研究集中于分析和以视觉化方式呈现在多民族和后殖民国家中由政府资助兴建的建筑物。她拥有埃因霍芬设计学院(Design Academy Eindhoven)设计策展与写作文学硕士学位。她自2012年起发表了多篇关于室内设计和建筑的文章。在2018年,她的项目《Mapping the Way Home: The Role of Architeture in Constructing Contested Notions of Identity in Indonesia》获提名埃因霍芬设计学院的Gijs Bakker Award。
戴修
戴修探讨流行的电子游戏中所呈现香港的城市特征、建筑及都市设计。他将研究过去三十年间,香港在众多电子游戏中展现的面貌,探索这个城市的不同化身,发掘虚拟与现实之间的关连。他更会透过设计学科中各个互相交集的领域,重新思考这个城市。 按此观看Davies的研究项目讲座。
戴修是跨界艺术家、教育家及研究者,其研究探讨科技的历史、电子屏幕的应用,以及扩展式游戏。他于澳洲艺术界和科技界中出任多项领导要职,包括拉筹伯大学媒体学科高级讲师、澳洲艺术及科技网络董事会主席,以及“Freeplay独立游戏节”董事会主席。他曾于Tokyo Wondersite作“Asialink驻场研究”,探讨日本社会及艺术中的游戏及玩耍。他在2014年于蒙纳殊大学取得哲学博士学位,就电子文化、当代艺术及综合实境游戏作演讲及出版刊物。
由樊乐怡与黄宇轩组成的团队
樊乐怡及黄宇轩团队探讨香港于六、七十年代兴建“前卫游乐场”的浪潮, 并集中研究石篱游乐场及东亚的宏观背景。这项研究旨在参与更广泛的对话,探索当年的建筑实践及论述,如何在香港及东亚地区为人所接受。 按此观看樊乐怡及黄宇轩团队的研究项目讲座。
樊乐怡为香港的策展人及艺术家。她对城市中的自然、有机的空间使用方式、宏大计划中的意外和诗意深感兴趣,并透过研究、协作和艺术创作,探寻城市空间、历史及环境之间的关系。她现为创不同学园的策展人,曾策划的项目包括《青涌生活节@西九》(2016– 2017)、《买不起,送给你:Affordable Art Basel! 》(2014–2015)、《天水围拓扑学》(2014)等。她毕业于香港大学建筑系,其后获伦敦艺术大学艺术硕士学位。
黄宇轩为香港艺术家、独立策展人及学者。他的研究及创作兴趣包括城市理论、当代城市生活、社区参与艺术、艺术与公共空间、创意行动主义、香港研究及城市特质。他是城市创作实验室及打气小队的联合创办人,也是“空城艺术节”的“空城计划”策展团队的一员。他现于香港中文大学任职讲师,他曾在香港中文大学修读政治学,后往伦敦大学学院攻读现代性、空间及场所课程,获硕士学位,并得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地理学博士学位。
Thomas Daniell
Thomas Daniell以《未实现的澳门》为研究题目,审视澳门于1999年主权回归前未能落成的填海区开发方案,探讨六个主要项目:新口岸填海区、新口岸新填海区、南湾湖、路凼城、新城区及横琴新区。当时不少建筑师于国际比赛中以上述项目为题,提交了各具前瞻视野的建设方案。这些未获采纳但充满创见的提案,编写了澳门的另类历史,亦为现有建设提供了具意义的比较,启发未来发展的可行方向。 按此观看Daniell研究项目讲座。
Thomas Daniell是日本京都大学建筑系的教授。他出生于新西兰,获威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建筑荣誉学士、京都大学工程硕士及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哲学博士;其博士论文更获大学颁授“校长高等研究学位杰出论文奖”。他曾出版多本刊物,包括《FOBA: Buildings》(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2005)、《After the Crash: Architecture in Post-Bubble Japan》(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2008)、《Houses and Gardens of Kyoto》(Tuttle,2010)、《Kiyoshi Sey Takeyama + Amorphe》(Equal Books,2011)、《Kansai 6》(Equal Books,2011)、《An Anatomy of Influence》(AA Publications,2018)等。作为执业建筑师,他的作品亦常在国际间发表及展示。
Joseph Grima
Joseph Grima在开放原始码、协作式、分散式及非阶层式的设计研究广为人知。 Grima将建基于过去的研究成果,并以《开放设计群岛》为题,进行一项为期五个月的研究,重点探讨深圳及珠江三角洲的当代设计生态。该区的创新速度与运转周期为其他地方所无法比拟,设计与生产两个过程亦经常同步进行,西方的知识产权与版权等概念亦尚未完全适用;而Grima的研究将聚焦于这一个新设计范式的体现。 按此观看Grima的研究项目讲座。
Joseph Grima是一名扎根于意大利米兰的建筑师、作家及研究员。他是Space Caviar的合伙人,该设计研究工作室的业务融会建筑、科技、政治,以及公共领域等范畴。他现为纽约新当代艺术博物馆项目“IDEAS CITY”的总监,以及伦敦建筑联盟的课程负责人之一。 Grima曾任著名当代建筑、设计及艺术杂志《Domus》的总编辑,以及纽约艺术及建筑机构Storefront for Art and Architecture的总监。他曾策划及参与多个国际展览,包括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米兰三年展,以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他曾于2012年联合策划首届伊斯坦堡设计双年展,并于2015年获委任为芝加哥建筑双年展的联合艺术总监。 Grima毕业于伦敦建筑联盟学院。
由Daniel Cooper与纪逸纯组成的团队
现分别于纽约及伦敦攻读研究生课程的Daniel Cooper及纪逸纯将组成一支研究团队,于计划期间进行为期三个月的研究。他们以《76个国家与一个行政区:世界博览会中的香港》为题,探讨香港于国际舞台上的呈现。团队把1964年纽约世界博览会及1970年于大阪举行的日本万国博览会定为专题案例,将探究博览会中的物品、建筑技术、乃至身分认同,以及人们对殖民地的既定观念等多种复杂因素之间的交集如何建构及确立一个地方的形象。 按此观看Daniel Cooper和纪逸纯团队的研究项目讲座。
Daniel Cooper专门研究科学与科技如何影响十九至二十世纪建筑实践概念,近期专注研究围绕人与物的史学方法。 Cooper曾为纽约Carriage Trade画廊的助理策展人。他曾于《Columbia Journalism Review》及《Cabinet Magazine》等刊物担任编辑职位,目前工作范畴拓展至行政办公室玩具的设计与产品研发。 Cooper毕业于美国麻萨诸塞州汉普郡学院。
纪逸纯现为英国利物浦大学建筑学院的讲师。她透过重新撰写设计公司Pentagram创办人之一Theo Crosby的思想评传,探索“传统”在战后英国建筑中所扮演的角色。她曾担任2013年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的助理策展人,并曾任职于纽约、伦敦和东京的建筑事务所;其后于2011至2013年回港,协助以深圳和北京为基地的建筑事务所Urbanus成立香港的办公室。纪逸纯曾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香港大学任教,现于英国赫特福德郡大学教授一个有关批判及文化研究的课程。纪逸纯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取得建筑硕士学位,及于香港大学取得建筑学士学位。
范凌
范凌的研究项目旨在透过政治和经济两个不同的面向,重塑自40年代起“中国城市”这个建基于现代主义的都市发展模式。经济主导的香港以及政治主导的北京是城市发展的两个典型,这两个模式在中国近代都市发展中总以不同形态反覆出现。在这个大前提下,范凌将透过研究香港这个无论政治和地理位置上都独一无二的城市,建构关于当代“中国城市”发展的理解和论述。 按此观看范凌的研究项目讲座。
范凌的研究项目亦获香港艺术空间Spring工作室的支持,该非牟利机构致力策划艺术家和策展人驻留计划、展览、音乐、电影及讲座等跨领域国际活动。
身兼新锐设计师、教育家和城市企业家的范凌以建筑师出身,工作领域跨越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理论及媒体科技。他是Tezign Tech & Design,一所为社会和商业提供创意专才配对的机构的合伙创办人之一。此外,他在2010年创立FANStudio,兼揽艺术及建筑项目,并于2008至2010年出任Crystal CG设计智囊C-Pod (Crystal Platform for Open Design)的创办人及创新总监。范凌现于中央美术学院及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任教建筑、媒体艺术、人地互动、城市学和跨领域设计。
范凌曾获多个奖项及资助,当中包括由《美术观察》颁发的“当代青年艺术评论奖”、入选由马爹利艺术基金及北京今日美术馆联办的“关注未来艺术英才”计划,以及曾获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的“艺术类特别计划”资助。其作品曾于大型活动及展会如北京国际设计周、光州国际设计双年展、上海艺术双年展、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等展出。范凌拥有哈佛大学设计博士、普林斯顿大学建筑硕士及同济大学建筑学士学位。
页顶图片:石篱游乐场,1969年,相片: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